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8例疗效观察
2016-01-31赵锦
赵锦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轻中度高血压最常见,占高血压患者的87.7%。高血压病大多发展缓慢,若能早期给予及时规范的治疗,则可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所在[2]。笔者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采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已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有关“轻、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3]。②体重指数<30。③坐位舒张压(SiDBP)<110mmHg。④年龄>18岁,或<65岁。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继发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②高血压合并严重的心、脑等器质性病变。③Ⅱ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药物治疗,空腹血糖>8.4 mmol/L及I型糖尿病患者。④肝功能障碍者,谷丙转氨酶(ALT)>60 U/L。⑤肾功能障碍者,血肌酐(Cr)>176.8μmol/L。⑥体质指数>30。⑦年龄<18岁,或>65岁。⑧有治疗药物禁忌症或过敏史者。共纳入136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51±4.26)岁;体重指数24.25±1.86;平均心率(75.14±6.75)次/min;高血压分级,Ⅰ级 72例,Ⅱ级 64例;平均SiSBP(145.68±12.64)mmHg,平均SiDBP(97.42±10.05)mmHg。将136例患者按其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平均SiSBP、SiDBP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片(商品名:科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生产批号10112501)75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片治疗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片(江苏方强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 H32020254)12.5mg,1次/d。两组患者均为晨起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
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4]中有关“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在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在10mmHg以内,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在30mmHg以上;③无效:未达上述2项标准。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见表2。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见表3。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钾变化比较:见表4。
讨 论
高血压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影响着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完整统一的认识,认为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钾变化比较
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ARB)作为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或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其主要效应成分血管紧张素Ⅱ是由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而产生的,它可直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厄贝沙坦片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进而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5]。同时其与拮抗利尿剂对RAAS激活,而产生更强有力的降压效果。氢氯噻嗪能够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再吸收,而利尿排钠,减少血容量而降压。本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血尿酸的增加和低血钾的发生,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厄贝沙坦片可纠正氢氯噻嗪引起的高尿酸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片、氢氯噻嗪和二者联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联合用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显著,且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1] 白金丽,温淑湘.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21-2422.
[2] 范书英,柯元南.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441-443.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9.
[4] 赵秀丽,张慧,胡大一.西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1):8-10.
[5] 张志清,王川平.21世纪新药临床应用手册[M].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19-322.
[6] 唐斌,诸骏仁,蔡乃绳,等.复方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循环杂志,2004,12(3):4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