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词典中“祝福”的词类标注问题——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个案研究

2016-01-22何滟秋

关键词:祝福语料库

何滟秋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汉英词典中“祝福”的词类标注问题——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个案研究

何滟秋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摘要:现有几部汉英词典对“祝福”一词的词类标注差异显著。对比“祝福”一词汉英词典上的译义和汉语词典上的释义,结合国家语委语料库和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祝福”基于使用模式的语料,“祝福”在汉英词典中应处理为动名兼类词。因此,应重新对汉英词典中“祝福”一词给出较为准确的译义。

关键词:“祝福”;词类标注;语料库;汉英词典

一、引言

词类标注的复杂性不言而喻,而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重要性“影响汉英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尤其影响微观结构中的义项设置、译义和配例”[1]。因此,词类标注的正确性关乎整部汉英词典的可信度。对于“祝福”这个词,虽然人们早已熟知,却未必能清楚辨别其词类。本文借助语料库的研究,不同于以往仅采用理论和依靠直觉判断的方法,用数据确保词类识别的准确性,以期对“祝福”一词给出恰当的词类判断。

笔者在对比了几部大中型汉英词典后,发现“祝福”在各部汉英词典中的译义令人困惑。困惑一,有的汉英词典将“祝福”处理为单义词,有的处理为兼类词,其词类究竟是什么?困惑二,词典中标注“祝福”为名词时,大多数指的是浙江绍兴一带的旧俗,那么有没有一个表达动词“祝福”行为的名词义项呢?若有,是否应该标注出来?

二、“祝福”在各部词典中的处理情况

现将五大汉英词典中“祝福”一词的处理情况列表,具体见表1。

表1 汉英词典中“祝福”的词类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五部汉英词典中,只有《汉英大词典》(第3版)没有明确标注词类。其他几部明确标注词类的词典中,除了《汉英词典》(第三版)把“祝福”作为动词译义,其余三部词典均将“祝福”处理为动名兼类。但是未标明词类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却包含混合的动名译义;将“祝福”仅标注为动词的《汉英词典》(第三版)却在后面的译义中用了名词类译义:new year’s sacrifice。那么到底汉英词典中“祝福”一词应该标注为什么词类呢?

汉英词典在词类标注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参考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情况,那么大中型汉语词典对“祝福” 的词类标注及释义处理又如何呢?笔者对《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当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分别进行了调查(见表2)。

表2 汉语词典中“祝福”的词类对比

观察表2不难发现,以上五部汉语词典,除了《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未标明词类之外,其他四部词典都把“祝福”一词作为动词来标注,可是其后的释义却与标注相悖。《当代汉语词典》中,“祝福”的两个释义均标注为动词,但是第二个动词标注却给出“一种旧俗”这一名词释义,显然矛盾。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同样如此,标注与释义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第6版,关于“祝福”的释义相同,均把名词类释义置于动词类标注中。那么“祝福”的名词性用法是否应该标注出来?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掌握充分的语料证据。

三、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方法。为了弄清“祝福”这个词项究竟是单义词还是兼类词,以及怎样标注该词词类比较合理,笔者首先对国家语委语料库中“祝福”的生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检索,结果共发现了149条与“祝福”有关的索引,排除无效索引,最终用了其中 145 条索引结果来调查“祝福”的使用模式。为了增强可信度,笔者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祝福” 词条也进行了穷尽性检索,发现3676条与“祝福”有关的结果,按照每十个抽一个的抽样方法,排除无效索引,最终获取362条有效语料。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研究结果

通过对国家语委语料库145条索引结果进行分类整理之后发现:“祝福”的动词用法共有74条,占比51.0%;名词用法共有71条,占比49.0%,其中有57条结果是动词“祝福”行为的名词形式(名词1),占总数的39.3%,而另外14条结果则是指浙江绍兴地区的旧俗(名词2),占总数的9.7%。

通过整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362条索引结果发现:“祝福”的动词用法有188条,占比52.0%;名词用法有174条,占比48.0%,其中有166条结果是动词“祝福”行为的名词形式(名词1),占总数的45.8%,而另外8条结果则是指浙江绍兴地区的旧俗(名词2),占总数的2.2%。

通过对两个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祝福”的词类用法在两个语料库中比例相似。“祝福”一词既有动词用法,又有名词用法,其做动词使用和做名词使用的频率基本相当;语料库数据表明,名词用法中,表示“祝福”这一行为的名词形式(名词1)所占比重显然高于其作为江浙一带习俗(名词2)的用法。

(二)讨论

语言使用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在语言使用中涌现出来,而非固定存在的实体,语言的使用对语言的固化有很大的影响”[12]。既然语料库数据显示“祝福”一词做动词使用和做名词使用的频率都如此高,且表示“祝福”动作行为的名词形式也明显高于其表示习俗用法的频率,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汉英词典的标注情况却与语料库数据相悖呢?

首先,“祝福”是否应该标注为兼类词。词类难辨,兼类问题更是棘手。从学界提出“词无定类”规避兼类问题,到以吕叔湘、朱德熙为代表承认兼类现象,且提出“一词多类”和“词类转换”,[13]再到后来陆俭明提出“兼类尽可能少”[14]的处理原则,关于汉语词的兼类问题历来讨论不断。“兼类指词项经过历时发展后在共时语言层面词库中兼属两个以上词类范畴的现象,在词典中体现为兼类词。”[15]判断一个词“是否已经实现了兼类,不能仅仅依靠直觉,而应该依靠基于语料库的用法模式调查”[16]。“祝福”一词有名词语法功能,但其名词词性完全可能只是言语层面临时性的活用,因此,语料库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语言使用理论(usage-based theory),高频的使用会引起语言现象的规约化,而低频的使用则会导致语言现象不被接受”[17]。“祝福”在语料库中体现的高词频用法,便是给其定性的重要标准。从两个语料库研究结果不难看出,“祝福”不仅做动词使用的频率高,其名词功能的高频也是有目共睹的。显然几部词典对于“祝福”的词类标注都存在一定问题:只把“祝福”标注为动词的词典,忽略了“祝福”做名词使用时的频数,而近一半的比例显然不是言语层面的临时性活用,自然不能被忽视。因此,我们应该将“祝福”作为动名兼类词处理。

其次,大的名词义项下是否应该分别标注“祝福”的名词1用法和名词2用法。《辞源》记录,“祝福”初始意义为“祝告祈福”,其初始词类显然是动词。语料库的数据显示:“祝福”的名词1与其动词同音、同形、同所指;而名词2与其动词同音、同形、异所指。这种情况正是体现了动词名词化的两种类型:自指用法和转指用法。朱德熙先生认为,“自指指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与原来的动词性成分所指相同,而转指则指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与原来的动词性成分所指不同”[18]。在调查的几部汉英词典中,只有一部词典(《新世纪》)标注了其自指和所指用法,其他几部均将其自指用法省略。而省略“祝福”自指用法,往往是因为其“词义未变,所以有观点认为其词类未变,不应设立独立义项”[16]。但是词类是按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仅从词义来判断显然不妥。从语法功能来看,语料库数据表明,名词1高词频的用法可以确定“祝福”一词自指用法的规约化。而名词2这一转指用法作为旧俗,已经有一段使用历史,且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使这一习俗用法广为人知,应该予以标注。标注时,名词1和名词2应属于大的名词义项下的次义项。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祝福”的词类标注问题,是因为过去学界关于兼类问题的认识有误区:即“坚持兼类要尽可能少的所谓‘简略原则’”[14]。在处理一些双音节词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认为“只要词义没有明显变化,词类不变,只有当词义明显变化,才是词类转变”[19]。因此,“祝福”一词被多数汉语词典,包括《现代汉语词典》第5、第6版在内,均标注为动词,而仅将其名词词性当作言语层面的临时性活用。

无论是语料库客观结果还是主观直觉,笔者均发现名词1比名词2更为常用。在义项排序时,“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基本意义放在首位,常用义放在非常用意义之前”[20]。因此,笔者认为,“祝福”一词重新译义如下更为恰当:

祝福zhù fú 〈动〉 bless; wish: ~你一路平安!Wish you a peaceful journey.

〈名〉 ① wish; blessing: 请接受我诚恳的~。My best wishes for you.|| 为你~。Blessing on you.② new year’s sacrifice[an old custom in certain parts of China]

五、研究结论

笔者借助语料库对“祝福”的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大中型汉英词典在处理一些双音节动词时趋于简单化,对“祝福”的词类处理有失偏颇。利用语料库,在定量的基础上,结合语言使用理论,文章得出“祝福”是动名兼类词的结论。因此,在汉英词典编纂中,词类标注应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判断标准,同时在参考汉语源语词典的基础上,也要充分使用语料库,用数据说话,以保证词类标注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王仁强.《汉英词典》(第三版)词类标注研究[J].中国外语,2012(4):98-102.

[2]〔美〕德范克.ABC汉英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3]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朱丽,于海江.牛津· 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姚小平.汉英词典(第三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当代汉语词典》编委会.当代汉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BARLOW M, KEMMER S.Usage-based models of language[M].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0:384.

[13]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0-11.

[14]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7.

[15]王仁强.现代汉语兼类问题研究——兼评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重要价值[J].外国语文,2013(1):12-20.

[16]王仁强.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J].外国语文,2009(1):100-108.

[17]BYBEE J.Language,usage and 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214.

[18]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9]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1):16-31.

[20]莫彭玲.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71-76.

[21]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2.

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15)01-0070-03

作者简介:何滟秋(1990-),女,重庆永川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3级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词典学。

收稿日期:2014-12-23

猜你喜欢

祝福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引入人文元素,教出《祝福》的厚重感
空间批评视域下的《祝福》解读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