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鸡颗粒中药材的鉴别与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2016-01-31张翠兰马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张翠兰马 荣

(1 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药剂科,江苏 徐州 221116;2 江苏颐海药业化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



金鸡颗粒中药材的鉴别与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张翠兰1马 荣2

(1 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药剂科,江苏 徐州 221116;2 江苏颐海药业化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目的 探讨金鸡颗粒中药材的鉴别与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方法 制备金鸡颗粒处方,选择TLC法对处方中功劳木、金樱根以及穿心莲进行鉴别,选择HPLC方法对功劳木中含有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以及鉴别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金鸡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度,且专属性比较强,简单方便;0.0197~0.1471 μg(r=0.9998)是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9%。结论 所选择的方法适用于金鸡颗粒的质量控制,可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薄层鉴别;金鸡颗粒

金鸡颗粒主要是由功劳木、鸡血藤、金樱根、穿心莲、两面针等中药材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健脾利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重要功效,针对湿热下注导致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为成品质量有所保障,本文采用HPLC法对功劳木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测定,同时采用TLC法对穿心莲、金樱根、功劳木等中药材进行鉴别。上述方法重复使用性较强,可充分保证产品质量控制[2]。

1 实验操作部分

1.1 仪器准备和试药方法:采用Waters151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以及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U-1901双波束紫外分光光度仪作为本次实验的设备[3]。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和穿心莲、金樱根、功劳木等有关对照药材;分析纯作为试剂;水选择重蒸馏水;乙晴作为色谱纯。

1.2 金鸡颗粒的基础方以及制备的基本方法。金鸡颗粒基础方:鸡血藤1000 g,穿心莲150 g,蔗糖粉2000 g,功劳木525 g,千斤拔525 g,两面针200 g,金樱根525 g。上述药材称好之后,以水煎煮4 h左右,待合并滤液之后,将其浓缩至适量,向其中加乙醇,直至含醇量高达60%后方可停止,搅拌均匀,安静放置24 h后,进行再次过滤,将乙醇回收,并将其浓缩至温度在40~50 ℃的相对密度为1.3~1.4的浸膏,加入2000 g蔗糖进行充分混合,利用制粒机将其制作成只能通过1-2号的筛网颗粒状,并将其放置在温度在60 ℃以下的烘箱之中进行干燥,采用1-3号对整粒进行筛选,待分装结束后即可得到实验中需要的样品。

1.3 薄层鉴别情况

1.3.1 鉴别穿心莲:将作为对照组药材的穿心莲取1 g进行实验,在其中加入15 mL甲醇,对其进行回流加热15 min左右,待滤液完全蒸干之后,取出残渣并在其中加入1 mL甲醇,确保其充分溶解之后,将得到的溶液直接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参照《中国药典》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实验[4],将10 μL供试品溶液取出之后,直接将其点在规定的硅胶G薄层板上面,展开剂采用氯访-甲醇,逐渐展开、取出并充分晾干之后,喷上2%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同时混合5%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在供品色谱中,在和对照药材色谱与之相应的位置之上,会呈现紫红色斑点。

1.3.2 鉴别功劳木:选择一定量的金鸡颗粒研制成细末状,取出3 g细末并与30 mL甲醇充分融合,对其进行15 min加热回流,待过滤之后将滤液完全蒸干,选择其中的20 mL残渣和浓度为2%的盐酸溶液进行充分融合,进而进行过滤。采用分液漏斗作为滤液的装置,使用浓氨试液将其调制成pH=10,同样经过氯仿加以提取,待其完全与氯仿融合之后将溶液取出,进行蒸干,取其残渣和1 mL甲醛融合,以将其作为实验需要的供试品溶液。另外还需要取0.4 g功劳木当做对照药材,加入甲醇15 mL,加热回流15 min,进而过滤,将滤液蒸干之后取残渣加入1 mL甲醛溶解,以此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在其中加入甲醛之后使之成为实验需要的对照品溶液。严格按照《中国药典》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实验中的相关要求选取其中的10 μL作为供试品溶液之一,直接将其点在规定的硅胶G薄层板上面,展开剂采用丁醇-冰醋酸水,逐渐展开、取出并充分晾干之后,将其直接放置在紫外光灯下,然后进行检视。通过和试品色谱进行对比分析,并在于该试品色谱中与之相对应的位置上面,会体现出黄色的荧光斑点。

1.3.3 鉴别金樱根:取适量金鸡颗粒,将其研成细末状,取3 g融合30 mL甲醇,利用超声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干,取适量残渣后和20 m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融合,通过微热的方式使之完全溶解,在其中放入乙醚10 mL,振摇之后进行提取,然后放弃乙醚提取液,继续采用乙酸乙酯10 mL再次进行振药提取,进而提取1 mL醋酸乙酯浓缩液,并将其作为实验需要的供试品溶液。另外要提取对照药材2.5 g,制作方法和上述方法相一致。参照《中国药典》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实验,吸取10 μL供试品溶液,将其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之上,采用氯仿-甲醇作为展开剂,依次展开、取出、晾干之后,喷上10%硫酸乙醇溶液,将其放置在105 ℃加热,直至斑点清楚显色为止。在试品色谱中,在和对照药材色谱与之相应的位置之上,会呈现紫红色斑点。

1.4 测定盐酸小檗碱

1.4.1 确定色谱需要条件:色谱柱是Diamonsil C18(4.6 mm×150 mm, 5 μm),流动相设置为0.03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 mL/min,柱温为30 ℃[4]。

1.4.2 制备溶液:精密称取适量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入乙醇制成10 μg/mL对照溶液。采用相同工艺将其制备成金鸡颗粒(不含功劳木),以同样的方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取适量金鸡颗粒,将其研成细粉,过100目筛,以精密称取的方式称取0.2 g,放置在25 mL量瓶中,加入20 mL盐酸-甲醇溶液,采用超声处理20 min,放冷之后加入甲醇定容,经过滤之后取续滤液进行离心,进而得到供试品溶液。

1.4.3 方法专属性分析:严格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对阴性对照、盐酸小檗碱以及供试品对照溶液进行测定。若看见色谱基线未发生任何异常,分离度基本保持良好,则充分表示阴性对照情况并没有受到严重干扰。

1.4.4 对线性关系进行分析:准确量取盐酸小檗碱,将剂量为10 μg/mL甲醇融入制成溶液进行对照,之后针对对照品溶液进行精密吸入,控制剂量为2 μL、8 μL、12 μL以及15 μL。对上述色谱条件进行详细研究,针对峰面积进行准确测定。最终将得出的峰面积当作纵坐标,选择μg当作横坐标,实施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回归方程为:Y=7.117 ×106X-1.483×104(r=0.9998),最终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197~0.1471 μg(r=0.9998),同峰面积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关系。

1.4.5 对重复性实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供试品共计6份,对其进行精密称定之后,通过上述方法测定其中含有的盐酸小檗碱数量,其平均值界定为1.4.1 mg/g,RSD=1.8%,这足以说明本实验中采用的分析方法精密度符合良好标准,无异常。

1.4.6 稳定性实验情况:精密吸取10 μL制定好的供试品溶液,在0、2、4、8、16 h时进样,对盐酸小檗碱峰的面积进行测定,RSD=1.6%,这充分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6 h内至少比较稳定。

2 结 果

金鸡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度,且专属性比较强,简单方便;0.0197~0.1471 μg(r=0.9998)是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9%。

3 讨 论

金鸡颗粒原标准中已经相应的记录了有关功劳木、穿心莲等TLC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理化鉴别,但对含量控制却并没有多少报道。若想使成品质量得到保障并充分保证其临床使用性能的安全可靠性,就需要改变原质量标准。本文不仅对功劳木、穿心莲进行鉴别,同时还增加了对金樱根的TLC鉴别,将盐酸小檗碱作为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将其推广为金鸡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5-6]。

参考文献

[1] 谢纪珍,梁瑞雪.薄层扫描法测定脑通灵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齐鲁药事,2008,38(7):407-409.

[2] 王静,袁子民,张振秋.黄连、吴茱萸药对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9,14(5):755-759.

[3] 郭时金,王艳萍,周春凤,等.HPLC法测定清瘟败毒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3,32(4):37-40.

[4] 庞宇,梁健钦.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J].中药材,2012,11(8):1868-1871.

[5] 郭俊浩,杜光,王萍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宁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J].医药导报,2012,31(8):1057-1058.

[6] 余志刚,程培秀.金鸡颗粒中药材的鉴别与盐酸小檗碱的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10,25(1):90-92.

中图分类号:R282.71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