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研究

2016-01-27邵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病因低血糖早产儿

邵晓

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研究

邵晓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总结治疗方法。方法48例低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喂奶治疗方法,实验组新生儿在喂奶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48例低血糖新生儿中,18例(37.50%)患病原因为早产儿,9例(18.75%)患病原因为小于胎龄儿,5例(10.42%)患病原因为新生儿窒息,16例(33.33%)患病原因为母亲遗传婴儿。治疗后,对照组中,8例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中,12例治愈,11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患有新生儿低血糖的新生儿,应当积极对其进行血糖值的监测,防止新生儿由于低血糖而造成脑部损伤等不良后遗症,采取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法治疗新生儿低血糖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法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分析;治疗方法

由于新生儿对于糖原和脂肪的储存量较低,而对于糖的消耗量较多,还有可能有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原因造成新生儿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1]。对于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来说,发病症状并不明显。由于新生儿没有自我的表达能力,所以只能根据新生儿的眼球反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等进行初步判断。对于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每个新生儿的症状可能都不相同,有的会表现为嗜睡的症状,有的会表现为大量出汗等[2]。倘若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异常,有可能造成新生儿的大脑受到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研究,得出以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8例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低血糖标准。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3]:血糖<2.2mmol/L,而<2.6mmol/L作为临床需要处理的临界值,不考虑孕周和出生休重。其中早产儿20例,足月儿2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9例,低出生体重儿10例,正常出生体重儿21例,巨大儿3例。新生儿低血糖大多无症状,部分有症状者,轻者表现为吸吮力差、反应差、嗜睡、呼吸暂停、易激惹;重者表现为发绀、震颤、尖叫、肌张力低或抽摔,新生儿高血糖无特异性临床表现[4]。本组患儿中,无症状者20例(41.67%),吸吮力差 11例(22.92%),嗜睡9例(18.75%),发绀5例(10.42%),抽搐 3 例(6.25%)。将48例低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出生时间3~27 d,平均出生时间为(17.5±3.5)d;实验组中,男14例,女10例,出生时间4~28 d,平均出生时间为(15.7±4.5)d。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采用喂奶治疗方法。对低血糖新生儿采用经口喂奶法进行喂奶,增加新生儿的喂奶次数,保持每2小时喂1次奶的频率进行喂奶。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采用葡萄糖静脉滴注法进行治疗。采用葡萄糖静脉滴注法治疗是在喂奶治疗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医疗人员应该每2小时对新生儿进行喂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血糖<2.2mmol/L的新生儿滴注浓度为10%的葡萄糖6~8 mg/(kg·min),如血糖<1.6mmol/L应给10%葡萄糖8~10 mg/(kg·min)静脉滴注,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如发生惊厥应立即给予25%葡萄糖2~4ml/kg [早产儿用10%葡萄糖(2ml/kg)]静脉滴注,速度为1ml/min。注意对新生儿注射的葡萄糖液体浓度不能过高,不然可能会引起反作用,让新生儿产生不良反应[5]。并且在滴注葡萄糖液体的过程中,对新生儿的血糖值进行密切的监测,不能掉以轻心。在滴注的第1个小时中,滴注速度可以稍快,当>1 h后,应对葡萄糖滴注速度进行调节,并且在滴注24 h后停止。

1.3 疗效评判标准[6]当患有低血糖新生儿在经过24 h的治疗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标准时,即为治愈;当患有低血糖新生儿在经过24 h的治疗后,血糖有明显的提升改善,即为有效;当患有低血糖新生儿在经过24 h的治疗后,血糖没有上升,或者出现继续降低现象,即为无效。 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在本次所选的48例低血糖新生儿中,18例患病原因为早产儿,9例患病原因为小于胎龄儿,5例患病原因为新生儿窒息,16例患病原因为母亲遗传婴儿。原因几率分别为:早产儿原因率为37.50%,小于胎龄儿原因率为18.75%,新生儿窒息原因率为10.42%,母亲遗传原因率为33.33%。

2.2 治疗效果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对照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8例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12例治愈,11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新生儿所应有的肝糖原主要是从母亲的体内获得,因此,当新生儿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不是正常时间出生的,患有低血糖的几率就会很高。因为患儿没有能够从母亲的体内获得充足的肝糖原,不能进行正常的糖代谢[7]。除此之外,倘若母亲患有糖尿病,那么所生的孩子患有低血糖的几率会更高。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使得新生儿患有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早产、小于胎龄以及母亲遗传等原因,与理论结果一致。而由于葡萄糖对于新生儿的大脑生长是极其重要的,当新生儿患有低血糖时,就很有可能会使得大脑所需葡萄糖不够,导致大脑有一定程度的损伤[8-10]。因此,必须对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进行积极的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所选的48例低血糖新生儿中,18例患病原因为早产儿,9例患病原因为小于胎龄儿,5例患病原因为新生儿窒息,16例患病原因为母亲遗传婴儿。原因几率分别为:早产儿原因率为37.50%,小于胎龄儿原因率为18.75%,新生儿窒息原因率为10.42%,母亲遗传原因率为33.33%。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对照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8例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的2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12例治愈,11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采用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更加有效,能够更好的避免新生儿由于低血糖造成脑部损伤,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应当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为新生儿的健康做出保障。

[1] 赵惠琴.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与治疗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06-2807.

[2] 覃月和.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3):50-51.

[3] 王岩.新生儿低血糖80例临床及病因分析.糖尿病新世界,2015,45(24):114-116.

[4] 余小红.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分析及治疗.中国校医,2013,27(12): 919.

[5] 龚华.215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病因及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13,34(11):1751-1752.

[6] 冯敏.新生儿低血糖症215例病因分析及临床防治.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3):69-71.

[7] 刘红梅,刘淑萍,周晓梅.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50.

[8] 符明凤,吴明赴,郁春,等.新生儿低血糖53例病因分析及其防治.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639-640.

[9] 李学军.新生儿低血糖76例病因分析及防治.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05-6706.

[10] 朱江川.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分析及治疗.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6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80

2016-05-16]

116500 大连市长海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

猜你喜欢

病因低血糖早产儿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电视的病因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