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固本熄风通络治疗高血压
2016-01-29凯董
董 凯董 娜
(1 威海市高技区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和街道办事处院内),山东 威海 264209;2 黑龙江省农垦哈拉海农场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3)
培元固本熄风通络治疗高血压
董 凯1董 娜2
(1 威海市高技区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和街道办事处院内),山东 威海 264209;2 黑龙江省农垦哈拉海农场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3)
【摘要】从“本虚”、“不通”和“风”的病理视角出发,高血压的治疗当以“培元固本”、“通络”和“熄风”为原则,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审证求因,明确病因病机,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消除病因,祛除病理产物,经脉通畅,气血流通;阴阳平衡,重新融为一体,則风熄;同时元气充足,动力充沛,助通络和熄风。本元培固、络通风熄,血压自平。
【关键词】中医;中药;高血压
历来分析高血压病理有从火阳风立论,有从气火痰瘀立论,以其理论应用于临床,时而显效、时而不效。本人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某些医家忽视了一些其他病因,除火阳风、气火痰瘀等病因外,寒极、湿浊中阻、气郁下陷不升、寒热实积等因素也可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没有把这些病因提升到“本虚不固“、“不通”和“风”的层次来看待这个问题。
健康人体的气血运行状态应该是元气充沛,一气周流,循环无端。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均衡如一,中正平和,灵动活泼,精神内守,浑然一体,阴阳和合[1](用数量衡量,阴阳绝对数相等,且总量充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患病状态下,其元气必然不足,导致气血运行逆乱,寒热不均,阴阳、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调,产生气滞、气逆、寒凝、热壅、血瘀、水停、痰凝、湿浊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同时也是新致病因素,它们阻滞经脉“不通”,进而阴阳气血不能沟通、融合、周流,使得阴阳进一步分离不调,产生落差之势(阴阳绝对数不相等,相加之和不归零,产生升降不均,双向不等量运动,亢升郁陷)——也就是中医所谓的“风”。所以,“本虚”、“不通”和“风”可以产生多种疾病,其中很大一类就是高血压。有“本虚”、“不通”和“风”不一定导致高血压,但各型高血压一定有“本虚”、“不通”和“风”象。
从“本虚”、“不通”和“风”的视角出发,高血压的治疗需从“培元固本”、“通络”和“熄风”着手。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审证求因,明确病因病机,订立治法治则。曹氏主张“万病唯求一通”[2],消除病因,祛除病理产物,经脉通达,气机条畅。阴阳不调(阴阳不对等)的分离状态得以纠正,达到气血流通,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一气周流,阴阳重新融为一体,则太极风熄血压降。具体治法上应亢者缓之,急者柔之,用亢而体虚者养之,不舒者可疏导之。正如《内经·至真要大论》云:“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突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疾气衰去”之治则也。关于通之之法,还可借用《医学新传》佐证:“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要以下泄为能,则妄矣。”临床上本人分类辩治如下。
1 阴虚经脉枯滞型
此类高血压病是上实下虚而肝脾肾亏虚之证,肝藏血,肾藏精,脾统血,肝脾肾亏虚必致精血不足。重点解决精亏阴虚,同时对消除上实也有一定协同作用,反制阳气过度上升。常用桑寄生、首乌、鸡血藤、熟地、桑椹子、女贞子、枸杞子、金樱子、沙苑子、菟丝子、杜仲等[3]。代表方剂如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麦味地黄、虎潜丸、炙甘草汤等。
2 风气过升不降型
究结果和我院研究的结果不一样,这可能的原因是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张莲菊[4]研究了疏血通的治疗效果比常规的一些治疗效果明显。对这些药物的研究报道的很多[5-6],但都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
我院进行的这次研究主要针对当前使用比较频繁的两种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比丹红注射液和疏血通在治疗脑梗死方面的治疗效果,6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疏血通治疗后,治愈50例,而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40例治愈,明显低于疏血通的治疗效果。因此,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丹红注射液,这个结果和封臻[1]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总有效率也有一些差别,这和研究对象的病情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不同的患者的病情发病的程度也会影响到最后的治疗效果。疏血通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中的活性成分也决定了它在治疗患者的效果上和其他药物存在一定的差别,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也一样影响到它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这两种中药机制在治疗效果脑梗死患者有差别很正常,在今后的使用中可以结合这两种药物一起治疗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案。总之,本研究发现,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丹红注射液,而且不存在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封臻,廉全荣.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对比[J].陕西中医,2014,35(6):668-669.
[2] 张兆耘.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52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6):67-68.
[3] 庄捷,邓书超.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7):10-11.
[4] 张莲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8(18):49.
[5] 郑红姬.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0,30(3):54-55.
[6] 岳正彬.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8 (7):155-156.
此类高血压是风气上升太过,肺胃胆不降,肾阴不足不能引风下潜所致。应用镇、潜、敛、引类药使风下行,与养阴精药协同效果较好,《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中说:“风肝阳上亢,必须用介类以潜之[4]。”常用中药如赭石、磁石、紫石英、龙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龙齿、沉香、牛膝、肉桂等。代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来复汤、引火汤等。
3 气虚阳虚型
气虚阳虚之高血压用大补元气温阳药,阳气足则经脉之气血流通,阴阳不调之势除则风熄。只要有适应的舌脉证,就大胆应用温阳益气药,达到阴阳和合风熄的状态。常用中药如黄芪、人参、桂枝、附子、吴茱萸、干姜等[5]。代表方剂如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吴茱萸汤、苓桂朮甘汤等。
4 淤血阻滞型
淤血之高血压病是由气血运行失常,临床表现:舌暗有瘀点,胸闷胸痛,脉弦或细涩,但有虚实之分,多为本虚标实,由于气阴阳不足。治疗中需固本,淤血化则经脉流通,阴阳和则风熄压降。应多用丹参、三七、泽兰、鸡血藤、牛膝等相对柔和之品。慎用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等开破祛瘀药。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5 热毒壅滞型
此类证湿浊热毒壅塞经络,使经脉阻滞,局部混浊不清。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清热阴润,风熄则经络通畅,血压平复。当实热壅滞则用苦寒药直折,如大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使之从下而泄。虚热则用甘寒为妥,可选用甘菊、夏枯草、旱莲草、甘葛、桑白皮、竹茹、麦冬、谷精草、白茅根、天冬、石斛,此类药既清热又滋润,无消伐,为治疗此证之平和佳品。代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汤、麦门冬汤等。
6 实积气聚型
由于实积气滞,肠胃热积或寒积,经络气血阻滞,流通不畅,阴阳不调,重而成风,血压升高。治则:积滞除则痞气散,经络通则气血流畅,阴阳和,风熄血压降。常用药如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枳壳、炒三仙、炒莱菔子、陈皮、 干姜等。代表方剂如三承气汤类、温脾汤、保和丸等。
7 湿浊痰涎型
临证常见中上二焦湿浊痰涎阻滞所引起的气血壅滞不通,久郁则阴阳不调,分离一定程度便成风,血压偏高(低压偏高)。治则:化水湿,除痰涎,阳气通畅气血流通,阴阳和风熄则血压降。常用药物如茯苓、桂枝、半夏、陈皮、藿香、佩兰、厚朴、苍术、胆南星、砂仁、薏米、瓜蒌、薤白、甘松等。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平胃散、瓜蒌薤白类汤等。
8 营卫郁滞肝气不舒型
无论风寒风热,情志不舒,均可导致营卫之气不调,肝气不舒,升降失调,阴阳分离,寒凝肌表,营卫不流通,肝肺升降失序,郁久成风。治则:营卫流通,气机条畅,肝升肺降,气血流通,风熄血压自复。常用中药:麻黄、桂枝、白芍、杏仁、苏叶、薄荷、柴胡、葛根、升麻、郁金、桑叶,钩藤,菊花、牛蒡子、蔓荆子等,在上者因而越之。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杏苏散、四逆散等 。
9 肝肾阴虚
此病素体肝肾不足或久病导致肝肾阴虚而引起肝阳上亢,以阴虚为主。阴不涵阳,虚阳上越,形成虚性阳风;同时阴损及阳,本元已虚,推动循环能力已弱,势必导致血循环不畅,血瘀不通,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高血压中晚期。本虚,不通,成风。治疗以培本固元,熄风通络而降压。常用中药巴戟天、肉桂、生、熟地、牛膝、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麦冬、天冬、五味子、沙参、鸡血藤、生山楂、泽兰、龟板、生龙牡等。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血府逐瘀丸等。
10 阴阳两虚
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也无论是素体阴阳两虚还是久病所及,其核心是本源已亏、动力不足、经脉枯滞,血循不畅、不通则有虚风。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杜仲、附子、肉桂、菟丝子、当归、鹿角胶、龟板胶、牛膝。常用方剂有右归丸、左归丸、大补元煎、济生肾气丸等。
11 冲任失调
冲任失调致高血压,其患者多为处于中年阶段女性,更年期女性为主要人群。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必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精气亏虚,冲任失调,血虚脉枯,虚阳上越,此时烦躁易怒,多汗面烘热,其生理特点与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质还是本虚、不通和有风。此病常用张伯讷教授之二仙汤主治。药用巴戟天、仙茅、仙灵脾、当归、黄柏、知母。
以上分类只是相对的,临证时各种类型相互错杂,应辩证精准,舌脉证方药相一致。针对病理机制转化,各类药之间相辅相成,而不是大量降压药相叠加,缺少环环相扣的一体治病的方针。只要元气充足,经脉一通,气血流畅,阴阳调和,风熄则血压自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总之,从“元气本虚”及病理演化过程形成的病理状态——“不通”和这种病理状态的概括升华“风”着眼,比较容易从更高层次上准确把握高血压演化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点或一段,能够清晰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治疗中秉持“培元固本”、“通络”和“熄风”来选方和用药,选方和用药中不持固定方和专药,而是紧紧围绕“培本固元”、“通络”和“熄风”这个病机核心,辨病与辨证同步,并且要考虑每个方和每个药的不良反应,最终组成的方剂是首尾相接、相辅相成、相互牵制能产生治疗作用或调节作用的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会留下任何不良反应。消除病理因素,纠正不平衡状态,达到“固本培元”、“通络”和“熄风”,这种降压才能持久平和,同时保护脏腑和器官,使其有再次自我修复的能力和机会。这是深层次和根本的降压之道。
临证中还应遵循中医临床思维与辨证论治整体性原则,不可先入为主,心中先有定见,须始终秉持舌脉证方药高度统一。不可强求降压,特别是大量相同降压药重复叠加,效果并不理想,应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基础上,“培本固元”为根本,清理病理产物,“通络”为基础,调畅气机升降出入,调节失衡的阴阳使之相等,阴阳和合则“风熄”。消除了阴阳失衡的病理因素,经脉流畅,势能消除归零,不降压而血压自降,取得了标本兼治之效。
[1]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
[2] 曹惕寅.审病机气血痰火 论治则唯求一通,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头痛眩晕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23-127.
[3] 李仲守.高血压源在肝肾要在脾 元气虚迳用参芪莫生疑,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头痛眩晕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 136-140.
[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王士福.用升阳镇肝等法辨治高血压,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头痛眩晕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44-154.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