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研究

2016-01-22林真凤陈莲芳朱彩兰

吉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焦虑抑郁舒适度满意度

林真凤,潘 杏,陈莲芳,朱彩兰

(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ICU,广东 湛江 524037)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研究

林真凤,潘杏,陈莲芳,朱彩兰

(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ICU,广东湛江524037)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方法:将450例内科ICU患者分为A组(62例)和B组(62例)。A组执行常规性护理,而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个体化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 SDS )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舒适状况量表和深睡眠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入科时、入科2 d和入科4 d时的抑郁焦虑程度、舒适度和睡眠质量,调查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利用t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入科2 d后,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舒适度和深睡眠质量不但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明显优于A组(P<0.05)。入科4 d时,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均比入科时、入科2 d时好,同时也优于A组(P<0.05)。B组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比A组高(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内科ICU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舒适度、睡眠质量,同时能提高内科ICU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内科ICU;焦虑抑郁、舒适度、满意度

[收稿日期:2015-07-17编校:王丽娜]

内科ICU收治的均是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在无家属陪护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由于濒死感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心理状态等的好坏,与患者疾病的转归等密切相关[1]。为了改善内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舒适度、睡眠质量和满意度。本科把个体化心理护理运用到内科ICU患者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450例内科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对照组(225例),B组为个体化心理护理组(2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组别例数男[例(%)]年龄(岁)大学文凭[例(%)]心血管疾病[例(%)]呼吸道疾病[例(%)]肾脏疾病[例(%)]其他疾病[例(%)]A组225117(52.00)65.89±7.84130(57.78)147(65.33)24(10.67)22(9.78)32(14.22)B组225113(50.22)66.69±8.60133(59.11)150(66.67)21(9.33)19(8.44)35(15.56)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

1.2方法: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原因,从而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①对于渴望得到家属陪护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了用平和礼貌的语气解释不留家属的原因外,还延长每天家属探视的时间,同时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安排患者与家属见面,如病情不允许,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多安排患者与家属通电话或视频。使患者得到家属的心理支持。②对于担心医疗费用高,担心花费过大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单上签字),把科室准备好的假清单给患者看,以消除患者的顾虑,而真实清单及时发放给家属,并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相关收费。③对担心病情、治疗效果和对内科ICU有依赖的患者,通过介绍相关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疾病,从而建立健康的看法和态度。护理工作者还及时向患者传达病情好转的信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康复的信心。④对喜欢音乐和看书的患者,根据其文化背景和喜好,提供各种轻松音乐和书籍,使患者在音乐和看书中得到放松。⑤构建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在病情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患者各种需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同时注意环境和患者情况,耐心解答疑虑,在各种操作过程中,要拉好窗帘等,尽量少暴露患者敏感部位,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对他的了解、尊重和体贴。⑥培训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和说话方式,例如用“马上来”代替“等一会儿”,用“我正努力办”代替“知道了”等,同时用微笑、拍肩膀等非语言交流手段表达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友善。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患者身边仪器的作用,尽量控制各种仪器报警声的音量、医护人员走路、工作时尽量减少噪音,把日间噪音和夜间噪音分别控制在45 dB和20 dB以下,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1.3评价标准:两组患者于入科时、入科2 d时和入科4 d时均由责任护士采取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舒适状况量表和深睡眠质量评估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舒适程度和睡眠质量。患者离开内科ICU时,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的满意度。SDS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舒适状况量表的评分标准:总分30~120分,分数<60、分数在60~90之间、分数>90分分别为低度舒适、中度舒适和高度舒适。深睡眠质量评估表的评分标准:总分0~19分,分数<4分、分数在4~6分之间、分数>6分别为睡眠质量尚可、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入科2 d后,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不但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明显轻于A组(P<0.05)。入科4 d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入科时相比,均明显得到改善,但B组改善的程度明显比A组大(P<0.05)。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见表2。

评估时间点SAS评分 A组 B组 SDS评分 A组 B组 入科时65.01±5.5864.88±5.7660.56±5.0861.04±4.89入科2d64.78±6.0058.31±5.72①③59.99±4.8355.54±4.50①③入科4d62.84±6.23①53.23±5.79①②③59.20±4.79①50.86±4.32①②③

注:在同组中,与入科时比较,①P<0.05;与入科2 d比较,②P<0.05;在同时间段,与A组比较时,③P<0.05

2.2两组舒适度及深睡眠指数情况:B组患者从入科开始,舒适度和深睡眠质量逐渐明显好转,而且从入科第2天开始,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深睡眠指数情况见表3。

评估时间点舒适度 A组 B组 深睡眠指数 A组 B组 入科时56.10±6.0856.30±5.945.00±4.815.10±4.95入科2天56.50±6.3870.65±7.34①③4.89±3.814.10±4.41①③入科4天56.78±12.6884.85±11.38①②③4.84±3.413.04±3.98①②③

注:在同组中,与入科时比较,①P<0.05,与入科2天比较,②P<0.05;在同时间段,与A组比较时,③P<0.05

2.3两组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B组的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其中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见表4。

表4两组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例(%)]

组别例数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A组225209(92.88)197(87.56)191(84.89)①192(85.33)①B组225218(96.89)183(81.33)209(98.22)208(92.44)

注:与B组同指标比较,①P<0.05

3讨论

入科时,两组患者SAS和SDS的平均分数均达到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的水平,其原因可能与内科ICU患者的病情危重和复杂,患者对病情等比较忧虑,再加上内科ICU执行封闭管理从而使家属不在患者身边等有关[2]。入科2 d时,B组的焦虑、抑郁的程度均比刚入科时明显减轻,而且明显轻于A组患者(P<0.05),提示个体化心理可以明显减轻内科ICU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在干预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负性情绪也出现相同的效果[3-4]。其原因可能如下:本科室的个体化心理护理是在了解患者各种心理需求和问题后,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从而达到满足患者各种心理需求有关。入科4 d时,与入科时相比,A组SAS和SDS的平均分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原因可能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等有关,而B组SAS和SDS的平均分数较入科2天时进一步明显下降,而且远远低于A组(P<0.05),这再次说明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内科ICU患者的焦虑抑郁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入科2 d时,B组的舒适度、睡眠质量均比刚入科时明显提高,同时也明显好于A组(P<0.05),其原因可能与个体化心理护理后,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本科采用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包含降低噪音和舒适护理的内容(例如用“马上来”代替“等一会儿”等),而降低噪音和舒适护理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有关[5-6]。同样,入科4 d后,B组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进一步明显提高,其原因可能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已经熟悉内科ICU的环境,同时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减轻有关[7]。

B组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这与周娅报道的类似[8],值得注意的是,B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反而比A组低,其原因可能与B组的工作量远远比A组大有关,因为工作量变大从而使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在其他领域也报道[9]。鉴于ICU的护理任务繁重,普遍存在人员配备相对不足,护士持续存在紧迫感[10]。相关部门应增加内科ICU的护理人手以满足日益繁重的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内科ICU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同时可以提高内科ICU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并能提高内科ICU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4

[1]陈月娥.舒适护理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4):124.

[2]张友芳,林春喜,张国娟,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内科ICU的实施及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7):1990.

[3]陶源,孙国珍,程璐,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1.

[4]王水玲,刘翠珍.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24):5504.

[5]邱果,刘清华,程春娣,等.CCU噪声污染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1B):34.

[6]袁玮.CCU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天津护理,2013,21(2):113.

[7]朱淑敏.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9.

[8]周娅.心理护理对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2,30(12):134.

[9]陈惠贞,管荣娟,朱晖,等.临床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0):592.

[10]陈文洁.ICU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6):32.

猜你喜欢

焦虑抑郁舒适度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的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