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

2016-01-29许典利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引导力网络舆论民族地区

【摘 要】阐述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状况,分析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论  引导力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55-03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具有高度自由的特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利用互联网的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娱乐、交友购物、诉求表达、建言献策。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网民的比例虽然低于发达地区高校,但是其学生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提高对民族地区校园网络的信息管理的水平,打造积极健康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平台,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一)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其他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外,还有大量的因民族性、历史性、宗教性、境外渗透等因素而产生和形成的舆情。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主体为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师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网络舆情,二是其他主体针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而产生的舆情。

(二)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区别。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社会舆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采集,在采集社会舆情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和走样的情况。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情。以网络作为媒介,民众能够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各种态度和意见进行自由地传播。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比较便利地保存和收集网络舆情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

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比社会舆情更加丰富多样,既包括文字、图片,也包括声音和视频。微博、博客、微信、人人网、新闻跟帖、论坛、聊天软件等都是传播网络舆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与现实的社会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极快。社会舆情引导中的“黄金24小时”定律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已经失去了效力。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人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海量的信息,并自由地发表意见,网络舆情一旦产生,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蔓延和扩大。第二,网络舆情更加开放和平等。建立在具有平等性质的互联网之上的网络舆情比社会舆情更加开放,网民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获取舆情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不会受到民族、年龄、社会身份等任何外在条件的影响。第三,网络舆情比社会舆情更具有隐蔽性。网民在上网时可以隐匿自己所有的身份信息,甚至编造虚假的身份信息。第四,网络舆情比社会舆情更加具有煽动性。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人们在生活中遭受了任何不良事件或者产生了任何不满情绪,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付诸网络,而网络不会对其发布的信息进行甄别。这也导致网络更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通过虚假的身份和信息来煽动公众的不满情绪。而公众也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在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时往往认为自己无需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从而使网络舆情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

(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具体如下:

1.关注内容非常广泛。在社会舆情中,普通民众一般对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的事件往往关注度较低。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文化水平的青年群体,具有更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其关注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国家利益都怀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由于人生阅历不足,大学生也更容易受到居心不良者的蛊惑和煽动。

2.行为表现更加平和。大学生在道德素养和整体素质方面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的民众受教育程度一般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比当地的一般民族具有更高的整体素质和道德素养。因此尽管大学生的思想尚不够成熟,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群体性事件,但大学生发起的群体事件一般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很少出现打砸抢等严重的暴力事件。

3.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更强的爆发力。大学生血气方刚、社会责任心强,广泛地关注时事热点。而且他们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具有更多的时间上网。据调查,我国超过8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都超过了两小时。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很多高校的校园网建设都已经比较完善,在校生中拥有私人电脑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基本上都在一个封闭的校园中进行集体生活,大学生网民这个群体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其不仅职业相同,而且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经历、知识层次、成长背景、社会化程度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其日常活动具有同步性,因此往往会出现趋同性的观点。这是由于大学生网民群体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其在思想和行为方式方面也比较接近,很容易就一个问题产生类似的看法。大学生的思维比较直接,具有颠覆传统、结构权威、调侃崇高的思维特点,表达偏向口语化和通俗化,容易在小群体内部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因此传播的阻力较小,传播的速度加快。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控,没有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介入,很容易酿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造成一些群体性事件,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容易接触负面内容。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仅有有益的知识和信息,也包括大量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还包括国内外的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中国人民思想演变和渗透,攻击党的方针政策,利用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来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造成破坏。因此,网络环境很容易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和政治倾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判断能力不强,心理不够成熟,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负面内容的不良影响。广西边境地区与越南疆土毗邻,民族成分比较复杂,一些敌对分子和反动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民众进行思想侵蚀。当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高,但其社会阅历较少,思想还缺乏深入性和思辨性,这些因素都使当地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敌对分子和反动势力渗透和争夺的对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叛逆性,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因此,尽管民族地区的高校均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予以了一定的重视,也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但是当地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负面信息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当地的社会稳定都埋下了隐患。

(二)监测难度较大。要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力的引导和监督,就必须对其进行监测。然而,大学生舆情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包括微博、微信、博客、社交网站、聊天工具,等等。其表现形态既包括文字、图像,也包括视频、声音文本,等等。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内容包罗万象,既包括校园热点事件和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也包括与大学生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国际重大事件和国内公共事件。通过转载、分享、复制、聊天、电子邮件等各种途径,能够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扩散这些大学生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和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收集和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力的监测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方面的支持。例如要对大学生“翻墙”浏览境外网站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制止,就必须对大学生的这一行为进行掌控。然而,以当地民族地区高校现有的监管能力来看,要对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境外网站进行监测,其几乎是难以实现的。这样一来学校就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往往难以从源头上平息舆论、止息谣言,而是要等到不良网络舆论已经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发觉,并采取一些措施。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在监管大学生网络舆论方面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

三、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力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统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的分歧和误会还可以通过磋商和协调的方式来解决。然而在网络时代,一些原本不引人注目的事件都可能会酿成舆情危机,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由于网络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导致舆情危机的酝酿期也极大地缩短。大学生网民在全国网民中的比例较高,是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参与的主要力量,这也要求民族地区高校不断完善舆情引导机制,避免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判断力不足而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利用工具和蛊惑对象。例如,以达赖为首的分裂主义势力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策划、煽动、制造 “3.14”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新疆“7.5”事件中,“世维会”通过网络煽动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打砸抢犯罪事件等。

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及时了解当地的舆情信息,并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可能会出现的负面影响并进行迅速的反应。各高校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引导平台运行机制,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大学生群体事件。该机制中应该包括反馈机制、监测机制、分析机制、预警机制和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民族地区高校还应该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在国家互联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舆情引导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校园网站和校园网络用户进行登记备案,大力推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高校应该建立起严格的网上信息发布规范,能够依法科学地对当地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掌握信息源。

(二)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和对舆情事件的解读能力。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往往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中,网络舆情信息接触量较低。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教师往往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高校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对舆情事件的解读能力和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并对学生的舆论走向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积极正向的舆论,对消极网络舆论进行疏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广泛讨论,了解并及时纠正学生产生的错误思想,使学生能够通过正规的渠道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良性循环中构建师生的正常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表达诉求。在学生入学伊始,学校就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会对新生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进行摸排,对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予以更多的关注。学校要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并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一些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涉及助学金、就业等问题,校方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在出台任何一个决策之前都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减小阻力。

在平时校方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光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在该方面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坚定立场,也使学生了解国际社会斗争的复杂形势,避免大学生过于单纯而受人利用。对于一些思想上已经表现出一定不良苗头的学生,校方不仅要对其实行更加严格的网络监管,而且要想办法从源头上解决其思想问题。要找出其思想出现问题的原因,积极为其解决实际困难,避免这部分学生在网络中受到煽动而变成网络舆情的风暴点。民众表达机制的不畅会导致民众的心理失衡和社会情绪的郁结,最终酿成群体突发事件。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网络不良与情绪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沟通不畅。这也要求当地高校能够积极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通道,充分尊重和维护学生表达自己合理诉求的权利,使大学生获得应得的话语权,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高校应该搭建各种各样的沟通渠道和平台,运用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式来管理学生的利益诉求。管理部门要不断拓宽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通过该渠道使矛盾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弘扬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弘扬校园正能量。为了保障民族地区高校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理想,避免其受到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的煽动和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积极弘扬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弘扬校园正能量,抵制低俗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民族地区的高校要建立起人性关爱、追求创新、尊师重道、治学严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网站,通过网络渠道来弘扬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网络文化信息,并对不良网络文化传播者进行惩处。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抵制网络低俗文化的工作活动,净化大学生的思想。

(五)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常态化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度,高校党委应该积极建设网络舆情引导的专业队伍,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的常态化工作。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生管理经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还要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和政治意识。民族地区高校还要对这支队伍进行分工协作,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民族地区高校要定期召开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组织结构。民族地区高校要通过建立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来提高自身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由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传播速度极快,为了避免群体性事件的突然爆发,校方还必须制订相应的预案。

广西边境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的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较多。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中出现的新动态和新问题,民族地区高校也应该提高重视、加强监管和引导,提高自身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参考文献】

[1]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沈德艳,李进,张俊,等.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3]史伟,单中元.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王俊杰,王艳华.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机遇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5]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6]吴萍,林铭.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7]张春旺,严娅,谢一锋,等.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0(11)

[8]周斌.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2)

[9]钱庆生,孙鲁痕.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J].人民论坛,2010(20)

[10]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14GSZ001)

【作者简介】许典利(1974- ),男,壮族,广西隆安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引导力网络舆论民族地区
边疆都市类媒体如何强化引导力、构建影响力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