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2016-02-23刘志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

刘志东

【摘要】 目的 探讨降低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3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影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1年的随访期内, 301例患者发生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共121例, 占40.2%, 其中包括典型心绞痛症状再次发作的患者35例, 占11.6%;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78例, 占25.9%;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患者8例, 占2.7%。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血压与血糖变化、是否合并感染、病变的复杂程度、血管狭窄程度等相关。结论 要通过更为严谨的术前处理和术后管理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不良事件;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74

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1], 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医院的心脏病变临床治疗。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1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52例, 女49例;年龄73~84岁, 平均年龄(76.1±3.2)岁, 其中<80岁患者159例, 占52.8%;>80岁患者142例, 占47.2%。其中, 134例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前均有反复的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力衰竭患者91例, 占30.2%, 合并高血压患者249例, 占82.7%;合并糖尿病患者200例, 占66.4%;合并贫血患者23例, 占7.6%;同时合并两种及以上合并症的患者有87例, 占28.9%。301例患者中共发现病变血管411处, 其中有23处为严重血管狭窄, 狭窄程度>95%。

1. 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75%, 均属于重度狭窄[2], 部分患者病变血管甚至完全闭塞。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中, 年龄>70岁, 且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3]。

1. 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对合并症进行治疗, 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纠正心力衰竭患者, 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在患者对手术进行耐受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 按照冠状动脉手术介入治疗的程序对其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变血管的情况选择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或者经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 分别有181例和120例, 各占60.1%和39.9%;对于血管阻塞程度成分严重或者出现弥散性病变, 病变血管高度钙化/迂曲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经股动脉路径), 但未进行支架置入21例, 占7.0%。同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和支架置入280例, 占93.0%。在行支架置入的患者中, 置入支架的种类包括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两种, 两种支架都用的患者58例, 占19.3%;单纯使用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分别有200例和43例, 各占66.4%和14.3%。置入支架的直径为2.5~3.5 mm;共置入支架414个。

术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 给药剂量分别为75 mg/d和100 mg/d, 持续用药1年, 预防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1. 4 研究方法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随访的方式包括电话随访、再次入院询查等[4], 对患者术后再次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情况甚至发生心源性死亡等进行详细的登记, 并结合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年的随访, 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无一例失访。发生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共121例, 占40.2%, 其中包括典型心绞痛症状再次发作的患者35例, 占11.6%;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78例, 占25.9%;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患者8例, 占2.7%。

其中, >80岁患者中, 发生心脏不良事件有85例, 占70.2%;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血压波动的患者69例, 占57.0%;有血糖变化患者83例, 占68.6%;发生感染患者45例, 占37.2%。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87例, 占71.9%;且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置入支架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随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 与手术的路径和支架的类别之间的关系不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血压与血糖变化、是否合并感染、病变的复杂程度、血管狭窄程度等相关(P<0.05)。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非手术方法,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变的复杂程度等的不同以及选择的手术方式、路径的区别、患者本身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的差异,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都不尽相同[5]。调查研究表明, 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同时, 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比较高[6]。

本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患者高达40.2%, 有2.7%的患者死亡,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发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复杂, 在合并症多的情况下,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风险越大, 预后效果也难以预计。同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置入支架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随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 与手术的路径和支架的类别之间的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血压与血糖变化、是否合并感染、病变的复杂程度、血管狭窄程度、手术的方式等息息相关, 要通过更为严谨的术前处理(严格把握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 控制血压、血糖、纠正心力衰竭等)和术后管理(检测血压、血糖, 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 给予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银鹏飞, 黄永杰, 张鸿丽, 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7):2908-2909.

[2] 吴隐雄, 伍广伟, 覃绍明, 等.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 3(12):1207-1208.

[3] 李学根.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1):1722-1723.

[4] 刘丽华, 张明旭, 刘玲.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32(5):379-380.

[5]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等. 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国循环杂志, 2010, 25(4):251-252.

[6] 朱中玉, 王宪沛, 高传玉, 等.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期效果的预测因素.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25(9): 677-678.

[收稿日期:2015-10-22]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临床分析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