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腭裂修复术后镇痛及安全性观察
2016-01-26江英
江英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00
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腭裂修复术后镇痛及安全性观察
江英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麻醉科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在婴幼儿行腭裂修复术后镇痛的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有腭裂并行修复手术的婴幼儿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氟比洛芬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其中氟比洛芬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内按1 mg/kg浓度给予氟比洛芬静脉滴注,而对照组则不给予镇痛药。观察拔管后患儿在10 min(T1)、30 min(T2)、60 min(T3)的EDIN疼痛评分和心率,并术后1 h查验患儿的血小板聚集性等指标。结果2组患儿术中麻醉平稳,顺利完成手术,给药后仅氟比洛芬组出现2例轻度皮疹,未予处理自行消失。余均未出现明显消化道不适及严重剥脱性皮炎和表皮坏死症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组患儿拔管后3个时间点的EDIN疼痛评分及心率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组术后与术前血小板聚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具有较好镇痛性和安全性,对血小板聚集性影响小,可做为用于婴幼儿手术镇痛常用药物的选择之一。
【关键词】氟比洛芬;婴幼儿腭裂;术后镇痛
腭裂是颜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即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同时发生。常需手术治疗,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1],易造成伤口出血,甚者发生复裂。氟比洛芬是一种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来达到镇痛目的的非甾体类药物,其应用于成年人及2~5岁患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临床报道较多,但用于0~3岁的婴幼儿效果及安全性临床缺少相关资料[2]。本文回顾性分析对40例≤3岁行腭裂修复术婴幼儿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镇痛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1—2014-09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腭裂修复术腭裂患儿,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9个月~3岁,体质量7~13.5 kg。排除患有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疾患和对非甾体类药物过敏等患儿。肝肾功能正常,按照数字法随机将患儿分为氟比洛芬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2组患儿年龄、男女构成比例、体质量、病情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患儿于麻醉前禁食5 h,禁水(奶)2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2 mg/kg。进入手术室后监测患儿的心电、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醚进行快速麻醉诱导,同时保持5 L/min氧流量。观察婴幼儿睫毛反射和肢体活动消失后,将七氟醚降低至3% 浓度,同时将氧流量降低至2 L/min,即可建立静脉通路。将琥珀酰胆碱按照1~1.5 mg/kg标准进行静脉注射,经气管内置管,接麻醉机,持续吸入2%~3%七氟醚、1~2 L/min氧流量以保持麻醉状态。氟比洛芬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30 min按1 mg/kg浓度给予氟比洛芬,对照组不给药。手术完成后去除麻醉药,保证4 L/min吸氧量即可。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注意2组给药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及过敏等不良反应。并且记录拔管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3个时间点的婴幼儿患者的EDIN疼痛评分[3]以及心率。术后1 h采集静脉血,检测其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G)功能[4],与术前对比。
2结果
2组患儿术中麻醉平稳,顺利完成手术,给药后仅氟比洛芬组出现2例轻度皮疹,未予处理自行消失。余均未出现明显消化道不适及严重剥脱性皮炎和表皮坏死症等不良反应。均予术后3 h正常饮水(奶)饮食。氟比洛芬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拔管后T1、T2、T3三个时间点的EDIN疼痛评分及心率指标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氟比洛芬组患儿术后与术前相比,血小板聚集性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儿EDIN疼痛评分、HR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2 氟比洛芬组(n=40)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凝集
注:*P>0.05
3讨论
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尚待发育,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弱,对疼痛刺激反应更为敏感且强烈。其术后镇痛,医师容易忽视婴幼儿心理变化。而从婴幼儿生理上考虑,又较难把握婴幼儿患者疼痛指标。加之婴幼儿消化、呼吸等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故某些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多,常常有呕吐、呼吸抑制等症状出现,以上问题可能会引起消极镇痛[5]。而婴幼儿腭裂修复术也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在手术后对腭部进行缝合,会改变患儿呼吸习惯,增加口咽部组织发生肿胀或渗血等现象的概率,并易导致呼吸道阻塞,甚至发生窒息。因此对婴幼儿的镇痛药筛选应持谨慎态度。
前列腺素可以下调感受器内部神经元阈值,改变神经元受激方式,增加其受激广度。组织损伤常易引起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氟比洛芬能够减少中枢神经外周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减少由外周感受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冲动,达到减少发生痛觉敏感的镇痛效果。术后使用可降低血浆中部分炎症因子浓度,避免发生炎症反应[6]。
氟比洛芬药物载体是脂质微球,进入体内能够在损伤组织和炎症部位发生靶向聚集,发挥局部作用,其不会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减少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概率,且对血小板聚集性影响小[7]。同时氟比洛芬药物对于皮肤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反应时间短,自行消除快。仅极少数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和表皮坏死症等需及时处理。
我们对婴幼儿患者行腭裂修复术后给药氟比洛芬,明显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且对机体血小板聚集性影响小。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4
[1]Milic M,Goranovic T,Knezevic P,et al.Complications of sevoflurane-fentanyl versus midazolam-fentanyl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cleft lip and palate surgery:a randomized comparison study.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0,39(1):5-9.
[2]焦亮,刘瑞昌.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腭裂修复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26-29.
[3]艾喜婷.氟比洛芬对3岁以下腭裂修补患儿术后镇痛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126-127.
[4]王成尉,菅敏玉.氟比洛芬酯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8-10.
[5]李林生.婴幼儿唇裂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413-414.
[6]韩斌.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 529-1 530.
[7]金新天,陈文庆,刘刚,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老年癌痛镇痛作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55-57.
(收稿2015-07-21)
【中图分类号】R9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