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6-03-08李谢妹
李谢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福建 福州 350000)
心脏瓣膜病是指因急性风湿性心脏病迁延不愈或预后不良而导致的一种瓣膜病理性损伤,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瓣膜置换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临床效果较为显著[1]。但是,这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可对手术的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0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进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24例)和实验组(34例)。在对比组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0例,其年龄为14~66岁,平均年龄为(41.52±4.16)岁,其中心脏功能分级为II级的患者有8例,为III级的患者有12例,为IV级的患者有4例;在实验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龄为15~64岁,平均年龄为(40.15±4.32)岁,其中心脏功能分级为II级的患者有12例,为III级的患者有16例,为IV级的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择期为其实施瓣膜置换术。在此过程中,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及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进行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是:
1.2.1 进行呼吸系统护理 ①在手术结束后的10~72个小时内,使用呼吸机为患者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将呼吸机的通气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2~14次,将潮气量设定为12~15ml/kg体重。②当患者的意识恢复清醒后,可为其进行间歇性的辅助通气治疗。③当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并且胸腔积液、低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可逐渐为其减少进行通气治疗的次数[2]。④在为患者进行辅助通气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其胸廓的起伏情况、呼吸的深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⑤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可每隔1~2小时为其进行1次吸痰治疗。若患者的痰液较为黏稠,可为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⑥定期清洁呼吸机,以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1.2.2 进行管道护理 护理人员要确保引流管道的通畅性和密闭性,并每隔20分钟挤压1次引流管,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3]。定期对引流管口和管道接头处进行消毒,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3 进行抗凝护理 在为患者拔除引流管后,若其未出现任何异常,可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为其进行治疗,首次用药剂量为3.75~5mg。监测患者凝血酶原的活性,然后据此及时合理地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观察其有无止血困难、黑便、恶心、呕吐等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比组24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7.5%),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41.7%),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20.8%),总满意率为79.17%;在实验组34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0例(占患者总数的58.8%),对护理工作表示一般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35.3%),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5.9%),总满意率为94.1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接受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接受全面的照护,以缓解其身体不适的症状,提高其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梁平平.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2(10):64-65.
[2] 马玲波.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08):45+47.
[3] 张利,任曼曼. 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A]. 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