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6-01-30张雪静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张雪静(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张雪静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行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交流抑郁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得到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其身体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舒适护理模式;焦虑抑郁情绪

作为临床一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大而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头晕、恶心、呼吸短促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厥或休克等症状[1]。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在冠心病的影响下,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并引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情绪,进而对患者病情的发展、临床治疗及生存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2]。在此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就需要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就舒适护理模式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情况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其中,男72例,女44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8.8± 6.3)岁;疾病类型:心律失常43例,心肌梗死31例,心力衰竭28例,心绞痛14例。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且存在心悸、气短、胸闷、心率增快以及出汗等临床症状,排除心肌梗死、心律严重失常、心功能低于2级以及存在精神病史等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对症处理、临床检查、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行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舒适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彻底清洁病房,确保房间的干净、整洁、通风,确保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同时,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及时更换被褥及床单等,日常用品的摆放位置应以便于患者取用为标准。②舒适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的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因而患者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而对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一些存在严重焦虑紧张,导致难以正常入睡的患者,可在医嘱下适当给予镇静剂帮助其睡眠[4]。③舒适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脂肪、低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食物,确保钙、钾、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同时,嘱咐其多食香蕉、芹菜等新鲜蔬菜瓜果,有效预防便秘的产生。

1.3 观察指标:在实施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价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5],其中,无焦虑的评分标准为HAMA评分<7分,当分数>7分时,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且焦虑程度随着分数的增高而愈发严重;无抑郁的评分标准则为HAMD的评分<7分,当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平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则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当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施行护理模式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分别为:(25.2±3.6)分、(19.4±2.9)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5.3±3.7)分、(19.5±3.1)分,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不明显,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后,统计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为(12.8±2.6)分、(10.4±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4.1)分、(15.6±2.3)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冠心病指的是因人体脂质代谢不正常,导致冠状动脉的管壁出现粥样斑块,进而引发供血不足,使器质性能或心肌功能发生下降的一种缺血性疾病。此种病症的产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就应全面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病情程度,从环境、心理、饮食以及健康宣教等各个方面出发,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全面舒适护理操作,放松患者精神,使其获得愉快心情的体验。

在本研究中,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贾文燕的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其身体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雪芳.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12-13.

[2] 常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1):43-45.

[3] 潘燕,谢爱民.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变化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7(10):262-263.

[4] 陆秀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15-16.

[5] 乔军,麻玉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8-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263-01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
社区门诊对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戒烟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