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非智力特征及其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2016-01-22王玉秀,严蓓
·运动心理学·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非智力特征及其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王玉秀1,严蓓2
(1.浙江工业大学 体军部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4;2.浙江财经大学 体军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文章研究了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及运动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比赛成绩的影响。采用《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调查量表》及《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对52名10~13岁浙江省业余训练队游泳运动员进行测评,结果表明:①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体现出一定的性别与年龄特征;②运动员的疲劳、精力、自尊、消极情绪状态因子及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因子与游泳比赛全能总分存在显著相关;③运动员的精力、运动动机与运动独立性水平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统计存在显著性,可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将为青少年运动员游泳比赛前的心理调节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心境;比赛成绩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30003215);浙江省教育厅高访专项项目(FX2014005)
收稿日期:2015-08-07
作者简介:王玉秀(1977-),女,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6-0083-07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article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intelligence characteristic and sport performance of the 10~13 years old teenager swimming athlet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and through field study procedure. Non-intelligence characteristic was assessed using the teenager athlet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survey quantity form and mood status was assessed by Jian Shi POMS (mood status quantity form).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udy consisted of fifty-two amateur swimming players of 10~13 years old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①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f the teenager swimming athletes showed a certain gender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②From among mood status componentsonly fatigue, energy, self-esteem, negative emotion, and sport motivation as well as independence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port performance. ③Energy, sport motivation and independence were the predictor of sport performance. Study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 on young athletes '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before the swimming compet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intelligence Characteristic
and Sport Performance of the Teenager Swimming Athletes
WANG YU-Xiu1,YAN Bei2
(1.Department of PE & Military,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2.Department of P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Key words:the teenager swimming athlet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mood; compete performance
0前言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稳定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五种基本心理[1],它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的相互促进作用,它是运动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中的任一因素都可能转化为积极参训的内部动力及保证竞赛成绩的重要砝码[2-6]。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责任心和运动坚持性显著影响比赛成绩[7]。短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总分与运动成绩呈显著相关及线性关系[8]。CUBA女篮后卫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兴趣和意志因素对训练和比赛成绩存在显著影响[9]。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体育课的感受对体育成绩有显著影响[10]。
非智力因素活动的水平还直接影响游泳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成效[11,12]。优秀游泳运动员认为运动成就动机、兴趣、热情和自信心对竞赛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13]。在各种不同训练条件下,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理状态,提高训练效果[14-17]。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在运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18,19]。以上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及心境状态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都有较大影响。然而,能否通过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预测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未见文献报道。尤其是,对于具有与成年运动员非智力特征显著不同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与心境状态对比赛成绩是否存在相关性也未见文献报道。
因此,本文以浙江省10~13岁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心境状态、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是否与竞赛成绩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下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建立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非智力因素与游泳竞赛成绩的模型,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干预及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13年第33届浙江省迎春杯游泳锦标赛赛前,随机抽取参加2013年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集训的10~13岁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52人(男子运动员25人、女子运动员27人),身高150.10±8.33 cm,臂长153.33±10.05 cm。
1.2测量工具
采用《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调查量表》测量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该量表由荣敦国等人[5]编制而成,共83 题,包括10个因子,分别是:成就动机(AM)、运动热情(SE)、运动责任心(SR)、运动坚持性(SP)、注意稳定性(AS)、情绪稳定性(ES)、运动焦虑(SA)、运动自信心(SC)、运动好胜心( SW)、运动独立性(SI) ,每个因子共8道题,分数范围在8~24分。整份问卷重测信度为0.83,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
采用《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测量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近期的主要心境特征,该量表由祝蓓里编制,共40题,包括7个分维度,分别是: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最后评分采用情绪状态总估价(TMD)表明消极情绪状态的程度,TMD分数愈高,即心情愈纷乱与失调,祝蓓里在修订时建立了简式POMS的中国常模,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进行分析,该量表的平均信度是0.71[20]。
1.3研究过程
在“2013年第33届浙江省迎春杯游泳锦标赛”正式比赛的前一周进行心理问卷的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填答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在教室当场发放,用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被试填好后当场收回。参加测试的10~13岁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共52人,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52人(男子运动员25人、女子运动员27人),问卷有效率为100%。其次,通过在浙江省体育局正式举办的“2013年第33届浙江省迎春杯游泳锦标赛”的比赛管理中心,获得所有运动员的全能及各单项的游泳比赛成绩。
1.4数理统计方法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青少年运动员非智力及心境状态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青少年运动员非智力及心境状态与游泳竞赛成绩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水平置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皆置为P<0.01。
2研究结果
2.110~13岁不同性别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及比赛成绩的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男子运动员POMS及非智力各积极因子得分低于女子运动员,差异不显著,男子运动员各消极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子运动员,其中疲劳因子呈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赛总分及名次差于女子运动员,差异不显著。
图1 10-13岁不同性别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非智力因素与心境的比较
2.210~13岁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及比赛成绩的比较
表2和表3的结果显示:10~13岁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POMS及非智力各积极因子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各消极因子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
表1 10~13岁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及比赛成绩的比较
表2 10~13岁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得分的比较
经年龄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但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消极总分的年龄特征呈左倾的“U”字型特点,即10岁高,11岁降到最低,12岁升高,13岁又升到最高。而POMS的精力因子则相反,表明11岁是个拐点,精力水平最高,心境的各消极因子得分最低,心境状态最佳,而13岁则精力水平较差,心境的各消极因子得分都较高,值得引起重视。同时,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动机、注意、焦虑、自信心、独立性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热情、责任心、坚持性、情绪、好胜心因子的得分呈10岁最低,11岁升到最高,12、13岁又逐渐降低,但均高于10岁。总体表明:10岁游泳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对较低,11岁是个拐点,水平最高,13岁游泳运动的焦虑及情绪状态相对较差。
2.3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回归分析
以游泳比赛成绩为考察基点,对非智力及心境各因子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表3的结果显示: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的疲劳、消极情绪因子与游泳全能比赛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精力、自尊因子与比赛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运动动机与运动独立性与游泳全能比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其它各因子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表3 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的相关分析表
注:*P<0.05,**P<0.01;表4同
表4 预测青少年游泳比赛成绩的分层回归与逐步回归结果
为了探索各相关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组合自变量与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以性别、年龄为人口学变量,以疲劳、精力、自尊、消极情绪总分、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因子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来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4的结果表明:在回归分析的第一步,输入控制变量即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与性别),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系数t检验均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因此,性别和年龄变量模型中不具有调节效应的作用。在第二步输入预测变量(包括疲劳、精力、自尊、消极情绪总分、运动动机与运动独立性),结果表明:预测青少年游泳比赛成绩时,运动独立性、精力状况、运动动机成为最佳预测变量。该组变量解释了总方差的71.8%。运动独立性对比赛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417),解释了总方差的60.2%。精力因子对比赛成绩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52),精力因子增加有意义的解释变化,△R2=0.094,p<0.001,新增解释变量为9.4%,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表明在控制了运动独立性变量影响后,精力因子对比赛成绩依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运动动机因子对比赛成绩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30),运动动机因子增加有意义的解释变化,△R2=0.022,p<0.001,新增解释变量为2.2%,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表明在控制了运动独立性和精力因子变量影响后,运动动机因子对比赛成绩依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回归系数β值看,运动独立性、精力因子与运动动机对游泳比赛成绩都产生正向作用。模型还显示,疲劳、自尊和TMD消极因子没有进入方程,说明这三个因子对比赛成绩可能没有直接预测作用。
3讨论
3.1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及比赛成绩的比较
10~13 岁游泳运动员正处于全面发展训练和初步进行专项训练的阶段,该年龄阶段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承上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大部分国家,女子11~12 岁年龄组与男子 13~14 岁年龄组的训练都属于专项提高阶段前期,这个年龄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第二个高峰,所以更为重要。田麦久教授认为运动员全程性训练的各阶段除体能和专项技能外,还要注重运动员一般心理品质、专项心理品质和心理稳定性方面的训练目标[21]。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子运动员在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TMD因子的得分均比女子运动员高,说明10~13岁男子运动员的负性情绪比女子运动员强,总体心境比女子运动员差,尤其是男子运动员的疲劳状况高于女子运动员,并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在青春发育期男子运动员的心智和生理发育要晚于女子运动员1~2岁,在承受相同训练量和比赛压力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同时男子运动员在POMS的精力及自尊因子的得分明显低于女子运动员,这表明男子运动员的自信心及训练状态都不如女子运动员。男子运动员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热情、责任心、坚持性、注意、情绪、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女子运动员,这表明男子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上进心等方面都要差于女子运动员,同时在焦虑因子的得分高于女子运动员,这说明男子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女子运动员,且压力应对的能力要差于女子运动员。周成林的研究表明:我国10~13岁优秀游泳运动员智力水平在男子运动员要稍优于女子运动员,但无显著差异,女子在个性特征较男子表现突出[8]。男、女运动员在稳定性、持强性、轻松性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与本研究结果也相吻合,这提示教练员在对待10~13岁年龄段的男、女运动员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心理因素存在的差异,在训练要求、训练强度、激励措施等方面区别对待。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10~13岁不同年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POMS及非智力各积极因子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各消极因子得分总体上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经年龄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但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消极总分的年龄特征呈左倾的“U”字型特点,而POMS的精力因子则相反。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参训规律来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为他们的初学年龄在5岁左右,6岁开始启蒙训练,经过2~3年的业余基础训练,大多数运动员在10岁左右开始初次参加正式的比赛,研究结果提示:教练员在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对10岁年龄段运动员的热情、责任心、坚持性、情绪、好胜心等方面的培养。11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处于4~5年级,心智发育逐步成熟,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的磨砺,无论从运动水平和心智方面都相对成熟,同时,这个年龄阶段也是选拔后备人才的重要年龄阶段。13岁是小升初的年龄分界点,由于受到训练强度增加、训练厌倦情绪和学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精力都会受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在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流失率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也提示教练员在面对13岁年龄段的运动员时,要充分考虑到消极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协调好学训矛盾和训练中所面临的一些困惑,帮助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继续从事游泳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3.2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境、运动动机及运动独立性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运动员心境、非智力因素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疲劳、精力、自尊、消极情绪、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与游泳比赛成绩呈显著相关,运动员运动动机因子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系数存在显著意义,且运动精力与运动独立性因子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系数存在非常显著意义,可能正向预测比赛成绩。这表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体能状态、自我效能、情绪状态及训练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比赛成绩都有直接的相关性。Adel Mirzaei 等关于足球运动员人格特质与运动成绩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中的认真勤奋因子与运动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也是正向预测运动成绩的独特变量[22]。人格五因素理论认为人格包括:外向、和谐、认真勤奋、神经质、开放特质,其中认真勤奋特质主要是指个体愿意去努力实现目标,提高自己的独立性与稳定性[23,24]。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自律能力、责任心、成就动机和目标设置就会在比赛中获得高水平的运动表现,而神经质性的人格特征,比如焦虑、抑郁、愤怒、自责等特征的运动员就会体现出低水平的情感和行为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独立性、运动精力水平的有效培养与提高。
3.2.1运动动机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影响及干预对策。 “动机是人生目标形成的诱质,而目标则引领着人的行为,诸如任务、关注点、计划、努力度等[25]”。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主要包括参训动机与成就动机。训练动机是激起运动员参加训练、保持训练的原因和动力,它对运动员保持训练的兴趣度、坚韧性、积极性及持续性均有重要作用[26]。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是指他们在从事自己认为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训练和比赛中,希望取得优异成绩、展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动机因子对比赛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运动成就动机高的运动员,其运动成绩也相对较好。游泳训练是一种既消耗体力又花费时间的运动项目,为了使每个运动员都能坚持下去,每个运动员都必须要明确训练动机与训练目标。通过这种训练要满足什么个人需要,整个游泳队都应该清楚地懂得在这个赛季里他们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个人和集体做哪些努力才能实现目标。而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是运动员在家庭、学校、运动队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竞赛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练员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成就动机,可主要采取两个策略:①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通常所讲的期望效应。教练员和家长等人可通过诚恳而现实的期望为运动员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但特别要根据运动的实际训练状况把握好期望值的大小,要最优化地发挥期望值或目标对运动员的正向激励作用。笔者曾基于期望偏差理论和强化学习理论的启发,研究了在排球训练中实施并发可变时距强化程序的方法,成效显著[27]。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可将不同的两个目标相互独立地按照可变时距强化程序给予奖励,在竞技体育物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调节运动员的期望偏差,让实际概率大于平均期望概率,从而有效激励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持久性,它对强化和维持所期待的游泳训练行为有着重要意义。②强化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成就意识。教练员可运用国内外游泳健将(比如菲尔普斯、孙杨等)的感人故事,进行说理或组织讨论等形式,激励运动员为了祖国,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培养高层次的运动成就动机。同时可与运动员共同设立明确、现实和有挑战性的运动训练竞赛目标。让运动员在远期目标的引领下,通过逐步实现一系列的近期分目标,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成功的吸引力,从而逐步达成高层次的运动成就需要。此外,教练员要将比赛、评比和奖励相结合,积极评价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竞赛中表现出的努力进取和顽强拼搏的行为,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积极应对困难与失败的思想与行动,培养运动员内部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但要注意的是要将正面强化(奖励)和负面强化(惩罚)、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数量与质量评价相结合运用。
3.2.2运动独立性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影响及干预对策。运动独立性是指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有强烈责任心,为了获取比赛胜利,能够自觉认真、一丝不苟地主动完成任务,运动训练竞赛活动中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宝贵的运动性格品质。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独立性对比赛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417),解释了总方差的60.2%。这表明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思想、独立完成运动训练竞赛任务能力强的游泳运动员,他们的训练与比赛成绩可能会越好。专项提高阶段前期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任务之一就是树立自信心、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实践也证明,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训练能力[28]。因此,为培养游泳运动员的运动独立性,在日常的运动训练竞赛实践中,教练员应围绕专项提高阶段前期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任务,根据运动员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特点,主动教授给运动员科学的运动训练竞赛方法,并着力培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善于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创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使他们把艰苦的运动训练竞赛活动转化为自觉的、自动行为。同时,教练员还要通过集体讲授与个别交流、心理教育与行为训练等方法相结合,培养运动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在运动训练竞赛活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约束自己的言行的能力;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能战胜与执行自己的决定相冲突的一切因素的能力;善于在行动中抑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能始终把自己调节到较好的竞技状态等。
3.2.3心境状态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目前,很多研究者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来监测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用来预测运动成绩。POMS 被认为是反映运动员运动表现成功与否的一个心理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疲劳、消极情绪总分与游泳比赛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测量游泳运动员积极心境状态的精力因子与游泳比赛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可能正向预测游泳比赛成绩。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精力及自尊因子得分均高于其它消极心境因子的得分,显示出心境状态冰山剖面图,可以看出他们在赛前具有良好的心境状态。有研究通过对世界级的摔跤运动员、国家级的划船运动员及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POMS 上呈现“冰山曲线”,即他们在紧张、压抑、疲劳、愤怒和慌乱上得分低,而在精力上得分高[29-31]。现有研究显示在耐力运动员POMS总积分与训练负荷呈量反应相关,而且它被认为是一个较好的监控运动疲劳方法[32]。也有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始终处于一种疲劳状态,而精力和自尊却处于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心理状态剖面图呈现出“倒冰山”状[33],这提示在大强度的训练中要加强疲劳的恢复措施。本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心境状态的调适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大的结论。
因此,在青少年游泳训练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技术训练及体能训练,要时刻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要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有时运动员的精疲力竭是由于心理过度疲劳所致,而不是身体负荷所致,冥想训练作为一种心理整理方法与身体整理相结合比在训练后或恢复期间采取简单休息的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心率的即刻和长期恢复、降低心境失调分数和认知焦虑分数[34]。通过放松训练、表象训练、自我谈话、目标设置、注意控制等心境管理方法对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的心境有所改善,但并非显著,而这种心境的改善对于运动员训练质量的提高产生作用[35]。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运动队对系列心理讲座的重视可以使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认知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产生良好效应[36]。因此,建议在青少年游泳训练过程中加强信息化训练手段的运用,教练员与心理专家合作,通过科学化的“心境管理”的训练,通过特定的心理干预手段来帮助运动员调节心境,克服各种训练中的心理障碍,提高运动员的精力及自尊水平,以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
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及运动智能,只有在其良好的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能否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功能,是克服心理训练的盲目性和促进运动训练竞赛活动成效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因此,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做好体能储备和技能提高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心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重视运动智力因素(如运动节奏感、运动平衡感、运动动觉表象、运动意志注意、运动动作思维等)培养的同时,将其与个性心理能力(如运动独立性、运动动机、运动好胜心、运动积极情绪、运动坚持性、运动责任心及注意控制等)的培养有机结合,通过不断完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过程,保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3.3研究局限与设想
①研究选取的被试样本偏小,仅选择了浙江省的部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研究结果可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的研究有待选择全国各地大样本的青少年展开研究;②有待于研制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用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心理选材;③以后的研究要在科学的心理测量的基础上,选择青少年运动员的突出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实验干预研究。
4结论与建议
4.1对于浙江省10~13岁游泳运动员而言,男子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及心境状态均比女生差,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运动员心境及非智力各积极因子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各消极因子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
4.2心境的疲劳、精力、自尊、消极情绪状态因子及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因子与游泳比赛全能总分存在显著相关;
4.3心境的精力因子与运动动机、运动独立性因子对游泳比赛成绩的回归统计存在显著性,可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4 针对10~13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心境状态、非智力因素以及身体机能发展特点与规律,采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法制定训练计划,重视游泳运动员心境状态的调节,有效培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运动独立性能力,是完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胡琴.对学生体育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初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4):120-121.
[3]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0.
[4]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90-91.
[5]荣敦国.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调查量表的编制与质量检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53-58.
[6]刘明.论我国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3.
[7]肖杰洋.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竞赛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8]张文涛.湖北省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对比赛成绩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9]马福媛.非智力因素对CUBA女篮后卫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王韬华,赵广辉.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成绩影响的统计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114-118.
[11]周明.对全面把握游泳训练环节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7,17(4):30-34.
[12]周成林,谢虹,谢光,等.我国10-13岁优秀游泳运动员智力与个性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3,13(6):90-96.
[13]荣敦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若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的影响研究—以举重、游泳、乒乓球和射击为例[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4]严蓓.游泳运动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培养[J].游泳季刊,1998(3):12-14.
[15]周丽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游泳教学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57-58.
[16]冯燕.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54-56.
[17]冯燕.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J].体育科学,2005,25(12):43-45.
[18]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9]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0]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323.
[22]Adel Mirzaei, Reza Nikbakhsh and Farideh Sharifif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port performance,Europe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2013,3(3):439-442.
[23]McCrae, R., Costa, P. Personality in Adulthood: A Five-Factor Theory perspective, 2nd Ed, Guilford Press, NY,USA, 2003.
[24] Robbins, S., Judge, 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entise Hall, 2008.
[25]蒋京川,郭永玉.动机的目标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3(6):635-636.
[26]胡好,张英波,王传平.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0):107-108.
[27]王玉秀,李伟.论并发可变时距强化程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10(2):178-182.
[28]李文静.儿童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J].游泳,2001(3):32-33.
[29]David T. Mar tin. Using profile o f mood states( POMS) to monitor high- intensity training in cyclists: group versus case studies[ J].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0(14):138-156.
[30]Lane, A. M. and Lovejoy, D. J. T he effects o f exercise on moo d chang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depressed mood[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2001(41):539-545.
[31]徐培,姚家新.优秀皮划艇运动员高原训练心境状态的监测与调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3):79-82.
[32]CRESSWELL S L,EKLUND R C. Th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burnout measures in sport: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J].J Sport Sci,2006,24(2):209-220.
[33]李年红.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心境状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62-64.
[34]姜镇英.冥想训练对美国中学游泳选手训练后的焦虑、心境状态及心率恢复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0,20(6):66-74.
[35]王远.“心境管理”对省级游泳运动员训练质量的影响[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36]冯燕.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J].体育科学,2005,25(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