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作用
2016-01-31关敏
关 敏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人性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作用
关 敏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意义。方法 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110例手术患者,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心理问题、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临床特点开展以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个性化心理辅导等人性化护理。结果 1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2例,语言障碍17例,死亡5例,经过人性化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增加,进入康复训练积极。结论 脑出血患者一般都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血压日常维持不好造成出血等危险病症,手术后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心理紧张、恐惧感减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人性化护理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人性化;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以老年患者居多,现在有年轻化趋势,可能与饮食、环境、社会压力有关,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掌握用药规则及检测血压等医学常识,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现将我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38~84岁,平均64.5岁。
1.2 方法
1.2.1 入院患者宣教: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入院患者及家属,为患者安置病房,告知患者医师尽快就到,手术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清醒患者实心理安慰,指导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的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布局及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避免嘈杂,特别是年龄较大患者,做好相应的初步接诊,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观察神志变化,适时安慰患者,了解患者需求。
随着优质服务的开展,护士为新入院患者制定护理服务流程规范,做到主动迎接患者,护送至病房,落实“五个一”服务,即:①一句亲切的问候;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亲切称呼:“张大爷、刘老师、李阿姨等”,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受到尊重感。②干净的一张床:患者入院后护士为患者安排病床单元,换上干净的被褥、床单、枕套,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同时以免褥疮发生。③完整的一次护理评估:患者入院后立即为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耐心的倾听清醒患者的反应和述说,评估内容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及精神的诸方面的资料。④完整的一个入院介绍:患者新入院时我们根据情况,分清主次,急诊手术及时处理患者,不要照本宣科,以免家属情绪紧张、急躁,掌握时间介绍内容灵活,及时发现患者需要的包括科室的环境和注意事项。⑤一张联谊卡片:在病情稳定时,护士采取一些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与需求,使患者消涂陌生感,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作息时间、配合要点,并制定一些小卡片添上医师护士姓名、电话以便沟通,积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1.2.2 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人性化,尽量采用无痛技术,减少患者痛苦,护理操作规范化,严格实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事故发生。临床发现患者身体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一般老年人对病情估计多半会很悲观,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而这都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1]。护理人员根据情况,手术前清醒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如“刘大爷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一会儿医师就要给你做手术了,这个手术我科主任经常做,他技术好,很快就能够解除你的疼痛,您不要紧张,一会要给您打针,做手术前的准备。尊敬、热情使患者得到身体和心理双重护理,心理得到满足和安慰,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手术。
手术后护理是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主要理念,手术后采取平卧位,护士随时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全麻术后护理工作,患者未清醒时定时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指导患者卧位活动的注意事项,注意肢体保暖,防止患者受凉,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操作处置时注意覆盖,同时注意患者隐私保护也是对患者及家属的尊重和理解。有血、尿、便污染的床单被服要为患者及时更换,要求护士举止端庄大方,面带微笑为患者服务,不要嫌弃患者,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点滴中。
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如果患者自身存在性格缺陷,容易发生抑郁障碍;脑血管疾病所致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更是增加了抑郁的易感性[2]。护士要主动与意识清醒患者沟通,用和蔼的语言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陪伴,细心照顾,关心体贴患者,避免患者出现暴躁、抑郁等极端心理,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 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降压药,不能随意停药和改变剂量,告知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测,按医嘱服药,教会患者测量血压方法,每日要定时监测。合理膳食是宣教的重点,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增加膳食纤维供给量,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每餐要定时定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酗酒,保持心情舒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不良刺激均可引起血压持续升高,患者可听些轻音乐,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出院后合理治疗和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结 果
1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2例,语言障碍17例,死亡5例,经过人性化护理后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心理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无差错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由80%上升至95%,积极进入康复恢复训练。
3 结 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重,都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护士的积极抢救赢得了救治时间,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人性化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心理紧张、恐惧感减少,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紧张、恐惧、孤独、忧郁,忧郁主要表现在住院后3~5 d内,患者担虑的主要是住院治疗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况[3],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指导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注意影响高血压的不良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正确系统的指导,饮食、睡眠、后续康复、治疗用药、预防保健知识,促进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护士给每个患者的出院卡片标有我科室的联系电话,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指导,促进患者后续治疗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患之间矛盾,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人性化护理是桥梁,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即采集到第一手护理治疗,有利于发现问题,增加护理安全性,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又可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满足,人性化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使手术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后续治疗,有利于患者自我检测和保健,患者出院后做到预防高血压,有效控制血压,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充分体会到医院的温暖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晓敏.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 (21):41-42.
[2] 韦铁民,曾春来,陈礼平,等.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3,11(6):567-569.
[3] 赵雪梅.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52-653.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