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针灸简史
2016-01-27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张仁工作室上海0000徐红张进王海丽刘坚吴九伟应嘉炜皋凌子指导张仁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张仁工作室(上海,0000)徐红张进 王海丽 刘坚吴九伟 应嘉炜 皋凌子指导 张仁
·医药学史·
眼病针灸简史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张仁工作室(上海,200020)徐红1张进 王海丽 刘坚2吴九伟 应嘉炜 皋凌子3指导 张仁
眼病针灸是中医眼科及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眼病针灸的发展情况,将基本发展脉络分为秦汉两晋时期、隋唐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及现代5个时期。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各个历史时期眼病针灸发展特点及情况进行阐述。
眼病针灸文献
眼病针灸,既是中医眼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针灸医学正在形成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眼病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搜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眼病针灸的发展作一简要概述。
秦汉两晋时期
我国古代对眼病的认识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如早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期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中所记载的20余种疾病,其中就有“疾目”一项。这是目前所知关于眼病的最早文字记载。至春秋时期,《诗经》和《书经》等又有目盲的记载,并根据其症状不同,分别采用“瞽”、“蒙”、“瞍”等词加以区分。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距今约2300年的针灸医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开始有关于眼与经脉的关系和灸所属经脉治疗多种眼病的记载。在二部《脉灸经》中,涉及到眼的经脉有足泰(太)阳脉、足少阳脉、臂泰(太)阳脉等,如,“足少阳小(脉):……出目外渍(眦)。”所治眼病包括目痛、目外渍(眦)痛、目黄等,且多可灸所属经脉进行治疗,如目外渍(眦)痛,可“久(灸)少阳(脉)”。
1.《黄帝内经》奠定了眼病针灸理论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其一,强调眼的解剖生理与经络相关。首先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在与十二经脉的联系上,《灵枢·经脉》指出“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至目锐眦;……其支者,至目内眦”,“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至目锐眦后”,“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素问·骨空论》中描述了眼与任、督二脉的联系,“督脉者……其少腹直上者……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任脉者……上颐循面入目”。在眼和十二经别的联系中,《灵枢·经别》说“足少阳之正,……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阳明之正……还系目系……”“手太阳之正,……合目内眦”。在眼与十二经筋的联系中,《灵枢·经筋》载“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纲”,“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足阳明之筋……阳明为目下纲”,“手太阳之筋……上属目外眦”。其次,在提到眼与脏腑的关系时,也强调了经络的充养和维系作用,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其二,开针刺治疗眼病之先河。《内经》中虽然涉及眼病治疗的内容不多,但用的方法均为针刺。如《灵枢·热病》说:“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有的还强调了具体的部位和针刺方法。《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并开始注意到针刺手法的应用:“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灵枢·口问》)另外,《内经》中已注意到眼病针刺的禁忌:“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素问·刺禁论篇》)这里所提的“溜脉”,一般指与眼相关的经脉。
2.《针灸甲乙经》奠定了眼病针灸的临床基础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总结性的针灸学专著,是晋代皇甫谧汇集《素问》、《针经》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编撰而成的。眼病针灸也是其内容之一,专设“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一节,在继承《内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特别在临床上较上有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增加眼病针灸治疗病症《内经》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多种。但用针灸治疗的病种只有有目赤、目痛、目眩三种,而《针灸甲乙经》则又增加了青肓、泪出、目中白翳、白膜覆珠、睊目(斜视)、目(视物不清)、目瞑、夜盲、目瞤动、远视不明等10余种病症的针灸治疗。这些病症在很大程度上囊括了后世针灸治疗的传统眼病病种。
提出眼病取穴组方《内经》中眼病针灸的取穴均无穴名,具体部位也多不明确。《针灸甲乙经》中均有明确的主治穴名,以头面部为主,也用肢体穴,如偏历、解溪等。在组方上,多为单穴方,也有多穴方。如“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在治疗上,以一方治一病为主,也有一方治多病,如“目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目痛、目眩、内眦赤痛,目ǜ ǜ无所见,眦痒痛,淫肤白翳。睛明主之”(《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
总结眼病刺灸技法一是须因病制宜选用针灸之法。《针灸甲乙经》中强调,因眼病症候各异,在应用刺灸时要分清病症或穴位而施。有的仅用针法,如“承泣……,刺入三分,不可灸”。有的则只用灸法,如“目,目ǜ ǜ,少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有的则须针灸并用,“睛明,……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二是在刺灸时开始强调针刺的深度、留针时间,灸法时强调施灸壮数等,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如“丝竹空,……刺入三分,留三呼”等等。
记载眼病用穴禁忌在《内经》提及的针刺与眼相关经脉不当致盲的基础上。《针灸甲乙经》进一步提出专门针对眼病针灸的禁忌穴位。或禁针,如“神庭,……禁不可刺,令人癫疾,目失精,灸三壮”。或禁灸,如“丝竹空,……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另外还有承光、承泣等。当然在现代这些穴位早已解禁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眼部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谨慎操作至今仍然是对每个临床针灸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时期,一些非医学文献中也有针灸治疗眼病的记载。如《梁书·鄱阳王恢传》载:“后又有目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记载了运用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如《晋书·景帝·纪》载:“当眼中央珠子乃有其障……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虽和针剌有别,但也属中医眼科外治的手段,这一技术曾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先秦直至两晋,是我国针灸眼病治疗历史上的起步时期,其总的特征是:⑴对眼的解剖生理特别是与经络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描述;⑵对眼病针灸主治病症、用穴组方(主要为单穴方)、刺灸之法及部分穴位的刺灸宜忌都作了初步总结。为后世眼病针灸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隋唐两宋时期
自隋唐至两宋,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传统中医针灸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眼病针灸治疗实践与文献的积累时期。隋代《诸病源候论》除收载了眼病三十八候外,尚描述了眼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关系及一些眼病的病源。虽未涉及针灸,但有助于针灸医家对眼病的认识。唐代重要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外台秘要》等,不仅有对眼病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的大量记载,还有专门章节讨论眼病的针灸治疗。宋代的著名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皆有专论眼科的篇章,其中均包括针灸治疗。
此期眼病针灸的主要贡献如下。
1.针灸治疗眼病病种明显增加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据统计,在同部书中记载用针灸治疗的眼部各类病症的条文达30余条,另一部《千金翼方》也有10多条,虽然二书内容部分有所重复,但较之《针灸甲乙经》增加了不少眼病种类。如雀目、目系急、目上插、目涩暴变、目眦伤等。至宋代更出现小儿眼病灸疗验方,尤以《太平圣惠方》为最。如《太平圣惠方·黄帝明堂灸经》载有“小儿目涩怕明,状如青盲,灸中渚二穴各一壮,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者中,炷如小麦大”。另有小儿斑疮入眼、小儿奶目不明等。至南宋的《针灸资生经》进一步将针灸治疗的眼病分为目痛(目瞑)、目上视(眼目瞤动)、目泪出、目眩、目不明、目翳膜(白翳、睊目、目)、目赤、青肓等8个大类,每一类下面又各列多种症状,选用不同的穴位治疗。如目泪出类就包括目泣出、目泪出多眵、泣出目痒、多泪、目泪眵汁内眦赤痒痛、目泪出欠气多、气眼冷泪、风泪出、目冷泪生翳、目ǜ ǜ泪出、恶风目泪出、目痛泣出等十余种症状。又如青盲,还包括小儿青盲、小儿雀目等等。全面总结了宋及以前针灸治疗的眼病病种。除了治疗外,还提到了用针灸防治眼病,如“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外台秘要·卷三十九》)。
2.取穴组方由简向繁
在取穴上,唐宋时期有3个特点:一是取穴范围明显扩大。以《针灸资生经》为例,仅目痛一项,就涉及经穴近40个之多,既有头面部穴,如阳白、目窗,亦重视肢体远端穴和背部穴,如太冲、三间、风门、心俞等。另外,尚取督脉穴,如上星、龈交等。二是对腧穴的眼病刺灸认识加深。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此时期的医家对穴位在眼病中的应用已积累了相当经验,除说明了定位、经脉所属、经脉交会,特别对针灸的要求和禁忌有较深刻的体会。如《圣济总录·奇经八脉》载:“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三是开始应用经外穴。由于眼部疾病有一定的难治性,已有经穴往往不敷使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主要用于眼病的经外奇穴,可分为两类,一类有穴名,一类则无穴名,但均有明确定位。眼病经外奇穴,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记载了当容、当阳两个经外奇穴。“肝劳邪气眼赤,灸当容百壮,两边各尔。穴在眼小眦近后,当耳前,三阳三阴之会处,以两手按之,有上下横脉,则是与耳门相对是也。”“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穴名当阳。”另外,《太平圣惠方·针经》载有前关,“前关,在目外眦后半寸,治目赤头痛。”前关即太阳穴,迄今仍为主治眼病的要穴之一。《针灸资生经·卷第一百》内载有拳尖,“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尖也。”另一种为有位无名的治眼奇穴,最早也见于《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治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针灸资生经》中,小儿眼病多用此类奇穴。
在组方上,《针灸甲乙经》中,多为单穴组方,而从唐代开始,多穴方逐渐成为主流。如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眼病多穴方占眼病针灸方的一半以上,最多的一方用穴达21个之多。当然,这并不是表明选穴越多越好,而是表明了古人不断探索的过程。至《针灸资生经》,更在同一类眼病中突出了据症选穴组方。以目上视为例,“申脉,主目反上视若赤痛从内眦始;阳白、上星、本神、大都、曲泉、俠溪、三间、前谷、攒竹、玉枕,主目系急、目上插;丝竹空、前顶,主目上插、憎风寒……”(《针灸资生经·第六》)
一般认为,针灸处方须具备四大要素:腧穴、疗法、操作、时间。在唐代的一些医学著作中,就已开始出现这样的眼病针灸处方。如,“攒竹,主目视不明,ǜ ǜ目中热痛及瞤,针入一分,留二呼,泻三吸,徐徐出之,忌灸,宜出血涂盐。”(《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虽然,这类处方不多,且多为单穴方,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3.针灸并用偏重灸法
唐宋时期,虽然一些著名医家,如孙思邈等倡导针灸并用,但由于当时灸法盛行,灸疗专著大量涌现,医籍中灸法内容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并出现了专门掌握施灸技术,以施行灸疗为业的灸师。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眼病治疗上。如南宋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卷上》中认为,眼内生障是“脾肾两虚,阳光不振”所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在治疗方法上十分推崇灸法,故认为“两眼昏黑,欲成内障,乃脾肾气虚所致,灸关元三百壮”。
当时眼病灸法有以下特点:(1)灸材。多用艾炷,施直接灸。且以小艾炷为主,炷如小麦大或雀矢大。(2)灸量。施灸部位不同,灸量有差异。头、面、目部及腕踝关节以下穴位壮数少。如“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胸背腹部施灸壮数多。上述《扁鹊心书·卷上》所载“灸关元三百壮”就是一例,另如《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载有“眼暗灸大椎下第十节,正当脊中二百壮,唯多佳,可以明目,神良,灸满千壮,不假汤药”。疾病的性质不同,灸量也不同。一般而言,实证眼病灸量宜少,“风痒赤痛,灸人中近鼻柱二壮”(《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又如《医心方·卷第五》治眼卒掣痛方:“灸当瞳子上行入发际一寸,七壮,痛即止。两眼痛,灸两眼处,甚良。”虚证眼病灸量宜多,如(《针灸资生经·卷六》)载有“肝虚目不明,灸肝俞二百壮”。大人小儿年龄不同,灸量有别,即使同一病同一穴,也有所不同,“肝俞主目不明灸二百壮,小儿寸数斟酌,灸可一二七壮。”(《千金翼方·二十七卷》)(3)灸位。眼病艾灸穴位的选取,既有同侧取穴,如《医心方·卷第五》治“芒草沙石入目方”中“灸足中指节上,随目左右”。也有对侧取穴,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有局部取穴,如《医心方·卷第五》提到“治眼生淫肤覆瞳子上方:随眼痛左右,灸眉当中瞳子七壮,便愈”。而更常见的则是如上所述的在手、足远端选穴的远道取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选躯体的经穴、经外奇穴外,也有关于耳穴的灸治记载,如《医心方·卷五》:“治目卒赤痛方……灸耳轮上七壮。”
眼病针法有以下特点:(1)眼区穴位强调浅刺。由于眼区结构精细、血管丰富,加上古代针具粗糙,易于引起损伤,所以在唐宋的医学文献中均要求浅刺。如睛明穴,多强调“入一分半”。值得一提的是承泣穴,在唐代,虽也要求浅刺,但也是针刺治眼病的主穴之一。如《千金翼方·卷二十七》载:“……眼赤痛,目ǜ ǜ,冷热泪,目睑赤,皆针承泣。在目下七分匡骨中,当瞳子直下陷中,入二分半,得气即泻,忌灸。”至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则成禁针之穴:“承泣……治目视目ǜ ǜ,冷泪,眼眦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表明即使浅刺也可造成损伤。(2)注重补泻手法。眼病部位重要但病症难治,所以从唐代开始注重补泻手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其中以《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记载为多,包括留针与呼吸补泻相结合。如针刺治疗“肤翳白膜覆瞳仁”等眼病,“留三呼,泻五吸”。而“雀目者,可久留十吸”。徐疾补泻,如“攒竹主目视不明,……徐徐出之”。而睛明穴治疗雀目时,宜久留针,“然后速出”。雀目者,可久留十吸,然后速出。复合补泻,在治疗一些症情较重的眼病时更为强调,运用手法还须据症的寒热虚实而变,如“冷者先补后泻,复补之”。当然这方面的内容还不多。
在眼病治疗中还重视针灸药结合。包括针灸结合、灸药结合等。其中记载针灸结合的较多,如“目暗不明,针中渚,入二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七壮,炷如雀矢大,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千金翼方·卷二十七》)。灸药结合,可以是施灸与内服药结合,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六上》提到“肝中有风热,令人眼昏暗者,当灸肝俞,及服除风汤丸散数十剂,当愈”。也可以是施灸与外用药结合,如治目卒赤痛,《医心方·卷第五》载有“捣荠菜根,以汁洗之。又方∶当灸耳轮上七壮”。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南北对峙,战争频仍,反而造就了群星闪耀、流派纷呈、学术不断创新的医学新局面。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等也成书于这一时期。眼病的针灸治疗有了新的开拓,具体表现如下。
1.眼病用穴的开拓
首先是注重特定穴的运用。《针经指南》提倡八脉交会穴运用于眼病,如临泣穴主治赤眼并冷泪、眼目肿痛,外关穴主治眉棱中痛、迎风泪出、赤目疼痛、眼肿、目翳或隐涩,后溪主治眼赤肿、冲风泪下,申脉主治目赤肿痛、眉棱痛等。《子午流注针经》中则介绍五腧穴在眼病中的应用,如足少阳胆之经之荥前谷、胆之原穴丘墟治疗目生翳膜。其次是经外奇穴的不断发现。继唐宋时期发现的有穴名的用于眼病的当容、当阳、前关(太阳)、拳尖四个经外奇穴之后,金元时期又有增加,如鱼尾、大骨空、小骨空等穴。更重要的是经外奇穴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记载:“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目焦;但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鱼尾:即瞳子髎,在目上眉外尖。针一分,沿皮向内透鱼腰,泻”;“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大骨空:在手大拇指第二节尖上。灸七壮。小骨空:在手小指第二节尖上。灸七壮,禁针。”正是这些具体生动的描述,对经外奇穴在眼病中的应用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眼病针法的开拓
在唐宋时期,灸法治疗成为主流,到金元时期,煤炼铁技术的普及促进了针具的革新,针刺之法得以受到重视。表现在眼病治疗上,最为突出的是放血疗法的广泛应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力主攻下,眼疾多以火热立论,其在《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中指出:“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气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所以倡用刺血泻热之法,如“人年四十、五十,不问男女,目暴赤肿,隐涩难开者,以三棱针刺前顶百会穴,出血大妙”。但在刺络泻具体操作上则须遵照以下各点:(1)据十二经脉气血多少而定。血多之经刺之,能祛邪而不伤血;血少之经刺之,则使血受损而正不足,有助长邪气之虞。“夫目之内眦,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眦,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傍,交鼻頞之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血出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2)据病情虚实而定:《儒门事亲》根据《内经》“血实者宜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有的不宜出血。“如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大忧之所致也。皆肝主目,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肾。”(《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有的则要求泻血部位多,出血量大。如张氏自己曾患“目赤肿翳”,医者在其“上星至百会,速以针刺四、五十刺;攒竹穴、丝竹空穴上兼眉际一十刺;反鼻两孔内,以草茎弹之出血。三处出血如泉,约二升许”(《儒门事亲·卷一》)。(3)刺血工具据部位而不同。当时应用最多的泻血工具为三棱针,用于全身经穴或经外奇穴,也包括某些病灶区。“治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兰室秘藏·卷上》)其二是草本植物,如秆草、芦叶和竹叶等,或截段,或作卷刺之。多用于鼻腔内黏膜等皮肤菲薄的部位。如“凡两目暴赤痛者,肿不止,睛胀胬肉,结成翳膜,速宜用秆草,左右鼻窍内弹之,出血立愈”(《儒门事亲·卷十一》)。其三是某些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如“夫目暴赤肿痛,不能开者,以清金散鼻内搐之,鼻内出血更捷”(《儒门事亲·卷四》)。
除刺血法外,火针法也开始用于治疗眼病。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五》,主要是用外障病。如“眼痛如针刺外障”病,“……宜服泻心汤,后服补肝散,兼镰洗出血,火针太阳穴立效”。又如“眼痒极难忍外障”病,“……切宜镰洗出瘀血。火针针阳白太阳二穴。后服乌蛇汤、还睛散、马兜铃丸即瘥。”
(未完待续)
A Brief Medical History on Ophthalmological Acupuncture
X U Hong1,ZHANG Jin,WANG Hai-li,LIU Jian2,WU Jiu-wei,YING Jia-wei,GAO Ling-zi3,ZHANG Ren(director)
(ZHANG Ren's Workshop of Shanghai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20,China 1.Affiliated Longhua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2,China 2.Branch Haspital of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200081,China 3.Liang 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angkou District,Shanghai 200434,China)
Ophthalmological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ophthalm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study of acupuncture.This paper is to reorganize the development of ophthalmological acupuncture,dividing the basic sequences into five phases including dynasties of Qin-han-dongjin-xijin,Sui-tang,Jin-yuan,Ming-qing and modern times.
ophthalmology acupuncture;acupuncture;literature
R-092
A
1006-4737(2016)01-0056-0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上海,200081)
虹口区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434)
(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