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2016-01-29党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心理护理

党丽杰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

党丽杰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本院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54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达到满意的人数对比传统护理组数量较多,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临床应用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多种心理问题以及特点容易对病症治疗产生一些影响[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理上受到病害的影响,而在心理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2]。过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人眼常常注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理上的康复工作,以及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对其心理上的心理护理工作并未给予充分重视[3]。而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恐惧、悲观、抑郁、孤独等情绪,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有时难以满足患者自身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患者的内心感受,更有甚者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产生。为了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在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进行妥善的心理护理方式,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本院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本院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的为81岁,年龄最小的为39岁,平均年龄为(54.21±8.69)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大的为83岁,年龄最小的为40岁,平均年龄为(53.24±9.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护理,主要包含康复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护理,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耐心讲解药物治疗方案,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协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作为护理人员,待患者入院后需要为患者耐心介绍住院病房的基本配置和设施的情况,使其对于病房环境形成一定的了解,以此来提高患者积极接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将现代医疗水平的先进性向患者进行介绍,消除患者心理对疼痛的恐惧感。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言语要温和,脸带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像亲人般的关怀。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关心患者,有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讲述,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患者的情绪,进而给予个性化护理。

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患者交谈时应当尽量从患者角度出发,拉近自己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使用一些过激性的语言来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首先,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述疼痛的概念,提高患者的认识;其次,将导致疼痛发生的一些常见情况告知患者,进而降低疼痛的发生。另外,要引导患者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准确舒适的体位以及呼吸节奏,日常活动注意防止压迫、扭曲身体,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调整,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3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分析并讲解治疗后对于自身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同时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加强患者的思想辅导工作,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并帮助患者消除不安的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治疗。

2 结 果

观察组54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6.21±1.02)d,术后SAS评分为(37.46±3.25)分;对照组住院时间(8.21±1.14)d,术后SAS评分为(54.67±4.14)分。两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属于青光眼的一种,由于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导致房角关闭,眼压快速升高,最终引起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因此为了促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是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以此来引导患者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普及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调整,而且也能够争取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通过此次研究得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孤寂、焦躁、忧虑、恐惧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代颖.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2):26-27.

[2] 林志辉.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7(4):41-42.

[3] 肖红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6(7):20-21.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280-01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心理护理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修改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探讨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浅析涌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