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阐释传统中克服大众文化消极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再探讨
2016-01-23陈用芳
陈用芳
(福建商学院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012)
在阐释传统中克服大众文化消极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再探讨
陈用芳
(福建商学院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012)
大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消费感性化, 在思想上切断了与传统的联系, 在认同现实中失去了理想。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 运用阐释学的方法,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 使之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至大至刚的正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 以形成他们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批判超越的追求。
大众文化; 大学生; 传统; 人文知识
在社会深刻变革、 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如何帮助他们发扬民族传统, 在批判超越中形成面向未来的创造精神, 就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弘扬民族传统, 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 大众文化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社会深刻变革、 消费主义兴起和现代新媒体对人们精神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 以商业化、 精神消费感性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也发展了起来。 大众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 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不同的新的文化现象。 它通过娱乐化的方式把事先设计好的内容传播给受众, 通过广告等其他形式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 以达到经济的目的。 虽然它在破除文化封闭和思想僵化中有一定的作用, 可以为在紧张工作中的人们提供精神释放的机会, 但它又是肤浅的和“快餐式”的, 并没有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市场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它们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内在动力, 与之相伴而生的自由平等和“祛魅”意识又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但是, 所有这些也会造成许多悖论性的后果, 它使社会失去了公平, 又使人成为被金钱所左右的“经济人”。 当金钱成为一种社会的至上力量时, 为之而奋斗的人们在精神上又是空虚的。 大众文化就是这种悖论在文化上的一种必然体现。 在人们精神空虚的情况下, 大众文化以戏说、 调侃、 娱乐的方式解构神圣, 演绎社会生活, 宣传享乐主义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它又通过向主流文化、 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殖民”, 即从中汲取资源扩大自己的影响。 所有这些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 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1.1 功利地对待专业学习, 历史使命感越来越被淡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 当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受功利主义影响的。 这些年来, 法律、 管理、 财务、 计算机、 工程、 电子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往往成为他们报考的首选。 在这些专业学习中又更多地关注应用性技能, 对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普遍不重视。 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处理“学与术” “道与技”之间的关系。 这不仅造成了他们知识面的狭窄, 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而且造成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淡薄, 不能从国家前途、 民族命运和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上形成相应的专业意识。 这样, 只能是培养出一批“精致的个人主义者”, 而这正是大众文化在大学生中蔓延的一个重要表现。
1.2 认同现实、 追求时尚, 造成了理想主义的失落和奋斗精神的缺乏
在市场原则大行其道的社会现实中, 人们的精神生活往往是空虚的, 精神需求也通常是寻求一种感官的满足, 而大众文化则以各种方式在衣食往行上引导人们的消费。 这就使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上追求时尚, 以此引导消费的新潮流。 在精神消费方面, 大众文化通过一些无聊的笑谈式的话题使人们失去对现实的反思, 或者用色情和凶杀方面的内容满足人们寻求精神刺激的需要, 并为人们提供一种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 这样, 主流文化难以深入人心, 高雅文化被“克隆”, 民间文化被商业化。 因此, 人们失去了对现实的判断, 难以形成理想主义的境界追求, 同时也失去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反映到高校方面, 一些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现实, 在生活上追求时尚, 在人生上没有目标, 得过且过, 混日子。
1.3 对传统的无知和冷漠, 导致了精神家园的荒芜
传统是民族之根和民族精神之源, 但在市场理性泛化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 人们似乎更加认同许多来自西方的理念。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是通过单纯的思想教育实现的, 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 文学、 艺术方面的知识熏陶, 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的。 当代大学生中的多数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知之不多, 人文素养相对不足, 对传统文化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再加上他们的文史知识大都是从教科书中得来, 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来的。 大众文化对人的诱惑性使他们不可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对许多历史传统和革命传统知之甚少。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在教材、 课时、 考核等方面也不容许过多地讲授这方面的知识。 在大众文化的强势下, 学生无法调动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也不知道向何处去, 从而使他们在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1.4 对现实的认同, 使人们失去了应有的忧患意识
不论是市场原则、 工具理性, 还是大众文化都是在认同现实的情况下形成的。 就它们本身来讲都是倡导一种功利主义, 并不带有批判和反思的品质。 这不仅造成了许多不公平、 不合理的现象, 而且也使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了“有用即真理”的是非标准。 与理想主义相比, 现实生活永远是有缺陷的和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必须形成一种忧患意识, 有一种在批判现实中形成的超越性理想主义精神, 使人们在理想主义之光的照耀下发现现实生活的不足, 进而探索从现实走向理想的道路。 大众文化在引导人们认同现实的同时, 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批判的、 超越的理想主义维度。 大学的思想理论课教材虽然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但却没有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超越精神, 因而在主课堂教学中就不大容易培养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理想主义精神。
2 在大众文化批判中阐释传统
大众文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特点是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宣传及时行乐, 并不能形成人们的批判反思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 对它的批判也不能在市场原则的逻辑中进行, 而必须树立一个更大的视野, 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 从传统、 现代与未来的关系上生活和看待人生。
传统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基础。 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传统并不是过去存在过的一切, 而是那些包含了历史的合理性并且被历史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的东西。 传统之所以有一种贯古通今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体现着终极关怀的精神, 始终引导人们追寻人间大道。
传统又是通过人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 在对现实进行判断中对它的再解释而延续下来的。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创的轴心期,一些文明古国的思想家都在寻求人类解放和幸福, 提出了关系人类命运的许多重大命题。 他说: “直至今日, 人类一直靠轴心期产生、 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燃火焰。”[1]8他认为:在这一时期, 人形成了自我意识的“精神化”, 同时也开始了“真正的历史”[2]194, 从而形成了某些传统的源头。
在自然科学长足发展的现代社会里, 人们把自然科学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社会科学中。 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如果我们是以对规律性不断深化的认识为标准去衡量精神科学, 那么我们就不能正确地把握精神科学的本质。 社会——历史的世界的经验是不能以自然科学的归纳程序而提升为科学的。”[3]12-13他主张在历史、 哲学、 语言、 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中, 要采取阐释学的方法, 也就是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阐释进行分析比较, 揭示其中的规律。
伽达默尔认为, 传统中的某些经典命题往往构成人们解释的对象。 但是, 每个时代的人们又是根据各自时代的特点和以前人们的“前解释”, 去阐释这些经典文本的。 “因为这些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 而每一个时代则是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 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在后来的人们对传统的解释中, “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 这并不是暂时的, 而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 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行为, 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3]403也就是说, 对传统的解释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因为各个时代对传统命题的解释都不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而是在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中, 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它进行的一种再创造, 通过这种再创造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并且保持了传统命题的生命力, 也构筑起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传统在本质上不是封闭和守旧的, 而是开放和与时俱进的。 因而“前解释”不仅能够为后来的人们提供启示和留下问题, 而且可以使后人发现其中的不足, 使后来的解释更符合新的历史要求, 使之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历史的生命力。 坚持传统主要是坚持它的内在精神, 这并不与异质文化相排斥, 而是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中去伪存真, 根据自己发展的要求吸收它的精髓, 使自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
大众文化并没有传统文化那样的深刻性, 它是一种追求时髦和满足感官的文化, 在它的泛滥下一切历史的东西都被嘲讽和戏说, 它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切断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系, 而且变高尚为平庸, 使人们在现实中模糊了正义与邪恶、 伟大与渺小、 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界限, 使人们失去了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 这样, 也就使人在认同现实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 当外来文化对现实生活发生冲击的时候, 盲目地追求其外在的时尚或随波逐流, 并不能树立起远大理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 发扬传统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判断现实中发扬传统, 在创新传统中追求未来, 是一种人间大道。 但是, 不论发扬传统还是创新传统, 实用主义解决不了问题, 而需要有一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关怀。 因此, 在工具理性主义流行, 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显示出了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然,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我们也不是对大众文化采取针锋相对的批判, 而是要超越现实问题的纠缠, 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分析历史发展中传统命题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如何延续, 进而根据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讲清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教育他们如何在大众文化泛滥的情况下, 发扬“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和“立德、 立功、 立言”的三不朽精神, 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精神等一系列至大至刚的民族精神, 自觉抵制和克服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做不负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都有成才的愿望, 希望自己能有一技之长, 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贡献。 但他们又是现实的, 往往是专业意识强烈, 人文素质不高, 缺乏广泛的人文知识背景。 这又使他们对专业的理解过于狭窄, 重“技”而不求“道”, 再加上考试考核制度的标准化和数字化, 就把他们的专业学习限制在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资格证考试之内, 而对专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 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重视不够或知之甚少。
这不仅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专业认识的肤浅, 而且造成了他们判断力和创造力的不足。 这种状况的形成, 一是由于实用主义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二是因为在大学教育中没有把人文知识的教育提到应有的地位。 许多大学生往往既对传统缺乏正确的认识, 又对现实缺乏正确的判断, 精神生活是空虚的。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也就成了大众文化的接受者。
大学教育不是培养“精致的个人主义者”, 而是以人类智慧之光启发学生的思考, 开发他们的潜能; 以丰富的人文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形成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以对现实的判断和批判精神发扬传统、 追求未来, 形成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样, 也就可以使他们能够冷静地对待各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同时也就对人生和专业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根据现实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 对优秀传统进行新的阐释是走向未来的起点。 要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这种意识, 既需要有老师的引导又需要学生有广博的人文知识。 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足、 素质偏低, 即使许多文科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许多人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反思、 批判和超越意识。 这既跟他们的阅历不足有关, 也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结果。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首先是要营造一种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 形成一种自由的创造氛围。 同时也要强化不同专业学生的历史、 文化、 文学、 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 又要通过思想道德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批判的超越精神, 从而摆脱大众文化的束缚, 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 使他们的思想丰富起来。
不论是结合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 还是使学生形成远大的目标, 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品位。 因为, 如果他们的精神生活总是停留在大众文化层面, 必然不能形成崇高的思想境界。 而对真善美的追求, 包括对学科发展规律的探索, 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判断, 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都不是在工具理性的逻辑中和大众文化的视阈内所能解决的, 而是需要有一个比当下更高的境界。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境界, 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 通过英雄模范的事迹宣传使他们知道什么是高尚, 通过地方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艺术知识的教育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 只有形成了这样一种境界, 才能真正拥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和树立更高的理想, 从而在理想主义光芒的照耀下发现现实中的缺陷、 不足、 丑陋和邪恶, 在对传统的阐释中不致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所有这些方面的教育中, 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思想道德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要有更广博的知识、 更坚定的信念和更突出的分析判断能力。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 魏楚雄,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哲学与信仰: 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M]. 鲁路,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诠释学: 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Overcom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Re-Discuss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HEN Yongfang
(D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 Fuzhou 350012, China)
Mass culture make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consume perceptually, cut off the contact with the tradition in the thought, and lost the ideal in the identity of reality. The criticism of mass culture must comb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use hermeneutic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reflect the new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carry forward the greatness and righte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knowledge to form their broad knowledge background and the pursuit of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mass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 humanistic knowledge
2015-11-23
校级科研立项课题:“大众文化”批判与理想主义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SZKQ201401)
陈用芳(1964-), 女, 教授, 从事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673-1646(2016)02-0053-04
G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