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儿童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7刘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咽痛

刘义红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儿童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刘义红

目的探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观察组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基础上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咳嗽、咽痛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儿童发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发热

儿童时期发热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来说,当小儿的肛温>37.8℃、舌下温度>37.5℃或腋下温度>37.4℃时都判定为发热,很多的儿科疾病在发作时都会表现出发热,最常见的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1]。发热时患儿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异常上升、咳嗽、咽痛等,少数患儿还会出现惊厥现象,同时发热还会引发出一些其他潜在的或者严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儿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控制和改善各种症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西药对患儿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患儿产生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以本院收治的50例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发热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西医和中医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0.5~6.0岁、平均年龄(2.8±1.6)岁,体温38.1~40.1℃、平均体温(39.1±0.4)℃;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0.6~5.0岁、平均年龄(2.8±1.5)岁,体温38.9~40.3℃、平均体温(39.3± 0.5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3岁患儿1.0~1.5ml/次;4~6岁患儿1.5~2.0ml/次,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 h重复用药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开水冲服,<1岁患儿2.5 g/次;1~3岁患儿5.0 g/次;4~6岁患儿7.5 g/次,4次/d,3 d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患儿服用药物后1、2、3 h后的体温情况,并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咳嗽、咽痛的缓解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在治疗2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2 d后体温还有轻微偏高,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用药后2 d体温未下降,临床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退热、咳嗽、咽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平均体温为(39.3±0.5)℃,治疗1 h后为(38.8±0.3)℃,2 h后为(37.3±0.5)℃,5 h后为(37.8±1.2)℃;观察组分别为(39.1±0.4)、(38.4±0.3)、(36.6±0.4)、(37.1±0.6)℃;对照组有咳嗽症状患儿39例,平均恢复时间为(2.6±0.3)d,咽痛患儿35例,平均恢复时间(2.6±0.2)d,观察组有咳嗽症状患儿25例,平均恢复时间(2.4±0.2)d,咽痛患儿20例,平均恢复时间(2.4±0.3)d。观察组退热、咳嗽、咽痛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21例(42.0%),有效19例(38.0%),无效10例(20.0%),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显效40例(80.0%),有效8例(16.0%),无效2例(4.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儿科常见的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长时间有发热现象会增加机体损耗,降低生物酶活性,如果患儿出现此病症家属不及时给予退热,还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对小儿造成不良后果。采取有效的退热措施是儿科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由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组成,主治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状为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柴胡清虚热,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葛根解表退热、生津、升阳止泻;浮萍祛风、行水、清热、解毒;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物,其解热作用类似于阿司匹林,是临床上较为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之一,此药物若单一使用,镇痛作用不明显,无抗炎作用,长期服用或者服用剂量过大都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影响,因此要慎重使用[2]。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观察组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咳嗽、咽痛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发挥了中药的优点,能控制患儿的体温上升,和西药联合使用可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并且对发热症状有长期明显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儿童发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甘雨新,张怡.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中药与临床,2011,2(5):51-52.

[2]沈玉祥.锌布颗粒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比较.海峡药学,2013,26(7):159-1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49

2016-03-21]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咽痛
小小胶囊,大大健康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论欧龙马滴剂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
影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