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

2016-01-29吉林市昌邑区疾控中心吉林吉林13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心理护理

佟 伟(吉林市昌邑区疾控中心,吉林 吉林 132000)



观察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

佟 伟
(吉林市昌邑区疾控中心,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5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为期6个月的综合性心理护理的治疗组。对患者进行焦虑量和抑郁量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在接受护理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且护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医学界一直是一种棘手的疾病,该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导致大量T淋巴细胞死亡,使得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而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慢性疾病[1]。本院采用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情感支持护理,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0例,随机抽取其中2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39.8岁,自由职业10例,工人3例,农民7例,退休2例,无业3例,通过同性接触感染的15例,异性接触感染的8例,血液接触(卖血、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2例;另外25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3例,女2例,年龄在19~65岁,平均年龄34.2岁,自由职业10例,工人7例,农民4例,无业2例,其他2例,通过同性接触感染的11例,异性接触感染的12例,血液接触感染的2例。两组患者都符合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艾滋病诊断标准,且患者都没有认知障碍和严重的精神疾病,都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成立专门心理护理小组:选取已经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两年以上,且工作热心积极、认真有耐心的护理人员8名组成专门心理护理小组,其中4名是主管护师,4名是护师,有7名是本科生,1名是研究生。设立负责制定计划并进行总结的组长1名,负责召集患者和家属的联络员1名,以及负责协调患者和家属的协调员1名。在进行实践护理之前该组成员先接受了北京或南京的专家培训[2]。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安排2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发放抗病毒药物和对患者进行随访、抽血,与患者形成互助关系。小组成员每周与患者进行2次电话沟通,以此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并且耐心详细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疾病治疗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患者回到医院进行复查或者拿药时,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近期状态。③采取个性化心理指导:根据患者独特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指导,由小组成员对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发放医院自制的健康手册,为患者反复详细讲解有关疾病和药物的知识。改善病房的环境,利用绿色植物等物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隐私性强的心理访谈室,进行心理指导时患者与医护人员在访谈室内单独进行。对于焦虑的患者采用放松倾诉法进行治疗,每天为其播放半小时恬静有没的乐曲,指导所有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打太极和散步等舒缓的运动,每天持续30~60 min。④形成友好的治疗环境:医护人员须为新入住的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主要工作人员,以此帮助患者尽早适应。在日常护理中积极热心地与患者交流,并为患者们介绍彼此,使得拥有相似经历和体会,有共同语言的病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由此出现的病友间的支持和互助教育有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展开。之后感染者在护理人员的协调下自愿成立了一个交流组织,每月展开一次活动,为患者提供一个放松友好的交流平台,其中我院艾滋病治疗专家进行讲座5次,心理护理专家进行辅导4次。

1.3 评价标准:在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接受1个月护理、3个月护理、6个月护理时进行焦虑量和抑郁量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患者焦虑程度。严重焦虑:总分>29;明显焦虑:总分>21分;焦虑:总分>14分;可能焦虑:总分>7分;不焦虑:总分<7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患者抑郁程度,严重抑郁:总分>35分;轻度或中度抑郁:总分>20分;可能抑郁:总分>8分;不抑郁:总分<8分[3]。

在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接受3个月护理、6个月护理时对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在患者空腹时抽取2 mL静脉血,用BD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α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HAMA评分(单位:分)的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焦虑量评分结果(21.31±4.02)与治疗组患者的结果(22.31 ±6.08)没有明显差异;接受1个月护理后对照组评分为(18.21± 3.28),较大于治疗组患者得分(13.01±2.52);接受3个月护理后对照组得分(14.56±3.69)明显大于治疗组得分(7.51±3.20);接受6个月护理后对照组得分(12.26±1.37),远远大于治疗组得分(6.41 ±2.20),且两组间的时间和护理效应都是P<0.05。

2.2 两组患者HAMD评分(单位:分)的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抑郁量得分(23.29±7.96)与治疗组患者的得分(25.49± 7.46)没有明显差异;接受1个月护理后对照组得分(19.69±5.88),较大于治疗组患者得分(15.29±4.11);接受3个月护理后对照组得分(14.34±4.19),明显大于治疗组得分(5.69±2.56);接受6个月护理后对照组得分(13.14±2.19),远远大于治疗组得分(5.29± 1.56),且两组间的时间和护理效应都是P<0.05。

2.3 两组间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比结果(单位:个/微升):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161.12±107.51),与治疗组患者计数结果(165.60±111.64)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接受3个月护理后对照组计数结果(224.42±148.19),较小于治疗组计数结果(285.90±208.39);接受6个月护理后对照组计数结果(238.87 ±135.94),远远小于治疗组计数结果(354.25±211.64),且两组间时间和护理效应都是P<0.05。

3 讨 论

有研究表明,心理状态与人体免疫功能以及免疫疾病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免疫系统的改变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且免疫细胞因子能使得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于艾滋病的错误认知,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导致AISD患者通常都伴有抑郁、自卑、孤独、厌世、封闭等不灵心理情绪,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且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影响着社会安定,而本次研究发现,采用心理护理能大幅度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而缓解病情,还可以增加患者血液内CD4+T淋巴细胞的含量,进而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促进其免疫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进而缓解病情,且通过这种护理,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艳,白春琴,范春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71-73.

[2] 范丽娜.心理护理对艾滋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36):219-220.

[3] 郭文珍,徐爱群.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07,5(29): 55-56.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67-02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心理护理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辣椒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