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2016-01-25马志显
马志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特诊科,云南 开远 661600)
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马志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特诊科,云南开远6616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有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另取无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部增厚率、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以及E/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运用超声诊断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地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诊断;价值
[收稿日期:2015-08-24编校:李晓飞]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在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属于一种特殊类型,并具有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等特点,形成因素主要以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但发病机制仍不太明确。早期患者多伴有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临床表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则会促使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现象[1-2]。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命及身体产生较多的远期危害。因此,及早确诊早期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为此,本院采取了正确、有效的诊断方式,比如超声心动图,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院接受早期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治疗的25例患者以及选择25例无早期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0~72岁,平均(45.63±10.58)岁;其中10例附有其他检查,包括4例实行左心室造影,2例实时超声造影,4例磁共振心脏检查。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平均(45.65±10.65)岁;其中10例附有其他检查,包括3例实行左心室造影,3例实时超声造影,4例磁共振心脏检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具体操作为:设定1.0~5.0 MHz的探头频率,取患者左侧卧位及连接心电图,并且在患者各常规切面对左室心尖部心肌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在患者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其左房内径以及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心肌厚度极其极低水平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心肌厚度,并且计算该两种的厚度比值,见图1。另一方面,使用M型超声心动图在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测量心尖部心肌增厚率,并且在收缩末期清楚描记心内膜界限,并用以期计算出心尖部心腔面积。随后使用双平面Simpson’s法在患者心尖部四、二腔心切面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此外,在其心尖四腔心切面对二尖瓣瓣口的A波峰值与E波峰值进行测量并计算出E/A数值。最后,使用实时低机械指数对左室心肌进行实时造影,设定0.05的机械指数、1.0高能量脉冲,并且采用0.9%氯化钠溶液5 ml与声诺维粉剂互相混合振荡,直至冻干粉末全部分散而得到微泡混悬液。然后使用套管针穿刺患者静脉,并将2 ml的微泡混悬液以1.5 ml每分钟匀速推注声诺维造影剂之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同时储存好各切面动态图像。
1.3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超声诊断后,观察组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部增厚率、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以及E/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心肌厚度以及左房内径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见图1。
超声指标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mm)12.89±1.358.01±1.216.01<0.05心尖部增厚率(%)52.18±8.3575.68±6.344.71<0.05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1.72±0.251.01±0.214.74<0.05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cm2)3.05±1.355.42±1.502.88<0.05左室射血分数(%)67.25±6.3565.85±6.400.36>0.05左室后壁心肌厚度(mm)7.52±1.237.28±0.970.33>0.05左房内径(mm)36.72±4.0136.04±3.210.28>0.05E/A0.68±0.261.21±0.253.37<0.05
图1 观察组左室短轴切面图
3讨论
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肥厚的部位通常集中在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且左室顺应性降低,流出道无梗阻,也不产生压力阶差[4-5]。该病一般发患者群均在成年后,多以男性为主,同时由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在健康检查中,会发现患者伴有不典型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进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导致临床诊断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被广泛运用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工作中,是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的诊断方式,且重复性强。其主要通过多切面扫查并了解患者左室形态学特点,同时对其心尖部的肥厚心肌等方面作出系统性的评价,从而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单纯依靠心电图表现而造成误诊、漏诊现象[6-8]。
本研究中,对两组不同的患者均给予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观察组在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部增厚率、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以及E/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心动图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确诊率,并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保障患者的顺利治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4
[1]王培,史川.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4):112.
[2]刘霞.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J].吉林医学,2013,34(15):2974.
[3]朱海云.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3.
[4]张宁霞,邹彩萍,章建静.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及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893.
[5]王娟.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7):3799.
[6]于鹏.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9):1267.
[7]陈爱灼.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5,38(3):227.
[8]舒燕,姜荣建,程标,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比较[J].四川医学,2014,35(1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