把世代相传的民间文艺火炬高高擎起
2016-02-02侯仰军
侯仰军
动态综述
把世代相传的民间文艺火炬高高擎起
侯仰军
7月14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民协主席团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会议。座谈会由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主持。
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国文艺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形势下,6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了更好地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安排“新五年”的工作,并征求“十三五”时期中国民协重点工作的建议,中国民协特举办此次座谈会,以凝神聚力,集思广益,为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推动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会领导、专家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陈建文说,新一届中国民协主席团、理事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加强顶层设计,理清工作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大力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开创民间文艺工作新局面。
中国民协副主席苑利说,民间文艺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应礼敬有加;保护民间文艺需整体把握,内外兼修;保护民间文艺有规律可循,切勿随心而欲;要活用民间文艺,推动文化产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刘奇葆部长在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充分肯定民间文艺的历史地位与文化贡献,是一篇具有高度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意义的讲话。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安德明说,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出现了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让绝大多数人感到焦虑和关心的,是社会道德、社会风气所遭受的严重破坏。有鉴于此,积极致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可回避的使命,在这当中,民间文学研究尤其有责任同时又有条件贡献自己学科的力量:一方面,这一学问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结果理应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而不应该在诸多严重问题面前处于失声状态;另一方面,作为该学科研究对象的各种民间文化事象当中,包含了大量与道德规范、伦理教化相关的内容,完全能够在学科视角的引领下,转化为当代有益的社会文化建设资源。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说,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但这一根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生态改变带来的脆弱性,民间优秀传统受到冷落甚至排斥。面对这一切,民间文艺工作者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以保住乡愁为使命,有一种“舍我其谁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是文化的情怀,更是生命的选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就在于民间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积极推动民协工作改革创新
陈建文说,民协是全国各民族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之家,也是党在民间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主要任务是要把广大民间文艺家团结在党的周围,团结引领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和核心任务。我们要发挥协会主席团、理事会的重要作用,把协会分党组工作和主席团的工作衔接好,创新协会工作机制;要根据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要建立各类民间艺术专业委员,由他们提供学术支撑,研究建立相应的民间艺术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要加强协会的信息网络建设,沟通信息、展示成果;要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和影响力,通过专家影响一批人,影响一个艺术行当。
浙江省民协副主席郑蓉说,现在网络包括APP微信传播速度非常快,中国民协有一个高规格权威性传播的平台,对于我们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美学非常有意义有必要。要加强民间文艺队伍建设,促进民间文艺可持续发展。组织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打造体现时代风貌的精品。
三、民间文艺如何传承
邱运华说,民间文艺传承必须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为了保证传统工艺得到正常的传承,必须利用现代教育的平台和体制,把民间工艺传承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下,研究制定民间工艺标准,搭建研究民间工艺的平台,呼吁在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建立民间工艺传承研究中心,借助现代教育的手段,传承创新之路。关于这一问题,有三个环节需要考虑:一是呼吁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文化部门和文联合作,把民间艺术研究纳入高校学科建设体系,形成“和而不同”区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研究平台(基地、中心、院、所),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体系。二是礼聘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进入高等学校体制内,请他们做教授、研究员。三是树立民间传统艺术的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是民间文艺传承的基础,也是其成熟的标志。
中国民协副主席哈亦琦说,现在30岁以下的传承人太少,我们这代人没有社会竞争,工资差不多,传承关键靠爱好。但是下一代人面临的诱惑特别多。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推动传承?这是我们艰巨的任务。
四、中国民协新五年的发展
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说,我们要把握民间文艺在内涵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发挥民间文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与传播作用,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民间文艺活动,发展包含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充分结合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发掘和应用具有深厚基础的传统民间文艺。通过“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用好庙会、灯节、歌会、赛龙舟等民间文艺载体,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陶冶作用,形成具有积极价值观导向和深刻自觉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当代主流价值的认同。要进一步组织开展 “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使民间文艺传承与道德建设相互促进。持续推进抢救工程,从中国民协工作大局着眼,继续做好民间文艺普查整理工作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续项目。做好重大项目规划,以当代视野关注民间文艺发展,启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等大型编纂出版工程。面向国民教育,实施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服务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扎根人民和生活,实施“民间文艺乡土回归计划”,让民间文艺回归民间。发扬学术立会传统,举办民间文艺学术论坛,推出一批民间文艺研究成果,深化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服务民间文艺家,推出“民间国宝”系统活动,促进民间文艺传承与创新。探索工作创新发展,研究制定“中国民间文艺保护与创新发展规划”,推动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民协副主席乔晓光说,中国进入到手工艺时代,从社会开始,行业开始,国际上需求也开始了,西方的现代设计也向中国进军,世界的设计主流文化也寻找中国主流文化,天时地利人和都到这了,怎么能够团结全国手工艺行业,一方面传承抢救,一方面创新发展,两条腿在民协这迈出彩来,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能够发挥各自的专业力量,承上启下,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说,民协工作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团结民间文艺家,我们这个队伍有高端的研究学者,又有非遗传承人,都是我们的团结对象。民间文艺队伍的专业性不强,需要进行岗位培训。我们可以通过办讲座、研讨这种方式来团结他们。
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应该在传承人中间、在工艺家中间、在民间文艺家之间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声音,提升自身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在民间艺术方面的影响力。民间国宝确实是很好的文化品牌。要培养年轻传承人,在会员发展方面要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变被动为主动。要加强我们的学术研究。
中国民协副主席程建军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当下“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甚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化旅游规划中,出现了不少的伪民俗、假故事、滥开发等现象,这些当代的文化造假是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工作的硬伤,其危害性很大。因此,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倡导科学精神,去伪存真,细心呵护。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雄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学术立会、学科建设、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建立科研、教学、培训的方式方法,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在高校建立民间文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民间文艺高端人才的路子。品牌建设是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几十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一道强力打造了诸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等知名文化品牌,推出了木版年画、剪纸、唐卡、民间口头文学数据库、古村落立档等一批批重大成果。如何更好地维护、利用这些文化品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湖北省民协驻会副主席鄢维新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需要升级;“文化之乡”需要“精选扶壮”,从已有国家级文化之乡中精选100个,打造文化地标品牌;尽早、逐步向会员开放数据库,鼓励会员从事学术研究;《民间文化论坛》除了刊发研究成果,也要增加关于田野工作的篇幅;大课题要分解下放,地方课题可升格提升为国家级;着力维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权”和“本真持有权”;要对伪民俗、伪学者发声。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