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1

2016-01-24娄成武杨一民

关键词:产能过剩技术创新

娄成武 吴 宾 杨一民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1

娄成武1吴宾1杨一民2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仍面临着核心技术依赖国外、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总承包能力缺乏、产能过剩隐忧、高端人才匮乏等发展困境。因此,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建立产业联盟;重视配套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建立健全有法律保障的政策环境,推进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有机构成,海洋工程装备是指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储运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具有技术密集、投入产出高、高风险、成长潜力大等特点。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从全球范围看,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渐由近海走向远洋、由浅海走向深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油气开发,离不开海洋大型钻井作业平台;深海勘探需要深潜器;海洋能开发对海洋电力设备的需求、远洋运输和捕捞对特种船舶的需求等等,都要求世界各国在开发经略海洋时,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下简称“海工业”),海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陆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日益严峻,依托强大的海工业,有效开发和保护海洋空间将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1]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份,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深入分析我国海工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海工业的发展对策,有利于促进海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我国海工业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重点在于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我国海工业经历了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海工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发展迅猛,占世界市场份额近7%;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工企业,产业集聚态势已然形成。在浅水油气装备方面已基本实现自主设计建造,深海装备制造技术也已取得一定突破,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品牌效应明显,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海工业仍有较大差距,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海工企业扎堆于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涉足相当有限,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缺乏总承包能力;区域产业同质化明显,存在着产能过剩隐忧,等等。

(一)产业聚焦于制造领域,发展水平处于第三阵营

当前,全球海工业基本形成了欧美设计、亚洲制造的发展格局。如果将海工业可分为三大阵营,那么,欧美企业处于第一阵营。作为最早发展海工业的国家,欧美等国从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逐渐撤离,但依然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前期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拥有大量的关键核心设计技术和专利技术。韩国和新加坡属于第二阵营,具有较强的海工装备制造和改装能力,拥有一定的研发设计能力,在总装建造领域的发展迅猛,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近几年来,在中国和巴西海工装备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其市场份额正在减少。中国、巴西和阿联酋等国则处于第三阵营。其中,我国的海工发展方兴未艾,势头强劲。2014年,已拥有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约41%的份额。[2]但是,由于长期注重产业规模扩张,技术水平提升有限,导致了产业仍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产业发展处于幼稚期,属于产业链的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海工业发展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够实现产品质的飞跃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我国海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参照或直接引进国外技术普遍,低端海洋工程产品订单承接多,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专利技术多由国外垄断,限制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导致产业扎堆于价值链的低端,研发力量不足,基本以总装为主。部分企业产品竞争力弱,更新换代缓慢,主要从事外国产品的代理工作,以求快速获取利润。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还不能适应海洋资源开发向深海进军的现实需要。

(三)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总包能力匮乏

海洋工程装备平台所需的配套装备规格种类较多、技术含量高、研发困难,海上作业的环境对配套装备的材料、精度、寿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以及维护、防漏油、甚至免维护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外供应商基本垄断了专利技术多、附加值高的高端配套设备。我国只在低端配套上占有一定份额,高端配套设备则严重依赖进口。本土化程度很低,据统计,我国配套装备自给率不足30%,关键设备配套率低于5%。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大部分的造价集中在各种配套设备,配套设备在价值链中占比高达55%,导致我国海工业整体获利不高。[3]加之我国海工关键配套设备通用性较差,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效售后支持,严重影响国内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由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导致许多海工企业只能从事装备主体结构建造,且绝大多数是分包项目,缺乏总承包能力。在配套产业日趋重要的背景下,我国仍有不少海工企业仍然将研发重点放在装备主体结构物制造上,对相关配套链条的完善轻视甚至忽视,使得海工企业总承包能力难以得到较快提升,并将我国海工业牢牢钉在产业链的低端,严重影响了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提高国产设备配套率和关键建造、设计技术是我国海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产业链低端竞争激烈,存在产能过剩隐忧

近年来,船舶工业发展形势低迷,一些大型船舶企业如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等开始借助海洋工程装备实现产业转型,加快了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建设步伐。但是,由于核心技术滞后、专业人才匮乏以及配套支持不匹配,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成为国内海工产品竞争的主阵地,很多海工企业无力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了产业结构重叠严重。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产品供求结构不均衡,初现新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隐忧。[4]此外,国内装备制造业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加剧了低质化竞争格局。各地区盲目地扩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规模,地区间相互“模仿”、“克隆”明显,忽视了寻求产业差异化途径,重复建设严重,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较低。部分技术密集度较低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甚至出现了低价竞争的现象,从而抑制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如山东某海工企业,自2013年以来,因为大量船企进入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加剧,所以订单量明显减少,且主要集中于半潜式、自升式平台。此外,订单风险加剧,目前许多企业的订单首付比例仅有0-1%左右,余额都是交付后一次性支付,而之前的首付比例达到5-10%,开工可以支付30%,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建造能力。

(五)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不足,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国内企业从事非主流技术研发,本身实力有限,难以与国外企业合作,相对而言,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本来更容易些。但是,国内海工企业与科研单位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多的从事同一产品的竞争。况且基础研究不够,企业与科研机构逐利行为明显。这与对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不合理有关,长期以来,我国海工行业的科研人员的主要激励在于经费与荣誉。研究所是总工+项目组进行申报项目,项目分工完成;高校是教师+学生以实验室为平台从事课题研究或者承接外来项目。于是,科研机构对于能够快速产生利润的项目最为青睐,不愿意从事研究时间较长的基础部分,比如海洋工程探测设备急需的叶绿素研究,国内科研机构就鲜有成果。同理,企业也对基础研发不感兴趣,如果企业从事基础研发,以一台设备为例,研制出样机需要1-2年,样机投入市场反馈需要2年,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四年时间才有可能将产品批量生产,这样每年的成本至少是一千万,四年就是四千万并且没有获利,最终使得企业产品成本过高,降低竞争力。科研机构与企业都在追求盈利,导致双方无法发挥各自的长处和形成长期合作机制。

此外,科技资源利用率低是我国海洋科学乃至海洋工程装备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统计表明,我国海洋科技部分领域成果和专利转化率不足20%,部分海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到25%,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大约在5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达到70%-80%。其关键原因是资源共享机制存在缺陷。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投入到海洋科技研究的经费相对过去比较充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和利益协调机制,众多科研机构各自为战,缺乏整合离散科技资源的能力,无法形成集成优势,科技资源匮乏与闲置并存,形成了资源重复、分散的局面,大大制约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六)高端技术人才匮乏,人才流动性强

海工业具有高技术密集特点,亟需大量高端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海工业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大多来自传统船舶工业、装备制造业及海洋产业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人才较少,尤其是高端技术装备的基础研发人才、创新型研发人才、高级营销和项目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严重匮乏。从业人员主要从事控制系统、机械系统、软硬件系统的研究,只能做基础框架设计,而核心探测器研发所需要的生物学等多学科团队少。而且人才激励措施有限。国有企业受制于所有制的要求,一般缺少员工股份的激励,科研人员基本遵照国家事业单位的一般性要求,以基础工资为准,辅之以年资、津贴,总体收入预期性强,呈现固定状态,因此很多科研人员缺乏技术创新动力。[5]由于国内缺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和管理人才,目前企业中关键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主要从国外高薪引进,且这些尖端技术人才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企业技术基础的积累及企业长远的技术进步。据统计,国内在尖端技术人才引进上的资金投入每年占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 48%,人才流失与企业利润波动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

二、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继续强化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技术研发。而技术研发对科研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可能需要很长的周期,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日本、韩国等都不断加大对海工业的研发投入,实践证明,发达国家海工业迅猛发展主要依赖政府大力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我国海工业应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在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基础上,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对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特别是要以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发展为龙头,促进海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发挥造船技术的优势,力争关键海工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现代化造船是我国海工建造的基础,对于推进我国海工总装建造技术、专业模块制造、系统调试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我国海工企业在大型平台平地和浮态建造技术及浮太建造的动态测量与反变形控制技术、半潜式平台甲板包整体液压提升合拢技术、海工产品无余量建造技术、大型动力推进器水下安装技术、桩腿总成技术、提升锁紧系统的研发和制造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无不与现代化造船息息相关。因此,要继续发挥造船技术的优势,并在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过程中,设立重大海工装备制造业研发风险基金,降低企业研发风险,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使企业敢于投入,也乐于投入。其次,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科技专项等支持,以海洋观测、深海勘探及极地科考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海洋基础研究事业持续发展。打通产学研之间的壁垒,加强骨干海工研发制造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交流与成果共享,并在重点企业中尝试设立国家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机构,全面支持海工企业技术研发,将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纳入到税收优惠政策之中予以减免相应税费。再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学习、吸收、消化国外先进设计技术和建造经验。同时,鼓励通过产学研等联合方式实现重大科技自主创新。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政府部门积极投资,鼓励相应的科研机构同产业部门和高校等部门联合,明确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自身定位。海工产业集聚区要积极引导本地区科研院所发挥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加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基础科研,将相应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由企业从事产品集成与市场营销;企业通过在科研院所建设实验室、设立奖学金等方式,使科研院所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企业还可以为科研院所提供实践基地与人才流动平台。复次,政府应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专利保护,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者同等重要,同步实施,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研发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提升其创新的积极性,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最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引导产业向技术带动型转变。及时将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及关联产业的需求,从而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化解产能过剩

当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表明,走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模式是必由之路。而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撑。因此,相关产业政策应做好引导工作。第一,全力推进建立产业联盟的构建。将行业重要研发机构、海工企业,与检验机构、用户单位等进行联结,成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联盟,倡导相互持股和换股,构筑利益共同体,加强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支持总装建造企业积极培育合格的分包商和设备供应商,推动“专、精、特、新”型中心企业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业务分包体系。除了成立产业联盟之外,还可以探索形成以某一个大型企业为核心,带动周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模式。比如烟台地区以实力强劲的中集来福士集团为核心,通过招标、专家评审等方式,选择相关配套企业进行产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即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竞标方式产生)的模式,遵循市场化组织方式。[6]第二,明确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重点。紧紧抓住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海上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特种船舶、等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成熟度高的海洋油气开发设备,重视海洋钻井系统、单点系泊系统、大型海洋平台吊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鼓励发展研发设计、金融服务、配套物流、工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第三,突出地区优势,化解产能过剩局面。一方面,中央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统筹规划。要因地制宜,明晰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模式,突出不同集聚区海工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追求产品差异化。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向三大海工基地集聚,形成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区域化发展格局,力戒盲目扩大产业规模和低质重复性建设,在此基础上,探索产业集聚区的协作交流机制,延长海工业产业链。另一方面,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促使地方政府由投资布局转变为发展布局。遏制过度投资海工低端产品将对海工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应利用政策、法律法规、标准、金融等方面的杠杆作用,使行业和企业瘦身,并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面向市场,倾听企业呼声,做好行业配套政策的供给。

(三)重视配套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

当前制约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是核心配套装备对外依存度过高。如何加强研发进而提高核心配套设备的自给率,是摆在政府与海工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是在产品结构上,有条件的海工企业要尽快从中低端配套,向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高端配套转型。二是要加强海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联合攻关,探索进口替代和自主研发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力。三是借助于地区专业海洋装备企业集聚的优势,引导其发展技术水平高、通用性强、后勤保障快的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形成不同集聚区海洋工程装备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人才是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发展海工业要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海工业人才培养战略。就目前我国海工业的实际来看,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综合运用国家地方等人才政策,吸引国外专家短期或长期来华工作,解决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专家应是在国外学术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声望、已经取得过本领域突出的成就、具有大学或科研院所的高级技术职称、能够安心在国内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引进的科技型企业或研发团队应能够解决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形成企业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提升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工业化水平。除此之外,更要鼓励企业积极从国外引进研发团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海外研发团队是指企业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为目的从海外聘请的专家团队或研发企业。对于引进研发人才、研发团队的企业给予研发经费补贴、安家费用补贴等财政投入。其次,与相关高校合作,做好教育、岗位培训,积极探索培育海洋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我国海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具体而言,一是要探索海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我国而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还处于成长期,属于新型产业,而且海洋工程装备的知识技术密集的特性,决定了其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环节相当复杂性,且涉及到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很大。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对海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探索,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培养模式。相关高校要积极借鉴国外海工人才培养经验,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做好企业用人调研,大胆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为海工企业输送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创新型研发人才、高级营销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等专业人才。第二,需要加大对于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如在国有企业,可以保持既有股份不变,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水平;引进专门的资本运营人才,从研发伊始就开始资本运作,使市场部门、科研部门、资金运营部门各司其职;注意引导社会舆论,吸引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海工专业人才。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允许企业并购高校企业性组织,形成产学研体系,发挥企业和高校的集群优势,进一步吸引外来资本以及海工管理人才,借鉴其管理理念;政府弱化介入力度,使企业与高校等科研单位自行合作重组,形成良性竞争的海工合作市场。大学与企业可以设立合作运行部,成员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企业代表组成,各取所需,实现收益分成。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形成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良好氛围;还可以推动大学改革,拟由企业出资,成立海工大学,培养海工专业人才。[7]

(五)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

我国海工业处于世界第三阵营的现实,迫切要求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尽快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部分国家技术领先时间太长,双方发展阶段以及实力的差距明显,对方不愿意与中方开展交流。加之一些具有军方背景的国有企业难以获得国外认可,导致国际合作交流困难重重。针对这一局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政策与市场,加大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际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交流力度,共同解决关键性技术瓶颈,学习借鉴先进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体系。同时,鼓励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8]对国内企业确实没有技术能力完成的项目,通过财政补贴、免税降税等扶持政策,吸引国外企业以技术入股,鼓励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引进消化再吸引国外技术。另一方面,支持重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行国际战略投资,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重点支持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海外投资、并购。通过购买,获得海外目标企业全部先进技术、设备、品牌、市场,转移至国内运营生产。并购的科技型企业应是在国际上或行业内拥有名列前茅的自主技术和工艺、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有全球领先的研发能力。对于在并购后取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并控股 51%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财政支持,财政支持力度应达到并购的10-20%,并给予贷款贴息。

参考文献:

[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Z].2012-3-22.

[2] 崔燕.海工市场竞争新格局[J].中国船检,2013,(11):11.

[3] 刘全,黄炳星,王红湘.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发展分析[J].中国水运,2011,(3):76.

[4] 姜秉国,韩立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1,(5):34.

[5] 佚名.四大问题制约行业发展[J].工具技术,2014,(10):38.

[6] 杜利楠.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潜力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7] 杜利楠.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23.

[8] 潘诚.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2,(5):68.

责任编辑:鞠德峰

The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Facing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Lou Chengwu1Wu Bin1Yang Yimin2

(1.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2. School of Law & Political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maritime power and a manufacturing pow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capacity of China's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ing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itially formed. But this industry still faces a lot of developmental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the core technology dependent on foreign countries, sluggish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industries, the lack of general contracting ability, overcapacity, and top-grade talent shortage, etc. Therefore, 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co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e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allianc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industries to perfect the industrial chain, accelerate the talents' training and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foreign cooper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vercapacity; technical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5-10-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政策研究”(2012GS4D078)

作者简介:娄成武(1949-),男,辽宁北镇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6)03-0026-06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技术创新
机械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危机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