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2020-03-02廖日房
廖日房
近日,网上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只因同时吃了两种感冒药,竟严重到肝衰竭进了ICU(重症监护病房)。其实,吃感冒药这件事情,还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部分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又称醋氨酚、扑热息痛,这种药很常见,是儿童发热的首选药物,相对比较安全。
那这种连儿童都能用的药,怎么会引起肝衰竭呢?原因很简单——叠加服用。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同服2种或2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既吃了一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又吃了另一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服用了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又服用了含布洛芬的药物。就像新闻里报道的,一种感冒药中就含有對乙酰氨基酚,与同服的布洛芬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两药叠加使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加重。
如果反复多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尤其是大剂量长期用药,可引起氨基转移酶增高;超剂量使用可导致肝功能明显异常,有造成肝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衰竭而危及生命。
哪些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
可能有人要说了,谁没事吃那么多感冒药。其实,很多人没意识到大多数复方感冒药里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多叠加一种药就可能过量。
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500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剂量应不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应超过3天。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有氨咖黄敏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泰诺酚麻美敏片、美扑伪麻片、双扑伪麻片、复方对乙酰氨基片(Ⅱ)、特酚伪麻片。
做到以下三点,避免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1.避免同服2种或2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对于复方制剂,要更加留意其成分。
2.服用了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就不要同时服用含布洛芬的药物。
3.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后不要喝酒。
当然,这并不是说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就不能吃了。作为常用退热药,只要按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很安全的。
任何药物过量服用都存在风险,对乙酰氨基酚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药师,万一误服,出现了红斑或水肿症状,请立即停药,马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