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拮抗剂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2016-01-29凌秀凤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胚胎移植周期体外受精

张 娟,董 丽,凌秀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4)



拮抗剂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张娟,董丽,凌秀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4)

[摘要]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日益发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agonist,GnRH-ant)方案的应用逐渐增加,拮抗剂方案较常规方案具有更多优势,且可辅以激动剂扳机,可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拮抗剂方案;临床妊娠

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COH使用外源性腺激素增强女性卵巢功能,超越自然周期限制,获取多枚优质卵子,形成多枚胚胎,尽可能保持COH过程中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的同步性,提高妊娠成功率。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药物以提高卵子治疗、胚胎质量,进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已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是促排卵治疗方案里程碑式的进步。GnRH-a迅速抑制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uteal hormone,LH),迅速抑制LH峰,调控卵泡同步发育,从而预防提前排卵和卵泡黄素化,同时改善卵泡募集和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同步化,更易获得高质量的卵子增加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提高妊娠率。但是,GnRH-a是GnRH类似物,在用药早期可结合GnRH受体,使其分泌FSH和LH,引起用药初期的激发作用(flare-up)。GnRH-a长期应用后有对垂体抑制较深,导致促排卵时间延长、Gn用量增加、患者承担费用较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不足,并会抑制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不利于胚胎着床和继续妊娠[1]。

近年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agonist,GnRH-ant)因用药时间短,用药剂量少且无“flare-up”效应,而被临床医生采用。GnRH-ant是上世纪末期出现的分子合成的多肽,通过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竞争性结合垂体GnRH受体快速抑制内源性Gn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防止内源性LH峰过早出现所致卵泡黄素化或排卵,达到垂体“降调节”的目的。使用GnRH-ant降调节的促排卵方案称为拮抗剂方案。由于GnRH-ant抑制垂体分泌GnRH的作用迅速、高效,与GnRH-a的“flare up”后再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疗程简化、用药少、时间短、更加符合生理过程;由于其募集卵泡少,E2水平低,且可辅以激动剂扳机,可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据统计,在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3%~6%,而在卵巢高反应人群中(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等),OHSS发生率可高达14%~16%,如何控制和降低卵巢高反应人群中重度OHSS发生率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1998年,拮抗剂开始应用到控制性促排卵中,与激动剂长方案相比,2011年来源于Cochrane数据库显示拮抗剂方案重度OHSS发生相对危险度下降57%,因OHSS导致住院的风险下降54%。循证医学Ia级证据显示拮抗剂方案降低重度OHSS风险、减少因OHSS住院、减少停用促性腺激素(coasting)、取消周期等二级干预。因此拮抗剂方案在卵巢高反应人群中的使用日益增加,目前国外70%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在国际范围内拮抗剂方案有取代传统长方案的趋势,成为主导促排卵方案之一。随着2014年拮抗剂在国内的全面上市,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心尝试使用拮抗剂方案。作为一种新兴方案,如何提高拮抗剂方案的成功率,是生殖专家关注的热点。现将拮抗剂用药方案的探索总结如下:

1拮抗剂方案在不同反应人群中的应用

卵巢高反应: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参考文献标准[2],同时满足获卵数≥15且血清E2>4 000pg/mL。第3天优质胚胎判定标准[3]:取卵后第3天观察胚胎,细胞数≥7,同时碎片<10%确定为优质胚胎。根据2011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RHRE)共识[4],定义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诊断标准为以下3条满足两条:高龄(≥40 years)或具有卵巢低反应的其他危险因素;之前有卵巢低反应病史(常规刺激方案获卵数≤3个);卵巢储备功能检测结果异常如:AFC5~7个,或者AMH 0.5~1.1ng/mL。如果患者不属于高龄或者卵巢储备功能检测结果正常,最大刺激后发生两次卵巢低反应的患者可定义为低反应患者。多项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对于卵巢低反应人群,与长方案比较,虽然拮抗剂方案组其获卵数、周期取消率及妊娠率均无改善,但可减少Gn刺激时间[5];而部分meta分析则认为,卵巢低反应人群中应用拮抗剂方案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6]。对于卵巢高反应人群,与长方案比较,继续妊娠率及活产率类似,但拮抗剂方案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同时在卵巢功能正常而采用GnRH-a与GnRH-ant方案超促排卵结局分析得出,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别,二组可以获得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因此认为在卵巢功能正常患者中采用GnRH-ant并不导致妊娠率降低,对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质量并无影响;同时部分学者的研究分析认为二组在临床妊娠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为GnRH-ant抑制存在于卵巢、子宫内膜、子宫肌层中GnRH受体,同时可能会造成与胚胎着床相关因素表达的缺失,进而影响妊娠率。

2拮抗剂方案的使用方法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过程中使用的GnRH-ant不影响FSH水平,在连续用药时可维持对LH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而停药后抑制作用可在48小时内解除;根据拮抗剂开始使用的时间将拮抗剂方案分为两种:固定方案和灵活方案。固定方案可自卵巢刺激的第5或第6天(约在卵巢刺激开始后96~120小时)开始给予思则凯(0.25mg/日),持续整个促性腺激素治疗过程至诱发排卵的当日(包括诱发排卵当日),可导致某些患者内源性LH的过早抑制;灵活方案自月经周期的第2/3天,使用Gn进行卵巢刺激。当优势卵泡直径≥14mm时,或者优势卵泡直径>12mm且血清E2>300pg/ml时开始使用,另外亦可在LH>10IU/L、和/或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2mm、和/或血清E2>150pg/mL时开始使用,开始给予思则凯(0.125~0.25mg/日),持续整个促性腺激素治疗过程至诱发排卵当日,有利于改善卵巢反应,减少GnRH-ant的用量。GnRH-ant方案的剂量学研究提示固定方案中应用拮抗剂0.25mg在抑制早发LH发生及提高种植率方面达到最佳平衡。Meta分析结果提示灵活方案显著减少GnRH拮抗剂支数及Gn用量,但其妊娠率略低于固定方案(P>0.05)。需注意:灵活方案开始拮抗剂的时间不宜太晚,如超过促排第8天时给予GnRH-ant,妊娠率显著降低。GnRH-ant方案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因此,对于卵巢低反应人群应权衡拮抗剂添加时机,在避免LH提前升高以及增加获卵数之间寻找最佳平衡[7]。

3拮抗剂方案中扳机药物类型的选择

hCG扳机是临床上的常规用药,诱发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和促发排卵。其半衰期长,持续时间约为7天,能够刺激卵巢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在OHSS的发生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高反应人群选择拮抗剂方案时采用hCG扳机,并不能完全避免OHSS的发生。OHSS的发生与hCG扳机剂量密切相关。常规HCG扳机剂量为5 000~10 000IU。卵巢高反应者,文献报道2 500~5 000IU是安全有效的扳机剂量[8]。研究表明hCG 5 000IU与10 000IU相比,能够促进卵子的最后成熟,但并不影响获卵率、受精率、妊娠率以及活产率。提示适当降低hCG扳机剂量对卵子和胚胎质量并无不良影响,但能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2013年,耿旭景等回顾性临床研究表明hCG最低有效剂量为2 000~3 300IU[1]。

拮抗剂方案也可以采用GnRH-a扳机。拮抗剂的特点是竞争性结合垂体细胞表面GnRH受体,并不导致受体的耗竭,使用后即时产生抑制效应,抑制Gn的分泌,对LH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其抑制作用可以被大剂量的GnRH所逆转。在拮抗剂周期中,GnRH-a从垂体的GnRH受体上,替换掉GnRH-ant,诱发了flare-up的FSH和LH峰,模仿了自然周期促性腺激素的上升;模拟排卵前LH峰促成的卵泡和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和排卵。但此种方法不适用于GnRH-a 降调节方案,且GnRH-a扳机比自然LH峰持续时间短。因此,拮抗剂方案可以选择GnRH-a扳机,逆转拮抗剂对垂体的抑制作用,促发垂体产生LH峰,诱发卵泡的最后成熟。早发OHSS的发生主要与外源性hCG应用相关,既往研究发现,GnRH-a代替hCG扳机可以显著降低甚至完全避免早发型中重度OHSS发生,但并不能避免妊娠产生的内源性hCG导致晚发型OHSS的发生。为避免早发和晚发OHSS的发生,可以采用拮抗剂方案联合GnRH-a扳机,同时进行全胚冷冻或者卵子冷冻,尤其适用于既往有重度OHSS病史的患者、高危OHSS的卵巢高反应周期以及赠卵的IVF供者。

在拮抗剂方案中,GnRH-a联合低剂量hCG双扳机(1 000~2 500单位),既能改善单独GnRH-a扳机导致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低,同时与单独hCG扳机相比,可以显著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9]。但需要注意的是,双扳机方案给予了小剂量hCG,不能完全避免中重度OHSS发生。对于OHSS高风险的周期,单独予GnRH-a扳机是最安全可靠的措施。

2014年,Cochrane数据库纳入14篇RCT研究比较分析GnRH-a扳机和hCG扳机在拮抗剂方案中的应用,Meta分析提示GnRH-a扳机可以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但与hCG扳机相比,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率低,流产率高。单独GnRH-a扳机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影响IVF临床结局。因此在单独使用GnRH-a扳机鲜胚移植周期中,需要加强黄体支持:适当添加低剂量hCG或者强化雌孕激素的使用,能够提高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但对于OHSS高危的卵巢高反应患者,黄体支持应避免使用hCG。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应用拮抗剂方案可以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但不能全避免OHSS的发生。正确识别和判断卵巢高反应患者,制定合适的Gn起始剂量,选择GnRH-a扳机或降低hCG扳机剂量,可以有效的避免中重度OHSS的发生。因此提示GnRH-ant方案应用GnRH-a扳机建议应用在有卵巢过度刺激风险的患者中,没有卵巢过度刺激风险的患者仍建议hCG诱发排卵,仍可获得与GnRH-a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

4拮抗剂方案中黄体支持的选择

目前,拮抗剂方案的临床妊娠结局仍无法比拟传统激动剂方案,如何提高拮抗剂方案的妊娠结局需要更多进一步研究。拮抗剂方案单用GnRH-ant扳机有快速不可逆的溶黄体作用,移植日E2水平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黄体功能,如果不采用强化的黄体支持(E2+P),将导致妊娠率低、流产率高,影响新鲜周期移植成功率。也有研究认为,拮抗剂方案中加强黄体支持,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获得与激动剂降调节方案相似的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10]。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使用GnRH-a扳机后给予改良黄体支持方案,改善移植周期结局。改良黄体支持方案1:使用GnRH-a扳机,但在取卵当日(取卵后)追加1 500IU hCG刺激黄体,再给予标准剂量的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方案2:扳机+强化黄体支持,GnRH-a扳机加雌孕激素黄体支持,仅依赖外源性甾体激素的支持。方案3:双重扳机,即GnRH-a加一个额外低剂量的hCG(1 500IU~2 000IU)扳机,联合常规的黄体支持。

既往有前瞻性随机试验,将305例行GnRH-ant方案的患者随机分为:10 000 IU hCG扳机组及0.5 mg GnRH-a扳机+1 500IU hCG取卵日黄体补救组,结果在获卵数、卵成熟、2PN数、优胚率两组相同。可见GnRH-a扳机取卵日添加1500IU hCG,能获得与hCG扳机相似的扳机效果,甚至MII卵子数和2PN数有升高趋势。hCG扳机组OHSS发生率为2%,GnRH-a扳机组无一人发生OHSS。有研究发现GnRH-ant扳机使用GnRH-a,未补充hCG,仅添加雌+孕激素,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可能与GnRH-a扳机导致黄体功能不足,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单纯补充雌、孕激素无法弥补黄体功能不足的危害;而在使用GnRH-a扳机后12小时和35小时分别添加1000 IU和500 IU hCG也仍然无法达到hCG扳机诱发卵子成熟同样的妊娠率,提示单独补充雌孕激素或仅添加小剂量hCG均无法取代hCG黄体支持的优势。

5拮抗剂方案的妊娠结局

GnRH-ant方案与常规方案在促排卵结局、妊娠率上具有争议。最新循证医学数据库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长方案相比,GnRH-ant方案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但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活产率、继续妊娠率有降低的趋势,流产率无差异。对于赠卵周期的研究提示,拮抗剂方案其胚胎发育,胚胎着床率及继续妊娠率与长方案无明显差异,同时GnRH-ant方案组子宫内膜基因表达谱更接近于自然状态[11]。部分中心数据显示与长方案相比,虽然拮抗剂方案降低新鲜周期妊娠率,但不影响复苏周期妊娠率影响,因而认为拮抗剂并不影响胚胎质量,其对妊娠率的影响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12]。在对卵巢低反应人群中研究分析发现与常规短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更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可能与GnRH-ant并无过度降调节的垂体抑制相关。

综上所述,拮抗剂方案较常规方案具有不同的优势,作为公认较为安全、方便的卵巢刺激方案,GnRH-ant已成为临床常备方案,但目前国内拮抗剂方案妊娠结论结局不容乐观,尚处于摸索、总结、完善、优化阶段,能否全面取代长方案需经过时间的考验。

[参考文献]

[1]Gao J,Xu Y W,Miao B Y,etal.Self-control study on reduced-dose depot versus daily administration of 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for pituitary desensitization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ycle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7):1901-1906.

[2]Xu L Z, Gao M Z, Yao L H,etal.Effect of high ovarian response on the expression of endocrine gland-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G-VEGF) in peri-implantation endometrium in IVF women[J].Int J Clin Exp Pathol,2015, 8(8):8902-8911.

[3]Zhao P, Li M, Lian Y,etal.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day 3 4-cell embryos after extended in vitro culture[J].J Assist Reprod Genet,2015,32(1):55-60.

[4]Ferraretti A P, La Marca A, Fauser B C,etal.ESHRE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poor response' to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he Bologna criteria[J]Hum Reprod,2011,26(7):1616-1624.

[5]Pandian Z,McTavish A R,Aucott L,etal.Interventions for 'poor responders' to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COH) in in-vitro fertilisation (IVF)[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1):CD004379.

[6]Youssef M A, Abdelmoty H I, Ahmed M A,etal.GnRH agonist for final oocyte maturation in GnRH antagonist co-treated IVF/ICSI treatment cycl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dv Res, 2015, 6(3):341-349.

[7] Figueiredo J B,Nastri C O,Vieira A D,etal. Clomiphene combined with gonadotropins and GnRH antagonist versus conventional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without clomiphene in women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ch Gynecol Obstet, 2013, 287(4):779-790.

[8]Kashyap S, Parker K, Cedars M I,etal.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prevention strategies: reducing the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trigger dose[J].Semin Reprod Med,2010,28(6):475-485.

[9]Papanikolaou E G, Pados G, Grimbizis G,etal.GnRH-agonist versus GnRH-antagonist IVF cycles: is the reproductive outcome affected by the incidence of progesterone elevation on the day of HCG triggering?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Hum Reprod,2012 ,27(6):1822-1828.

[10]Gizzo S, Andrisani A, Noventa M,etal. Recombinant LH supplementation during IVF cycles with a GnRH-antagonist in estimated poor responders: A cross-matched pilot investigation of the optimal daily dose and timing [J].Mol Med Rep, 2015, 12(3):4219-4229.

[11]Lai Q, Chen C, Zhang Z,etal.The significance of antral follicle size prior to stimulation in predicting ovarian response in a multiple dose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J].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3, 6(2):258-266.

[12]Wu Y, Gao X, Lu X,etal.Endometrial thickness affects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n normal responders after GnRH antagonist administration[J].Reprod Biol Endocrinol,2014,12:96.

[专业责任编辑:王兴岭]

[收稿日期]2015-1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7010,81471457)

[作者简介]张娟(1981-),女,主治医师,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生殖医学方面的工作。

[通讯作者]凌秀凤,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16.04.042

[中图分类号]R3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293(2016)04-0543-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 in patients undergon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ZHANG Juan, DONG Li, LING Xiu-feng

(Reproductive Medical Center, Nan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0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 technique, the application of GnRH antagonist(GnRh-ant) protocol increases adually. GnRH-ant protocol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conventional protocol, and it can assist the trigger of GnRH agonist.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 (OHSS).

[Key words]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 cycle;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clinical pregnancy

【生殖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胚胎移植周期体外受精
基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节点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
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治疗观察
用等效的思想求简谐运动的周期
试论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法律问题
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研究
红沿河核电站调试启动阶段监督性定期试验项目首次执行的安排与跟踪
改良超长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后分娩情况随访的准确性研究
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