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

2016-01-29姜子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姜子荣 赵 诚

(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昌邑 261300)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

姜子荣赵诚1

(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昌邑261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比分析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观察组)与血肿稳定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及尿激酶使用等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和穿刺部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注意术中抽吸的速度、控制首次抽吸量,是减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继续出血

1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

第一作者:姜子荣(1970-),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微创神经外科学、纳米神经外科学研究。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微创术后继续出血患者与血肿稳定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94例,按照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是否发生继续出血分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发生再出血的观察组及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未发生再出血的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7~79〔平均(56.27±10.57)〕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14分,平均(9.82±2.69)分。对照组162例,男83例,女79例;年龄36~78〔平均(57.01±9.98)〕岁;术前GCS 5~14分,平均(9.78±2.70)分。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GCS、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及尿激酶使用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1)经颅脑CT证实;(2)均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出血破入脑室;(2)排除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出血;(3)混合性脑卒中;(4)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5)正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者。

1.2方法在CT引导下确定血肿中心的颅表定位,然后使用YL-1型颅血肿穿刺针,以选择的部位作为穿刺点,穿刺至血肿中心穿刺成功后,侧孔接引流管抽吸血肿,如未见血性液流出,向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5万U液化血肿,抽吸量约为原出血量的50%,复查颅脑CT,定时开放引流管3~4 h,2次/d,冲洗、抽吸。每日上午8~9时及病情加重时复查颅脑CT,3~6 d后复查CT或再无引流物排出可拔除引流管。

1.3再出血的判定标准及危险因素分析术后再出血定义为患者接受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后1~3 d复查头颅CT血肿体积大于血肿排出量和残存量之和。血肿量(ml)=π/6×长轴×短轴×层面数〔1〕。术后再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等〔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继续出血的发生情况发生继续出血的患者32例(16.49%),继续出血位置均为原有的出血部位,继续出血量<30ml者10例(31.25%),30~80ml者15例(46.88%),>80ml者7例(21.88%)。

2.2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单因素分析(n)

2.3继续出血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纳入到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达到消除颅内血肿的目的,具有相对简单、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发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3,4〕。有学者〔5〕研究发现在6 h以内因止血不牢固,患者容易发生再出血或继续出血,因此他们主张在6~24 h行早期手术治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6~24 h是最佳的手术时机,这主要是由于6~24 h血肿已凝固,再出血风向较低,此时为最佳手术时机〔6〕。本组研究还发现穿刺部位对再出血有很大影响。其中穿刺部位位于边缘发生继发出血的概率明显高于穿刺部位位于中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定位不准则不能有效清除血肿,同时颅内微小血管损伤概率增大,从而导致继续出血的发生〔7〕。术中抽吸的量过大、速度过快也是易并发术后出血的另一个危险因素。表明术中抽吸的量过大更容易导致术后继续出血的发生。术后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术后血压发生骤升时,脑血流量急剧增加,大幅度的血压变化容易导致再出血的发生〔8,9〕。

综上,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和穿刺部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注意术中抽吸的速度、控制首次抽吸量,是减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

4参考文献

1郭仕峰,郝培来,薛彦忠,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6):42-5.

2陈建平,耿丽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4):245-6.

3司雨,王振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患者手术方式和术后再出血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740-2.

4卢飙,周刚.软通道微创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94-5.

5孟庆良,杨思科,孟凡辉,等.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术中再出血的防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5):586-7.

6赵长锁.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2;2(7):191-2.

7王峰晓,闫玉敏.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再出血的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55-6.

8王雪鹏,王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183-4.

9刘金龙,张高健,揭家广,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7-9.

〔2014-09-16修回〕

(编辑袁左鸣)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2-6498-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088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影像检查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手术原因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内科保守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常规开颅手术与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远期疗效比较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