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
2016-01-31康宏
康 宏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高海拔地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
康 宏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达到换血标准的31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比较,换血后显著降低(P<0.01),换出率分别为46.97%、48.76%、28.94%,换血后血钾、血小板、白细胞、pH值也显著降低(P<0.05),剩余碱(BE)负值明显升高(P<0.01),血钠、血钙、血红蛋白、血糖在换血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可显著降低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应注意换血后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及时纠正,维持内环境稳定。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
本研究探讨分析我科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31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共收治31例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其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3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4例,最小胎龄为28+3周,最低出生体质量为12530 g,胆红素最低的为脐血总胆红素(TBIL)115 μmol/L,最高的TBIL为751 μmol/L,换血年龄最早的为生后1 d,最迟的为生后17 d。归纳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Rh溶血病9例,其中RhD溶血症8例,RhE溶血症1例;ABO溶血病1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颅内出血1例、败血症1例、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1例。
1.2 换血指征:对符合下例条件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家属同意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①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换血参考标准[1-3]。②产前诊断基本明确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者,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110 g/L,胆红素>80~100 mmol/L。③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者。④早产儿合并败血症者可适当放宽指征。
1.3 血源选择:Rh溶血病换血选择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的洗涤红细胞;ABO溶血病采用O型红细胞悬液和AB型血浆的混合血,红细胞与血浆之比为2∶1;其余高胆红素血症选择与患儿同型的新鲜全血,严格进行交叉配血。换血量为160 mL/kg。
1.4 换血前准备:药物准备:500 mL生理盐水、1 U/mL肝素生理盐水、10%葡萄糖酸钙、10 mL生理盐水及急救、复苏药品;器械准备:备套针管、不同型号注射器、输血器及三通管若干。换血前禁食3 h。在等待血源时予双面蓝光治疗,碱化血液后输入20%白蛋白(5 mL/kg)。将即将输注的血液以血液加温器预热至37 ℃。
1.5 换血方法:在10万级层流洁净病房中,将患儿仰卧于辐射台上,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每30 min监测血压1次,并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及反应。分别取外周动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接通三通活塞管,静脉端作为输血通道,接洗涤红细胞、血浆和红细胞悬液或全血,动脉端作为弃血通道,接肝素氯化钠等 盐水及注射器,根据放血速度,通过注射泵持续匀速输入,换血速度为1~1.5 mL/(kg·min)。换血后继续予光疗及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治疗。
1.6 换出率:换出率计算公式=(换血前胆红素-换血后胆红素值)/换血前胆红素值×100%。
1.7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应方差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比较:31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未结合胆红素(I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比较(±s,μmol/L)
组别 总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换血前 503.71±141.44 457.95±133.09 45.75±11.06换血后 267.1±63.21 234.65±53.37 32.51±7.64 t值 9.05 6.41 5.40 P值 <0.01 <0.01 <0.01
3 讨 论
青海省处于高海拔地区,由于长期慢性缺氧,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因寒冷及风俗习惯,胎儿出生后密闭在房中,日光浴少,家属未发现患儿黄疸或发现后因当地医疗条件差未能及时治疗,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增加。严重的高未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细胞,换血治疗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急救措施之一。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只需行桡动脉(或颞动脉)及外周静脉穿刺,比传统的脐血管插管法操作简单,避免了脐静脉插管单管换血法引起血压不稳定及脐静脉插管导致的感染、血栓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过程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均平稳,无心力衰竭、休克、肾功能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例全部治愈出院,31例随访6个月~1年,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安全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章雪,唐仕芳,史源,等.不同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4):235-236.
[2] 李锐钦,邓皓辉,张素芳.外周动静脉同步输液泵换血疗法[J].中国当代儿科杂,2002,4(1):63-64.
[3] 游楚明,傅万海,张志钢,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11 (6):418-419.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