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示实验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20陈铃芳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陈铃芳

摘    要:本文通过对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进行预设,并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亦在合理的应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开展初中科学教学,使学生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理解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科学教学,属于通过观察及实验联合的学科。而实验为科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科学教学学习的兴趣,并可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合理的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于初中科学教学中,能够达到较好的预设效果和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点等,不断改善演示实验,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预设

加强学生体验学习方面的教材,主要是通过验证进行的实验模式,现在大部分教学实验转化为演示实验的模式。主要体现为教师演示,学生加以观察,从而提炼并总结为物质性质和规律等。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教师演示实验更具有直观性及形象性,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对新的学习知识加以理解,并巩固其对于新知识的记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讲,这种教学模式仅为皮表。学生只能够看到实验现象的变化,不会注意教师在操作时候具体的步骤。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若想确保学生可以积极的投入到科学教学中,并能够自主的进行试验,就需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仔细的观察教师和伙伴在进行试验时候的步骤,如果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指出,不要一味的考虑试验是不是或成功。客观来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都是非常乐于参与的,学生均愿意于同学面前进行实验的演示,若实验成功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外,可为其他学生进行正确的演示。如果实验没有成功,其他学生和演示的学生能够找到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由此可见,演示实验能够帮助全部的学生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教学实验中,并巩固旧知识验证新知识。

二、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很多实验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亦为实验的结果并不显著,操作起来具有危险性。所以,教学需要不断的累积经验,并综合实际情况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改善。

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至关重要。如“大气压”教学实验,可让学生可到户外,真实的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而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内容。“马德堡半球”教学内容,进行实验的演示时,可邀请两个学生将抽气机的气抽走,使用时间更短的学生获胜。选择班级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学生,进行拉抽气机的动作,当半球能拉开的时候,可以清楚的听到“嘭”的声音。然后再把两个半球合上进行抽气,这时时间会抽得比较长。请刚才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学生拉半球,这时半球没有被拉开,可多请几名学生帮忙,然而还是没有将半球拉开。教师可将活塞完全打开,确保空气可以流进半球内,这时请班级两名力气教学的学生进行拉半球,半球很容易的被拉开了。通过多次的实践,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大胆的进行推理。由此得出,人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强的大气压。以此,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学生的参与情况。如,大气压教学完成,需要请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大气压。如钢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可将吸盘吸附于木板、瓷砖和玻璃等不同的材料,加以对比。以此,提高演示实验更具开放性,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实验亦为科学的方式。以不断的实践和分析,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如,水的沸腾。实验的操作方法为:①在烧杯内添加适量的水,然后将其放置于石棉网上,把温度计放于水中。②将把酒精灯点着,烧杯加热。③观察并进行记录。④完成实验后,将相关的实验材料进行整理。观察和记录的内容为:①水温于55~58℃时,水温会不断的提升,而杯底的气泡也更多,少部分的气泡会上升。②水温与59℃~85℃时,杯底部分的气泡会越来越少,气泡上升的速度也会更加快。③85℃~95℃时,很多气泡上升的速度会随之提升。④水沸腾的过程,很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加快,且温度高于96℃不会出现变化。⑤将酒精灯移走,沸腾现象停止。由此可推断,沸腾现象,属于液体表面、内部在相同时间所产生的汽化现象。但是水沸腾的过程,温度不会出现变化。

由此可见,演示实验为开展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加完善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结合实际课堂反馈情况,加以对演示实验科学教学进行完善。主要需要做到演示实验,造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具有科学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并能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此,通过这种演示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上述大气压的实验可以得出,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利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于科学教学的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并牢固旧知识,加强学生动手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用演示实验 ,能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自身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学科预设的目标和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林河.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

[2] 陈伯海.演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67.

[3]朱斌权.如何做好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J].东方教育,2014.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微课不微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