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2016-01-27杜翠芳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625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私人化演进

杜翠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262500)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杜翠芳(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62500)

摘要:在中国的文学体系中,雅俗观念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演进过程与中国文学以及中国的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无论是从音声,还是学术以及文本意义上,雅俗观念都在不同的方面与文化、文学相伴相生,互为表里。从局部上,中国的文学史存在着部分文体由俗向雅转变但最终又走向没落的现象,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文学却并非如同那些问题一般,有一种从俗变雅最终到衰落的趋势,并且按照由雅趋俗的方式进行演变,从贵族化演进为精英化,再有精英化演变到大众化的一个整体趋势。本文就是就雅俗观与文学形态的发展进行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雅俗观念;演进;文学形态;贵族化;精英化;私人化;同趋势

雅与俗的观念在中国既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具有年代感的话题,也可以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从古人的角度来看,雅俗是古代文学家用于批判作品的一种手段,也是判定作品好坏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也用来评价人们的品行,人格分类的一种决定性的语汇。现如今,雅俗文学,雅俗艺术仍旧存在在各自的领域,并在争取着消费群体以及社会的文化空间。雅与俗可以说是存在在人们内心的用于衡量美与价值的标准,不仅如此,雅俗观念也在默默的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政治雅俗观、文学贵族化

通过对雅俗观念起源的追溯,可以清晰的发现,其产生并不是由中国文学演变的,而是由音声所引发的。从《诗经》上来说,《诗经》中的内容本为乐歌,在“体”上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即指“民风”,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可通为“俗”。在《汉书•地理志下》《风俗通义•自序》以及《说文》中都有提及,简而言之,可以总体概述为风系之于水土,而俗为表征,处于境而谓之风,久而久之变成就了俗。从音乐上看,“风”是一种俗乐;而从文言上看,“风”就是指的是方言、俗语。三部分中的“雅”用“正”或可解释为通于“夏”,对于当时而言,中原(中国)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音就被称为“雅音”,其乐被称为“雅乐”,其言即被称为“雅言”。

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雅与俗的评判标准并不是民族概念或者概念,而是政治上的概念,其中夹杂了少部分的民族以及地域的因素。从古时候的社会角度上,雅与俗的区分实际上是政治的构建对于社会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发展,政治观念影响下的雅俗观念与文学上的贵族化也在一步步的发生着转变与协同发展。

二、文化上的雅俗和文学精英

由于早期社会上的动荡分化的影响,使其逐渐的从宫室传播到了民间。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步步的孕育出了极具人文关怀以及独立的人格的人物,这些人物被称作是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各项活动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进行迅猛的发展,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逐步影响并改变了人民群众的雅俗观。到春秋时期,社会上的部分的知识分子对于雅与俗进行了重新的阐释,放弃政治产生的影响,将个人的人格作为雅俗观的基础,并将文化作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雅俗观念,其代表人物为老子。

与之前的学在王官,政治与文化不分不停,学在四夷,政教相分的文化极具鲜明的精英化色彩,对于文化的创造不在仅仅是王官们的职责,而转变为知识分子的共同行为。优越与宽松的外部环境丰富了精英文化的发展,不仅如此,和其处在同一时期的文学也被人们称之为精英文化,这个时期指的是早期的那些知识分子作为创作主力的创作的文学,整个历史时期,反映这一文学特点的作品也是不胜枚举,如《离骚》。

三、艺术雅俗观、文学私人化

在文化上面的雅俗观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在这个时期既有王纲解纽,也有政教分离的现象。很多知识分子将自己的行为观念定义为雅,体现了其精英意识、文化理念以及对于社会的批判性态度和改变现实的愿望,但是他们仍然回见自身学术与政治相联系,希望自身的学术能够改变原有的政治指导思想,甚至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

在处于统治地位的人们暂时无法完全掌控社会的力量,需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很多知识分子在当时都推崇“乐道”,并且认为道可以抗拒一切势力因素。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神以及文化上的理想的承载者与代表着所具备的人格力量。

四、雅俗观的消长反映文学上的俗体化趋势

雅俗观的演进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脚步是相同的。且雅俗观念的发展是具有涵融性与生长性的,而并不是排他性。每一个新的雅俗观的产生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发展,而非否定或取代原有的雅俗观念,二者相对比而言,近视突出的主题不同。在此基础上,文学的发展与雅俗观念的演进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雅俗观念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关系着文学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雅俗观念和文学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文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雅俗观念的发展,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可以说,雅俗观念的消长趋势通文学上的俗体化趋势具有统一性。

综上所述,雅俗观念的整体演进过程与文学上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时,需要将二者之间的联系考虑其中,这样对于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整体文化转台以及制定相关文化策略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文学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反之,文学的演进也就能推动文化的前进进程,在此过程中,雅俗观念作为一种影响因素,既与文学的发展具有同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明宇.寓雅于俗: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选择[J].民族文学研究,2013(5).

[2]邓伟.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论略——以语言学基础、雅俗格局为视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凌郁之.论文学雅俗观——以宋代文学为中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王宏民.“雅俗共赏”的矛盾性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13).

杜翠芳,工作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韩国文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私人化演进
论公共领域私化与道德回归可能性
小学语文“文本特质教学”刍议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探究
论晚清军队私人化的肇始、发展及影响
浅谈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与创新
成本的内涵、结构及其演进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论口述体纪录片的文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