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2016-01-23龚洁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卒皮质缺血性

龚洁芹 沈 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21)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1]。此病具有发病急、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类似于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但这些症状一般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2]。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进而可导致其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为了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颅脑MRI检查得到确诊[4]。根据这100例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将其分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他们的年岁在30岁至81之间,平均年岁为(66.5±10.1)岁。他们中有12例患者存在吸烟史,有9例患者存在酗酒史。在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他们的年岁在31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岁为(66.3±9.9)岁。他们中有13例患者存在吸烟史,有10例患者存在酗酒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脑梗死灶分布的情况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获得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或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则分别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a=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变量的纳入标准为P<0.10。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和各项血液指标的水平 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中患有皮质下梗死、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和各项血液指标的水平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2.3 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作为因变量,将患者中患有皮质下梗死、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人数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皮质下梗死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69,95%CI为 1.399 ~ 13.569,P=0.01)。

3 讨论

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缺血性小卒中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原因可能在于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5]。为了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笔者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分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对这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脑梗死灶分布的情况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他们中患有皮质下梗死、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人数更多。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皮质下梗死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患有皮质下梗死。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1] 翟明锋, 曹树刚, 徐文安, 等. 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与发病机制: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4, 22: 167-171.

[2] Ghandehari K, Khajedaluei MR, YazdankhahZ, et al. Risk fa ctors of short-term strok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min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J]. ARYA Atherosc ler, 2013, 9: 119-127.

[3] 段作伟, 孙文, 黄志新, 等. 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的形态学特征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联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46: 735-738.

[4] Deleu D, Inshasi J, Akhtar N, et al. Risk factors,manageme nt and outcome of subtypes of ischemic stroke: a stroke registry from the Arabian Gulf[J]. J Neurol Sci, 2011,300: 142-147.

[5] 贾丽君, 迟鲁梅, 范佳, 等. 进展性卒中的临床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5:191-193.

猜你喜欢

小卒皮质缺血性
小卒中不注意 易引起大麻烦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皮质褶皱
迎秋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快乐玩蛋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英勇的小卒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