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传播学研究现状
2016-01-31丁卓菁
丁卓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1620)
老人传播学研究现状
丁卓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1620)
传播学;老人媒介
本文侧重分析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通过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 国内外老人传播的研究概况
1.1 国内老人传播的研究概况 1932~2013年,各门学科又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与老人相关的议题,文献共计近13万篇,可见老人研究在国内已有一定规模。在CNKI数据库中,分别检索“老人”、“老年”两个核心概念,前者共计9 141篇期刊文献,后者119 110篇,共计128 251篇。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2011、2012、2013年最为突出,年均文献数量过万。在学科类别上以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为主;社会科学中以社会学、统计学、人口学等学科为主;其中,临床医学有近3万篇,而社会学有近1 500篇。然而,老年研究在传播学中却遇冷,CNKI数据库中分别检索“老年人”、“老人”,共计有近400篇的文献资料,研究数量不多;此外,研究起点较晚,有迹可循的最早文献资料于1986年;相对集中的研究高峰只在近4年中出现。
1.2 国外老人传播的研究概况 Williams等〔1〕指出,国外传播学界已在近60年左右的时间内关注老人研究 ,可见国外的研究早于国内50年。除一些研究机构、传媒机构(如阿拉斯加州的公司专门研究50岁以上的中老人传播市场),国外很多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也已开始积极探讨老人传播,力图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使其更精确地指导实践。如戴盾大学新闻系教授詹姆斯·罗宾逊就是从社会学转到老人传播研究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罗莱特·帕克基尼教授,则是从传播学转向老人传播的。两位教授合著的专著《传播与老龄化》一书中,从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探讨老人传播。国外传播学领域中的老人研究,已成为一项跨学科的专门性研究领域。
2 国内外老人传播的研究内容
2.1 老人媒介研究 国内的研究侧重分析老人媒介的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策略分析;而国外的研究侧重分析老人媒介的效果影响。国内学界大致认定有两类:①以媒介种类为依据,如老年报、老年期刊、老年频率、老年频道、老年网站等,是专门为老年人制作节目的专业性媒介机构;②以媒介内容为依据,如中央一台的《夕阳红》节目、上海电视台的《精彩老朋友》等,是以节目、栏目的形态作为传播载体。总之,只要服务对象为老人的媒介种类和媒介内容,均可以称为老人媒介。国内大部分老人媒介研究聚焦于对发展现状的分析、思考。研究对象涉及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站、新型电视等;不过传统媒体的研究居多,新媒体的研究次之。分析老人媒介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此有不少的研究观点,如媒介种类发展不均、媒介内容深度不够、传播方向以单向线性为主、反馈较少等;有些研究探讨得更为深入,如有的研究〔2〕从文化的角度提出,消极老龄观是导致老人媒介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 。另外,老人媒介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一项研究内容。如有研究〔3~5〕提出好的节目善于把握老年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和心理特点 。有研究〔6〕指出,好的节目是因为内容丰富而亲切,能了解老年人的所需,贴近老年人的生活,给老年人以真善美的体会,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老人媒介是国内老人媒介的主要研究内容。但从总体上来看,学界较少涉及这部分研究,研究人员主要以业界为主;大部分研究缺乏基础性的调研,对现状的思考缺乏实证性的例证。
老人媒介的发展对策是国内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其整体进程,大致呈现出健康老龄化、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3个内涵发展脉络。如20世纪对该项议题的探讨,更倾向于将老人视为弱势群体,从助老扶老的功能角度提出老人媒介的发展对策;21世纪文化建构中的老人形象发生了转变,积极老龄化提倡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议题探讨的侧重点也随之转变,倡导建构老人独立自尊自强的形象,关注老人的社会需求,要有助其建构老有所为的思想宗旨。中国媒体转体改制进程亦是这一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依次呈现出从老年媒介发展的政治服务、政策服务,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重考量,到以老人受众需求为本位的发展对策。尽管这块内容的研究数量尚可,但从总体上来看,依然呈现出业界为主、学界为辅的特征,大部分研究更偏重对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实调研,基础性工作不够充分。国外老人媒介研究偏好媒介效果分析,主题广、实用性强,研究紧密结合老人的日常生活展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大部分研究围绕老人社会适应、社会隔离、健康信息获取等主题展开。在这部分研究中,传统媒体是研究的主要对象,不过随着新媒体的扩散与使用,围绕新媒体展开的研究也逐步增多,并呈现跨学科的研究趋势。Charness等〔7〕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探讨新媒体对老人构筑日常生活的意义所在。Moody〔8〕探讨了计算机使用对老人孤独感的影响,Alicea-Planas等〔9〕分析了计算机使用对老人健康教育的影响等。国内研究亦涉及老人社会适应、社会质量、老年教育等主题,但研究内容大致乏善可陈,特别在研究方法上,科学性的定性、定量研究较少。
2.2 媒介建构中的老人形象研究 这部分研究以国外为主。由于对涵化理论、刻板印象理论的重视,媒介的形象建构历来是西方研究的重点。这方面尤以美国为最,且起步较早,上世纪以格伯纳等为代表〔10〕,就老人媒介形象作丰富的专题研究。国外研究以对电视、杂志的分析居多,多采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法。研究内容包括:①媒介对老人的呈现度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对比分析,一方面对比其他群体的媒介呈现度,另一方面,对比媒介建构的老人数量与现实中的占比情况。这部分研究具备一定的数量,然而结论却大致相同,大部分研究均发现:媒介上的老人呈现度远低于其在实际中所占的人口比或是其他社会群体,即媒介确实存在着忽视老人的表现倾向。Lauzen等〔11〕研究发现,媒介上的老人呈现度还表现在内部群际间的差异:少数民族老人在媒介上最少予以呈现,同时,女性老人的呈现度远次于男性。②媒介建构的老人形象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围绕刻板印象理论展开,结论趋于多元。比如刻板、负面的老人形象建构,Gerbner〔12〕研究发现:老年妇女总是被媒介描述为吝啬、愚蠢、琐碎和偏心等负面形象;这些研究结论也使得媒介行业饱受批评。不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媒介上的老人形象开始变得丰满,Cassata等〔13〕研究发现,积极与正面的老人形象开始出现在媒介上,如友善、对他人的关爱等。Savundranayagam等〔14〕研究发现,媒介上消极和积极的老人形象会对老人的功能性与感知性能力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是国内目前老人媒介形象研究的缺失所在。国内媒介的种类以电视 、报纸居多,研究数量不多。就老人的媒介呈现度而言,国内大部分研究认为存在着老人形象呈现度低、代表份额不足等情况,并且男性老人的呈现度比女性老人更高等。在老人角色上,形象比较多元,主角形象较少,负面和积极形象均有。
2.3 老年受众研究 国外老年受众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研究领域:①受众类型分析。有不少研究将受众区分为不同的小单位进行计算,如老年受众。然而并非所有的学者都持细分受众的观点。有学者〔15〕提出,受众是不可能作为一个稳定的群体存在的,也是无法被精确地定义为与生俱来的、稳定的群体。②受众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分析,其中以“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为最。这类研究旨在分析受众采纳使用、行为塑形的原因。具体而言,国外的研究涉及的媒介种类包括报纸、电影等传统媒介,也有手机、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等新媒体;从老年受众类型来看,研究分类较细,如对残疾老人的研究等。从研究内容来看,有常规性的行为研究分析,如探讨老人媒介行为的影响因素等。还有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如对老年人与青年人的电视收视行为、网络使用行为、手机图像理解差异分析等。不仅有共时性的研究,也有历时性的研究。探讨了老人电视收视行为的连续性改变,分析了老人在变老过程中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电视收视行为。
国内老年受众研究包括老人的媒介使用动机、行为、老人的媒介素养现状等。老人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2004年,复旦大学开通了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网站,并于次年举办了名为《老年数字生活及信息素养》论坛。这一部分的研究数量尚可,陈月华等〔16〕对哈尔滨和上海两地老人新媒体素养的研究;张晓宇等〔17〕对老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曹晚红〔18〕对老人多种媒介收视行为的探讨分析;陈勃〔19〕就代群效应对老人传媒行为的塑形分析、陈月华等〔20〕就中国文化对老人媒介诉求探讨。目前国内的这部分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与国外都有一定差距。
3 国内老人传播研究的不足
3.1 国内传播学界尚未真正关注老年受众研究 来自学术性研究机构撰写的论文数量较少;专业性的研究期刊较少。因而,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理论深度;而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只在经验层面作泛泛描述。如何更好地提升研究的学理性,是今后国内老人传播研究的重点所在。
3.2 研究内容分布不均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人媒介这一项,并且偏重探讨老人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这些研究以业界为主,偏重实用性、欠缺学理性。
3.3 研究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研究方法的采纳与使用 较少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很多分析过程并未采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论证过程显得苍白,结论不具说服力。
3.4 系统性的研究局面尚未形成 就老人媒介的种类而言,目前国内的研究偏重于传统媒体,较少涉及新媒体;相比国外对老年受众的细分,目前国内的研究还停留在将其视作一个内部无差的抽象对象去探讨。另外,截面性的研究居多,历时性的研究较少;跨学科的研究现状尚未形成。
1 Williams A,Ylanne-Mcewen V.Elderly lifestyles in the 21st century:Donris and Sid's excellent adventure〔J〕.J Commun,2006;50(3):4-8.
2 陈志峰.从《相约夕阳红》节目看老年节目的时代特色〔J〕.电视研究,2006;(2):57-8.
3 陈清榕.从《阳光序曲》探索老年节目编排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4):57.
4 周凤琴.老年报新闻评论的特性〔J〕.记者摇篮,1998;(6):35,38.
5 姜海清.从《桑榆情》看老年广播节目成功的三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2):61-2.
6 叶 雷,金 曼.老年节目的对象性、兼容性、艺术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4): 57.
7 Charness N,Holley P.The new media and older adults usable and useful〔J〕.Am Behav Scientist,2004;48(4):416-33.
8 Moody EJ.Internet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eliness〔J〕.Cyberpsychol Behav, 2001;4(3):393-401.
9 Alicea-Planas J, Neafsey PJ, Anderson E.A qualitative study of older adults and computer use for health education:"it opens people's eyes"〔J〕.J Commun Healthc,2011;4(1):38-45.
10 伯 顿,著.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4.
11 Lauzen MM,Dozier MD.Recognition and respect revisited:portrayals of age and gender in primetime television〔J〕.Mass Commun Soc, 2005;8(3):241-56.
12 Gerbner G.An examination of age and gender in prime-time television〔J〕.Commun Q,2007;55(3):343-57.
13 Cassata M,Irwin BJ.Young by day:the older person on daytime serial drama.In:Al-Deen Noor,Hana 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ging in the United States〔M〕.Mahuah,NJ:Lawrence Erlbaum,1997:215-29.
14 Savundranayagam MY,Ryan EB.Social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and aging〔J〕.Ann Rev App Linguistics,2008;28(3):51-72.
15 Marie-Louise M,Emory H,Woodard IV.In search of the older audience: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television viewing〔J〕.J Broadcasting Media,2006;50(50):595-614.
16 陈月华,陈荟竹.关于我国老年人媒介素养的若干思考——基于哈尔滨和上海两地的实证调查〔J〕.中国广电学刊,2011;38(8):60-1.
17 张晓宇,初 琦.灰发银发媒介素养对老年人群体的介入〔J〕.东南传播,2006;(4):33-5.
18 曹晚红.老年人的收视行为特征与老年节目受众定位〔J〕.中国广电学刊,2010;(5):18-9.
19 陈 勃.老年人口变化对传媒接触需求的影响——基于代群效应的预测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153-7.
20 陈月华,兰 云.基于中国文化的老人媒介诉求分析〔J〕.现代传播,2010;(9):16-20.
〔2015-04-30修回〕
(编辑 王一涵)
上海市哲社项目(2014bxw007);教育部项目(2016YJA86003)
丁卓菁(1980-),女,博士在读,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媒体、受众研究。
G206
A
1005-9202(2016)21-548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