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缘人群”
2016-01-21阿拉坦宝力格
阿拉坦宝力格,贾 爽
(1.内蒙古财经大学 法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长春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吉林长春 130012 )
论“边缘人群”
阿拉坦宝力格1,贾爽2
(1.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2.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吉林长春130012 )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问题的逐渐复杂化,“边缘人群”开始走进学者们的视线,这一人群的窘迫现状和弱势地位,无一不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就其概念在中国本土化的界定,学术界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本文通过对前期文献及各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边缘人群”并不是简单的某一特殊群体,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其界定应该考虑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边缘人群;概念;前期文献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发展的边缘人。这些人对新环境适应不良而被主流群体排斥,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匮乏,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生活状况更是不如人意,甚至被当成是引起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其中有些人是为生活所迫,有些是被制度牵制,有些是在这个社会中找不到自身的价值而自甘堕落,边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由此引发的问题确是相似的,即外来人口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该群体身上折射出了最基本的社会问题,而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要找到这些问题与发展的平衡点。要知道社会问题是无法根除的,所以要找到它合理存在的理由,从而制定更加合适的政策体制,转变单一的理念,用问题激励发展的速度,用发展弥补问题所带来的痛苦。边缘人群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不平等、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与牺牲者,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于边缘人群,不是要消灭,而是要尊重和发自内心的接纳,努力为这些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边缘人群的生活好一点,社会中的不平等就会少一点。
社会化、贫困问题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自然,边缘人群问题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边缘人群”这个概念最早由帕克提出。20世纪初, 芝加哥学派首创了边缘人理论,20世纪30年代该理论趋于成熟,但这一理论引入到我国的时间仅有数十载,所以我国学者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研究时要考虑到更多的社会环境及人文因素。如何把握外国理论与本国国情的正确结合,从而完善这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学者们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国内有关边缘人群的篇章来看,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是调查边缘人群的生活现状、了解边缘人群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边缘人群的社会制度完善的建议等等,然而,对于边缘人群到底是什么样的群体,应该以那些标准来判断,学者们并没有详细阐述,学术界有关边缘人群界定的文献也并不多见。这一概念的本土化界定对于其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是必要的,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分析,能够试着对边缘人群做一个较清晰的界定。边缘人群界定的明确将会使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达到一个新水平,也将拓宽理论研究视角,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从而有助于边缘人群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边缘人群”概念的来源及我国研究现状
“边缘人群”的前身是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Simmel)在1908年提出的“陌生人”(Stranger),在其著作《陌生人》中,用了个比喻来解释这一概念的涵义。书中写到“天狼星的居民对我们来说并非是真正的陌生,因为他(它)们根本不是为了地球人而存在的,因而与我们之间,没有远近之分。”这里陌生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外来者,不是指今天来、明天走的流浪者,而是指今天来、明天留下来的漫游者——可以说是潜在的流浪者①。“陌生人”不属于任何既定的地域空间,但又在某一地域空间点出现,其作为外来者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又与某群体的成员产生偶然的互动,与某群体的成员保持一种特殊的距离,所以说,与人们毫不相关的“天狼星的居民”并非是真的“陌生人”。从空间意义上说, 陌生人生活在某一群体之中;但从社会意义上来说, 陌生人又没有完全融入这个群体,在齐美尔看来, 陌生人既近又远, 既熟悉又陌生, 对世界具有一种超然的态度。②后来有学者对于“陌生人”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决定陌生人的种类由两个方面构成:即陌生人融入本群体的渴望程度和本群体成员对陌生人的态度。将这两个方面交叉,就可以得出陌生人的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过访者(visitor)”,即过客,这类人只是在群体中做暂时的停留,并不想完全融入群体当中,或者在此定居。因此,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本土性知识”,而通过外来的评判标准形成对本社区的印象。其目的是掌握当地丰富的知识,可以与当地人交流,以及获得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类型是指“新来者(newcomer)”。这类人虽然作为外来者出现,但其希望融入本地群体中,在主观上表现出对本地文化以及本地人生活方式的认同。③
罗伯特·E·帕克(Robert Ezra Park)受齐美尔的影响,在一篇名为《人类的移民与边缘人》的文章中提出了“边缘人”的概念,认为边缘人是一种“文化混血儿”,其生活在两种无法融合的文化中间,脱离了原有的文化体系,但又不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游离于两种社会(或群体)之间。帕克的边缘人是两种或多种文化混合的结果,其所具有的边缘性在较长的过渡期(或危机时期)中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人格类型。这种边缘性的人格表现为:第一,边缘人是被迫生活在两种社会中,而这两种社会是有很大差别甚至是互不相容的。第二,虽然边缘人在空间上属于两个群体,但这两个群体都表示出了对这类人的不接纳或不认同。第三,由于边缘人对两个群体都无法完全适应,所以其缺乏对任何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再加上两种不同的文化对边缘人思想上的影响,使其经常陷入迷惘甚至自我分裂,表现出焦虑、烦躁和孤独的心理状态。然而,相比于齐美尔,帕克以一种更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边缘人,由于边缘人身份的相对独立和自由,使其具有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思维,同时,研究其矛盾的心理过程,可以为处理社会变迁中产生的情绪适应问题做参考。所以,对于社会来说,边缘人有其独特的价值。帕克对于边缘人的界定从文化的区别出发,最终落脚于人格上的差异。
在帕克的理论基础之上,埃布莱特·斯通奎斯特(Everett·Stonequist)对边缘人概念的界定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认为边缘人的产生不仅是由于移民,还受到教育、婚姻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边缘人在没有做好适应另一个社会群体或者文化群体的准备的情况下,抛弃原有的社会群体或文化群体,却感觉到明显的不适,从而将自己置于两个社会群体的边缘。斯通奎斯特又将产生边缘人格的社会情境分为文化、种族的差异和单纯的文化差异,将边缘人的产生不仅仅归因于文化因素,还包括其他的社会因素和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因素,从而将边缘人的内涵进行了精确与深入。后来,有个别学者还提出了“人人都是边缘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将边缘人的概念进行了抽象,把所有能够引起差异的因素都当作了边缘化的条件,显然,在目前看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但这也说明了对于边缘人的研究将会更加关注社会因素,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将会越来越泛化。
随着边缘人群研究的不断发展,理论界普遍认可了两种边缘人的定义:一、从其所在社会群体中孤立出去、未真正被他人所接受的人;二、具有边缘人格特征的人。④总体来看,国外的理论初期注重边缘人格的研究,边缘人群形成的因素方面主要关注种族、文化的影响,到了后期逐渐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社会环境对边缘人群的影响上,相比单纯的考虑文化因素,后来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
我国早期有关“陌生人”的研究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论述。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与陌生人产生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互动变得更加频繁,陌生人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与陌生人打交道,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关于情感的互动,同时也就被赋予了生活中的意义。因此,如果要维持现代生活,就必须保持和培养与陌生人的关系。⑤目前,在我国,“边缘人群”还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一般只是根据字面意思认为那些生活在边缘的人就应该叫“边缘人”,简单地把地理位置或生活环境作为判断标准。大多数人把农民工、失业者、“三无”人员等归为边缘人的行列,缺乏对边缘人科学系统的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呈现出了复杂化的趋势,不同领域都出现了“边缘人群”。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对不同领域的边缘人阐述了各自的认识。比如,在管理学中,“职场边缘人”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一部分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类特殊人群,这些人在公司里地位较低,被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被同事圈排挤。在教育学中,“学校边缘人”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对象,目前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来解决这些学生的边缘化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划分,还有“低保边缘人”,这些人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经济上的贫困,从而引发各种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边缘人的界定比较宽泛,学者们大多是从社会心理、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方面来阐述。
虽然,边缘人群问题已经在我国凸显,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尚未成熟。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多数是从国外的理论研究出发,联系我国的社会问题,主要从边缘人群的生活现状和如何融入主流群体等方面来阐述。具体来说主要从社会地位、社会支持网络、贫困问题、就业问题、心理状态和权利保障等方面的探讨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对于“边缘人群”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关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利用国内的期刊网站收集整理了相关文献,从界定、特征、分类以及研究视角几个方面对前期文献进行了归纳(见表1),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对不同视角下关于边缘人群界定及特征的分析,笔者总结了界定边缘人群应考虑的环境因素并阐述了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表1 前期文献归纳表
三、学者们对边缘人群的界定总结
学者们专业背景的不同,决定着其研究边缘人群的视角不同,纵观前期文献,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视角对“边缘人群”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不同的研究视角,为笔者对边缘人群的概念界定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和开阔的眼界,有利于对概念的泛化和抽象。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李尚敏,朱同丹认为边缘群体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共同体。这些群体生活在主体人群社会的边缘地带,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这一人群主要有外来务工农民, 这是边缘群体的主体;一些中小城市的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和学历较低的待业青年和一些被社会忽视的劳动教养、劳改释放人员和很少的通缉逃犯。⑥李连根、夏惠敏认为社会边缘人是对社会群体的参与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这些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无法进入主流社会,生活在主流社会的底层,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被主流社群的成员排斥,缺乏归属感。主要有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运气不好的人、无劳动能力的人和流浪者等。⑦张黎呐通过对美国边缘人理论的研究,认为边缘人是被社会主流文化忽略、排斥的一个社会群体。美国的边缘人理论研究最初主要是对边缘人的界定,后来发展成对边缘人心理状态的分析,最后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对边缘文化处境的解释上。理论界普遍认可的两种边缘人定义:一,从原来所处的社会群体中孤立出去、却未真正被新文化中的主体人群接受;二,具有边缘人格特征的人。广泛的边缘人概念,指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同于美国社会主体人群的各类人群。这类人大多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如黑人、无选举权人、社区新移民者、无业者难民、游牧民、跨文化婚姻中的个体和子女、长期寄宿在他人文化下的成人、少数人族群混血儿等。⑧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沈苏燕、李放具体阐述了城市低保边缘人的概念,即城市居民中基本生活水平低于享受最低保障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的人群,主要表现在经济收入上的低水平。这些人由于低收入导致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缺乏,没有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其状况表现为: 在经济上低收入, 生活上低质量, 政治上低参与, 权益上低保障。⑨
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组织边缘人是在企业中存在的,缺乏对组织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不能真正地融入企业生活当中而处于组织的边缘,从而导致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的人群。中国企业员工边缘化的内容结构包括存在意义边缘化、管理文化边缘化、人际交往边缘化、利益保障边缘化、小组活动边缘化等。⑩
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来看,盛洪勇认为,在校园里,存在着这些同学:总是生活在角落里,与人接触不多、活动参与较少,而被大家忽视,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被人遗忘的角色,这样的学生群体被称为边缘群体。“边缘群体”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综合素质较低,特别是心理适应、调节能力较差。
不同视角下定义了不同的边缘人群,然而,无论从哪一视角来看,边缘人群的特征都是相似的,导致其边缘化的原因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抛开个体的因素,笔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概括社会因素对边缘人群形成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客观、全面地对概念进行界定。
四、界定边缘人群应考虑的因素
在边缘人群的界定上,笔者综合各学者的观点,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经济因素
由经济基础薄弱而导致的贫困是影响边缘人群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条件的好坏是其成为边缘人群的重要表现,而其他方面的被边缘化也是由经济引起的。经济水平的低下意味着日常收入的无保障,生活条件的低质量,在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不良发展,如健康状况不良,心理状态不佳,从而使人们的生活陷入危机。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进而把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社会阶层,那些经济水平低下的人群就会被划分到下层阶级,而这一阶层的人群正是最有可能被边缘化的人群。伴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边缘人群只怕会越来越“边缘”。
(二)文化因素
正如帕克的阐述,“边缘人”的产生是两种不能完全相容的文化混合的结果,其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混血儿”。这些人对新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同时又与原来的文化难舍难分,从而游离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帕克从文化的差异入手来研究边缘化,足以看出文化对边缘人的显著影响。文化,作为人们思想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历史,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对于外来群体有着本能的排他性,而文化的差异就成为边缘人群进入主流社群的很大障碍,如果外来群体和新的主流群体在文化方面互不认同,将会影响两个群体的融合,如果文化差异不及时的缩小或消失,势必会产生社会问题。群体文化虽然不易被改变,但,这并不影响新文化的融入。就拿美国来说,作为一个世界文化的大熔炉,美国不但没有将外来文化当作“入侵者”,而且将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了原有文化中,使原有文化更丰富更有活力。所以说,主流群体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外来文化,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接纳外来文化,这样才有利于边缘人群的文化融入。
(三)政治因素
人们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各种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人们的生活正常有序地进行。然而,不同人的不同权利,由于受各自环境的影响,其权利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就政治权利来说,边缘人群是主流社会政治中的弱势者。政治参与不全,政治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其政治能力较弱,政治能力越弱,其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就越少,政治权利就越不能得到保障,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由于社会地位的弱势和维权意识的欠缺,当其正当权益被侵犯时很可能会采取不当的方式,最终导致形势恶化。比如,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回家过年时却讨不回应有的工钱,最后走投无路只能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虽然这其中不乏讨薪成功者,但采用如此方式所带来的隐患是不得不考虑的,所以,如何为边缘人群创造良好的制度保护环境,是一个国家顶层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四)社会地位
同样作为社会人的边缘人,也像其他社会人一样,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既然是社会人,那么就必然会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然而,那些占有社会资源较多、社会评价较高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从而也就能利用更多的资源建立更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但那些占有较少的社会资源,社会评价低的人就越觉得融入社会的困难,生存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也会越来越少,自然,社会地位会变得更低,最终成为被边缘化的对象。边缘人群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得到最低廉的报酬,这些人也想“翻身”,却能力有限,最后只能这样“边缘”着。
在边缘人群的界定上,还应考虑其概念的相对性。边缘,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边缘人群当然也就是相对于主体人群而存在的,没有主体人群也就没有边缘人群,所以不能绝对地说某个群体是边缘人群。有人说农民工是边缘人群,相对于城里人来说,农民工确实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城市,那些真正在农村生活以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越来越少,进城务工就成为主流,所以,农民工相对于这样一个农民群体就不能称得上是“边缘人群”。对于边缘人群是“被边缘化”还是“主动边缘化”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被边缘化”多于“主动边缘化”。因为作为社会人来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在群体中生活而不是选择孤独。没有人喜欢被排斥,即使是主动远离主流群体的人,离开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适应不良,而不是喜欢孤独,所以,边缘人群的形成是“被边缘化”,而不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按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不能只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自己的行为,而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当人们怀揣着希望却在现实中受挫时,就会产生退缩,这是人类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所以,边缘人群的退缩心理和无归属感是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综上,笔者认为边缘人群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指某一特定群体,而是需要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来综合定义。所以,根据我国现状,笔者认为边缘人群是指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无法真正融入主流社会而处于相对边缘状态的人群,此边缘状态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自身文化被排斥、政治参与不全和社会地位低下。这里所说的“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与主流社群相融合,而不只是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主流人群聚居的地方,例如那些因城市建设而被迫迁居的郊区农民,用土地换来了城里的楼房,从表面上看,住进了城里,成了所谓的“城里人”,但是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不同,仍不能适应城市生活,被城里人排斥,最后不得不感叹:“唉,还是乡下好。”所以说,这些农民在文化认同上已经被边缘化。边缘人群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出发所形成的结果是不同的,在学术界也难以形成较全面且被普遍认可的分类标准。所以,笔者在这里只从某一角度来对边缘人群进行了分类。从边缘状态持续的时间上来看,边缘人群可以分为暂时性的和长期性的。暂时性的边缘人群是指在某一较短时间内处于边缘状态,在后期可以改变现状而融入主流社会的人群。影响其改变边缘状态的原因可能是自身方面的改变,也可能是社会条件的改善。长期性的边缘人群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处于边缘状态(甚至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并且在以后改变现状的可能性较小而持续边缘化的人群。例如,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父辈在城市中打拼,也把孩子带到城里,干着类似的工作,享受着同样的待遇,但也遭遇着城里人同样的白眼(虽然近几年很多城里人对农民工的态度有所改善,但还是有人对农民工表现出完全的不接纳)。
边缘人群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关注的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上界定因素入手对这一群体进行救助。社工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经济匮乏者提供物质经济的支持;对有心理问题良者进行心理疏导与帮助;对适应不良者协调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相关政策进行干预以保障边缘人群的合法权益,通过改变社会对边缘人的片面认识以增强其社会认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尊重受助者的意愿。有些边缘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边缘化身份,社工不能强行把他们作为改变的对象。二是要注意主流人群对边缘人群的认同方式。要使边缘人群完全被认同,这是一个漫长又艰巨的过程,社工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和合理的评估机制,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主流人群对边缘人群的认同度,是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三是在关注边缘人个体的同时关注其家庭的需要。个体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对家庭的介入有利于某些问题的根本改善。
五、结语
边缘人群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社会发展越迅速,社会竞争就越激烈,那些竞争力较弱的人群就越有可能被淘汰而成为边缘人群,而且,只要不能实现“大同社会”,边缘人群就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消除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此类群体的研究是日渐紧迫且必要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群才算是边缘人群?通过对前期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注意概念的相对性,其次,界定这一人群应从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来考虑,最后,应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边缘人群的本土化做进一步的完善。
现如今我国学术界对于边缘人群的研究还没能像西方国家的研究一样深入和系统,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对于边缘人群界定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首先,理论部分大多是借鉴外国学者的观点,对于我国边缘人群理论的本土化并没有做具体分析。因为边缘人群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社会,其产生的边缘人群的类型也将会不同。其次,一些学者在其关于边缘人群的篇章中,直接引用边缘人群的概念,并没有对概念作具体解释,这会给部分读者在概念的理解上带来很多困难。最后,由于很多学者对概念的界定不清,或对边缘人群的界定过于片面,或把边缘人群与其他弱势群体相混淆。比如,直接把农民工群体定义为边缘人群。虽然我国学者对边缘人群的研究还存有缺陷,但是,随着社会对边缘人群更加关注,对边缘人群深入研究的需要更加迫切,学术界对边缘人群的研究将会渐渐成熟,并且会朝着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的方向发展,直至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边缘人群——这一亟须社会关注的群体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对于这一概念的清晰界定,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确定。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资料收集和专业的论述能力有限,故有考虑不周全或讨论不深刻之处,将作为以后研究的内容再与大家分享。
[注释]
①齐美尔,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②余建华,张登国.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4-57.
③杨建娟,吴飞.理解“生活在别处”的“边际人”——兼谈帕克的学术研究的底层关怀意识[J].新闻界,2012,(10).
④张黎呐.美国边缘人理论流变[J].天中学刊,2010,(4):64-67.
⑤杨建娟,吴飞.理解“生活在别处”的“边际人”——兼谈帕克的学术研究的底层关怀意识[J].新闻界,2012,(10).
⑥李尚敏,朱同丹.边缘群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21-25.
⑦李连根,夏惠敏.社会边缘人就业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1):76-78.
⑧张黎呐.美国边缘人理论流变[J].天中学刊,2010,(4):64-67.
⑨沈苏燕,李放.关于城市低保边缘人群生存现状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10):63-66.
⑩马跃如,李树.中国企业员工边缘化的结构维度与人群特征[J].西部论坛,2011,(4):95-10.
[参考文献]
[1]车效梅,李晶.多维视野下的西方“边缘性”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 2014,(1).
[2]陈科科.论转型期城市“主动边缘化就业人群”的社会适应[J].法制与社会,2006,(11):166-168.
[3]陈蒲芳.边缘群体的无名怨愤情态与疏导消解途径探析[J].丝绸之路,2012,(16):120-123.
[4]陈晓康.城市边缘人群子女的负面心态及教育管理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8):16-20.
[5]陈怡,董忠波.社会边缘群体游民化问题对策研究——构筑现代化的城乡文化价值体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7-141.
[6]郭春孚.社会边缘人群是“地雷阵”[EB/OL].三农中国网,2013-01-20.
[7]何振鹏.城市(镇)边缘人群的精神贫困及其疗治方略——以陕西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镇) 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3-105.
[8]黄剑.边缘人角色的建构——身体缺陷者社会歧视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0-36.
[9]黄永红.试论主要社会群体边缘化情景中的大陆社会工作[EB/OL].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品牌活动专栏》中国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2013-03-14.
[10]李传挺,刘成学,郭广兰.城市边缘人群生存状态调查[J].理论学习,2006,(8):28.
[11]李连根,夏惠敏.社会边缘人就业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1):76-78.
[12]李尚敏,朱同丹.边缘群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21-25.
[13]李万里.论社会边缘人群的生存价值及其人生关照[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0-43.
[14]李漪.必须重视第二代城市边缘人群的教育和管理[J].理论学刊,2002,(1):100.
[15]栗志明.浅论社会边缘人群的界定[J].内江科技,2007,(11):99-100.
[16]林晓珊.边缘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歧视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1):36-40.
[17]鲁叔媛.试析城市边缘群体的出路问题[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94-97.
[18]罗霞.城市边缘人: 被社会忽视了的群体[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5-119.
[19]马跃如,李树.中国企业员工边缘化的结构维度与人群特征[J].西部论坛,2011,(4):95-102.
[20]秦晖.善待“边缘人群”[J].时代潮,2003,(2):24-26.
[21]齐美尔,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41-342.
[22]沈苏燕,李放.关于城市低保边缘人群生存现状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10):63-66.
[23]盛红勇.论高校“边缘群体”的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24-26.
[24]吴学东.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兼论城市边缘群体的权益保护[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7-49.
[25]谢爱华.化边缘人群为城市稳定因素[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43-46.
[26]杨建娟,吴飞.理解“生活在别处”的“边际人”——兼谈帕克的学术研究的底层关怀意识[J].新闻界,2012,(10).
[27]杨云彦.社会变迁与边缘化人群的能力再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3-8.
[28]余建华,张登国.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4-57.
[29]张爱华,孙玉姣.从“边缘性”探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成因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72-73.
[30]张黎呐.美国边缘人理论流变[J].天中学刊,2010,(4):64-67.
[31]张秋芳.试论和谐社会下社会边缘人群的权利保障[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20-22.
[32]赵蓉,岳世忠.论农民工——都市边缘群体与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J].开发研究,2005,(6):112-117.
[33]赵博文.“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意义思考[J].电影文学,2010,(21):64-65.
[34]汪黎黎.“城市边缘人”报道的边缘化倾向[J].传媒观察,2005,(6):38-39.
[35]郭之纯.对边缘化人群多些关注[J].党政干部文摘,2008,(9):47.
[36]周维宏.日本“飞特”一族的边缘生活[J].人民论坛,2010,(12):50-51.
[责任编辑:高平亮]
On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Altanbulag1,JIA Shuang2
(1.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2.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complex social problems,“marginalized groups” entered the scholars' sight.The distress situation and the weak position of this group becomes the current focus of scholars, but there were no any clear concepts about it. In this paper, by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of the early literature, analysis that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is a relatively complicated concept,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s ,culture ,politics and social statu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efining the concept.
Key words:marginalized groups; conception;early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15)06-0001-11
[作者简介]阿拉坦宝力格(1978-),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社会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