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20吴伟星

关键词:高中政治应用研究

吴伟星

摘    要:传统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因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老师的教和各种考试测试成为重点,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基本原则。本文将对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生主体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主体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听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课堂教学难见成效。虽然老师有非常好的教学计划,但是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该种情况下,为赶教学进度,放弃了课堂上的提问、师生互动,同时也放弃了给学生留足时间讨论探究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只不过是对课本知识的不断重述而已,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据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的低,政治课成为令他们感到非常头疼的一门功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仍然没有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多数学生没有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给予思想上的重视。

二、学生主体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⒈引导学生与老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因其非常的抽象,导致开发课程资源成为教育教学的关键;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目前学生依然是“局外人”。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地的方法搜集相关学习素材,这既有利于使教学贴近学生,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如下环节,即假如我是外交部发言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站在该身份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同时,还要适当提出一些近期时政热点话题,尤其是记者招待会上的对外交部发言人所作出的提问,并注意与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确定话题,并将自己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来回答这些问题。

⒉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传统应试教学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和依据是学生的测试和考试分数,这扼杀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实践中,若想改变现状,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第一,评价内容一定要全面。摒弃单一的智育分数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德、智全面评价。第二,评价时间一定要趋向于动态化。一方面要求对学习结果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习全过程,改变传统的终结型评价模式,建立发展型形成性评价框架。第三,评价主体一定要多元化。实践中,应当采用综合性评价模式,综合学生自我评价和班主任老师、同学评价。第四,评价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应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坚持客观、发展和科学的理念,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老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实践能力改进的功能。

⒊让学生参与管理,强化学生主体性

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仅是高中阶段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且可以通过“生活即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以防止学生物化、没有积极主动性、缺乏创造性。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参与管理就是学生主体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高层次的实践运用,我们应该把高中政治教学置于学校教育的大局之中。第一,设置建议箱,定时收集学生对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建立主题论坛,比如“教育问生”论坛,让学生通过校园网发表管理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教、管的激情和热情;第三,选出学生代表,轮流值岗或者定时换岗,让学生式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

⒋开展精彩的活动课,落实学生主体性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开展精彩的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政治学科极其重视活动课,活动课学分占政治总学分的三分之一。通过开展精彩的活动课,增加政治课课程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比如,“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了课本内容后再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人群消费现象中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趋向、消费心理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自己、同学以及亲朋好友的消费情况入手,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交流拓宽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而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题的教学,我就在指导学生预习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让学生走访当地的私营企业主、大学毕业生以及就业指导机构等,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学生通过这类贴近生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等,同时也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大胆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主体伦充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艳红.基于学生主体视角 优化高中政治课堂[J]求知导刊,2015(02).

[2] 马国智;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

[3] 王晓静;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09).

[4] 王坤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应用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