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开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8关书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骨窗脑膜开颅

关书明

(沈阳七三九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小骨窗开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书明

(沈阳七三九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合理术式。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治疗的13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组(小骨窗组)和标准开颅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小骨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值得推广。

小骨窗;开颅手术;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最常用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达到有效解除压迫的治疗目的。本实验中通过对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选取合适手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统计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用用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实验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小骨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小骨窗组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8.55±4.15)岁,血肿所在部位为额部24例,额颞部30例,枕顶部14例,血肿量30~75 mL,平均(45 ±10)mL;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7.41±4.02)岁,血肿所在部位为额部24例,额颞部30例,枕顶部14例,血肿量30~75 mL,平均(45±10)mL;本实验中发生血肿的致伤原因包括跌摔伤(28例)、砸伤(31例)、高处坠落(22例)以及交通伤(55例)。病例择取标准:①头颅CT检查确诊为单纯性急性硬膜外血肿;②发病时间不足120 min;③血肿直径<10 cm,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高于7分;④家属同意治疗方案,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对实验内容理解支持,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②合并多发性粉碎性骨折、脏器损伤、巨大血肿等合并症;③排除精神异常等特殊人群。两组的血肿部位、血肿量、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相比,P均>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小骨窗组:利用CT明确血肿发生位置并进行准确标记后,采用全身麻醉,将血肿厚度最大位置作为中心点作手术切口(血肿长径<8 cm作直切口,血肿长径在8~10 cm间作“s”形切口),手术切口长度为5 cm,在血肿所处骨瓣处利用电动环钻作直径为3 cm圆形小骨窗(需要部分涵盖骨折线),应用骨蜡对于骨折部位出血进行适当处理之后,悬吊硬脑膜,清除血肿,回纳骨瓣,硬脑膜外放置引流管,冲洗手术区,无异常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包扎切口,手术结束。对于硬脑膜张力过高的患者,需要在硬脑膜作小切口并分、适当扩大手术切口和骨窗,剪开硬脑膜后,降低张力,彻底止血之后再进行血肿清除、回纳骨瓣等处理。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同样将血肿最厚处作切口中心,常规作皮瓣切口逐层开颅,悬吊硬脑膜,将血肿吸出后,止血、还纳骨瓣,常规放置引流管,查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并包扎。所有在或者在手术后均予抗感染、切口换药、定期清洗引流管以及观察血肿清除情况等常规治疗。

1.3 评价指标:详细记录两种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在手术后3个月,参照文献[2]应用GOS评分量表(0~5分)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GOS评分为5分者视为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组间数据分析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 果

小骨窗组组手术用时为(75.04±14.71)min,术中出血量为(181.76±25.84)mL,术中输血量为(60.59±22.81)mL,住院时间(14.0±4.5)d,对照组手术用时为(120.08±17.64)min,出血量为(351.22±69.13)mL,输血量为(176.34±55.48)mL,住院时间(24.5±5.5)d,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小骨窗组术后3个月时GOS评价结果为恢复良好者共有60例,良好率为88.24%,对照组共有60例,良好率为88.24%,P>0.05,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急性硬膜外水肿是神经外科科危重急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早期进行血肿清除对于降低病死率极为重要。开颅血肿清除术是解决血肿压迫的有效方法,但是传统开颅手术损伤大,恢复慢,应用受到限制。小骨窗开颅清除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诸多研究相继证实[3-6]其能够有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本实验结果证实,小骨窗开颅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可以与常规开颅手术相媲美,而且具有手术治疗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均较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因此我们认为小骨窗开颅清除手术可以作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手术方式。

[1] 韦祖斌.急性硬膜外血肿128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1):60-62.

[2] 杜远庆,姜长友,杜曼文,等.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皮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9):53-54.

[3] 李传勇.小骨窗开颅术常规皮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6上):622.

[4] 翟孝民.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60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6):5773-5774.

[5] 刘洋,张可帅.小骨窗开颅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588-589.

[6] 杨军.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0例的临床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6,6(15):99-100.

R651.1+5

B

1671-8194(2016)33-0092-01

猜你喜欢

骨窗脑膜开颅
鞍底骨窗大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影响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骨窗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