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芩种苗分级方法研究

2016-01-18李云静张建逵何婉婉

种子 2016年3期
关键词:根长株高种苗

李云静,张建逵,何婉婉,王 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辽宁 大连116600)

优质的中药材种苗是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重要源头。迄今为止,绝大部分中药材种苗还没有相应的标准,不能对市场上流通的种苗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种苗的分级标准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只有人参,甘草,黄芪等少数几个中药材品种的种子种苗有国家标准,致使各个栽培基地栽培的种苗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妨碍了中药材种苗的产业化发展。因此,开展中药材种子(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的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1-2]。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a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菌痢、肝炎、高血压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3]。目前市售黄芩药材主要来自于栽培品种。关于黄芩种苗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多,但主要是关于黄芩幼苗胁迫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4-11],对黄芩种苗分级研究的报导很少。各黄芩栽培产区的种苗大多无分级标准,这既不利于黄芩的规范化种植,也影响到黄芩药材质量与产量稳定性和均一性。为此,本实验对黄芩种苗的分级方法进行研究,为黄芩药材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

2014年5月分别在山东莒县、陕西渭县、北京门头沟区、内蒙古赤峰市、云南东川县的黄芩栽培基地收集1年生的花前期种苗,每一批种苗均按对角线法采样,随机采取3次。以上材料均经辽宁中药大学王冰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a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种苗。

2 方法与结果

2.1 指标测量方法[12]

选择根系生长正常,无机械损伤的种苗进行试验,从每个产地随机抽取种苗各50株,由于黄芩的主根明显,侧根与须根不明显,地上植株1年更替1次,随着植株的增长,其叶片数与节数也不断增加。所以选定测量每个样品的指标包括地下部分:根长、根粗、鲜重;地上部分:节数、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共8项指标。用游标卡尺测定其根长、根粗(距根茎2.5cm处)、叶长、叶宽,精确到0.1cm;用米尺测量其株高,精确到0.1cm,用电子天平测量其根重,精确到0.1g,得到250组数据。

2.2 种苗分级方法

2.2.1 相关分析[13]

应用SPSS 17.0软件对获取的各性状指标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根长、根粗、节数、叶片数、叶宽、株高、鲜重等7个指标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叶长与根长、叶片数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这些指标既包括地上部分的农艺性状,又包括地下部分的药用部位性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根长、根粗、节数、叶片数、叶宽、株高、鲜重作为黄芩种苗质量分级指标。

2.2.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聚类方法,将没有分类信息的资料按相近或相似程度分类,距离最近或最相似的聚为一类,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14]。本实验用SPSS 17.0统计软件,使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将所有样品数据聚为三类。结果表明,第一级种苗质量最好,包含58个样品,占总数的23.2%,第二级种苗质量较好,包含85个样品,占总数的34%,第三级种苗质量一般,包含107个样品,占总数的42.8%。

将聚类后的各级种苗各项指标数据求平均值,作为黄芩种苗分级标准的参考值,结合实际生产,拟定黄芩种苗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同时又对各产地的各等级黄芩种苗分布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已经分为三级的黄芩种苗上述指标各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由于实验数据不满足正态性与方差齐性,所以选择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结果均为p=0.000,所以可认为这三级黄芩种苗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性。由此可见三级分类的准确性。

由表3可知,一级种苗中,云南东川县、陕西渭县的种苗所占比例最高,均在44%以上;内蒙古赤峰市与北京门头沟区无一级苗。二级种苗中,陕西渭县、山东莒县、云南东川县的种苗所占比例均在19%以上;内蒙古赤峰市的种苗所占的比例最低。在三级种苗中,内蒙古赤峰市与北京门头沟区所占的比例最高,均在36%以上;云南东川县、陕西渭县所占的比例最低,均在2%以下。综合来看,云南东川县和陕西渭县的种苗质量最好。

表1 黄芩种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n=250)

表2 黄芩种苗分级标准(x ±S,n=250)

表3 各产地的各等级黄芩种苗分布比例

2.2.3 判别分析

这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基本思想是用一批分类正确无误的训练样本,根据特定的测量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和准则,用于判别任意一个已知特定测量指标取值,但分类未知的个体应属于哪一类[14]。本实验应用 SPSS 17.0统计软件,通过 Bayes判别分析,使用上述7个指标的特征值建立了一级,二级,三级黄芩种苗的Fisher判别函数(式1~式3),式中的 X1,X2,X3,X4,X5,X6,X7分别代表根长,根粗,节数,叶片数,叶宽,株高,鲜重。将训练样本回带到公式中,判别正确率为100%,用交叉考核法对判别公式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准确度均达到95%以上。因此,可认为该公式可以用来进行黄芩种苗分级的判别[14]。

2.3 田间栽培实验

栽培试验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试验田进行,于2014年5月将划分等级后的种苗进行田间栽培,苗间距为25~30cm,覆土厚度为10cm,黄芩种苗移栽后浇透水,之后只进行常规田间除草,未施用任何肥料。于2015年10月,统计各等级种苗成活率,挖取试验田所有黄芩进行指标测量。采挖过程中应小心采挖,尽量不要伤到其根部。同时,每等级分别随机选取30个植株,对根长、根粗,株高,鲜重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不同等级种苗的各指标测定(x ±S,n=30)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上述3个等级的新种苗指标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实验数据不满足正态性与方差齐性,选择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结果为根长与鲜重p=0.000,根粗p=0.002,株高p=0.04。可认为这三级新种苗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性。由此亦可以证明三级分类的准确性。

将各个等级的各个指标新种苗数据与原苗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因为各等级的种苗数据均不满足正态性,所以选择 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为:各级种苗根粗,株高与鲜重的p值均为0.000;所以各级之间的新苗与原苗根粗、株高与鲜重均有显著性差异;二级、三级的种苗根长p值分别为0.020,0.000,所以二级、三级的新、原种苗根长有显著性差异;只有一级根长之间的比较p=0.401>0.05,故一级种苗的新苗根长与原苗根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将各等级新种苗与药用部位有关的根长、根粗、株高、鲜重这4个指标数据与原种苗的这4个相同指标数据的均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各等级的各指标的增幅,结果见表5。

表5 各级黄芩种苗各指标的增幅均值

由表4,表5可知,种苗分级后,不同等级的黄芩种苗由于发育状态不同,所以增幅亦不同,虽然一级种苗的根长增加幅度不是最大,但是一级种苗的根粗、株高、鲜重增幅最大,而且成活率最高。再一次验证了一级种苗的质量最好这一结论。

3 讨论与结论

3.1 本实验所有的数据均采用了多元分析的方法,如采用了相关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聚类分析对种苗进行分级;采用判别分析对未知等级的种苗进行归级;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整个种苗的分级过程更加客观、合理、科学,结果更为可靠。

3.2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来自陕西渭县和云南东川县的黄芩栽培基地1年生黄芩种苗质量较好,这与其种质、栽培技术、管理方式等有关。其他栽培基地应该加强品种选育、改进栽培技术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一级苗的比例,降低三级苗的比例,从而提升黄芩种苗的整体质量。

3.3 从统计结果所选择的主要指标来看,种苗的根部越长越粗,植株地上部分长得越高大,叶片数越多,叶片面积越大,进而种苗的鲜重越大。而在实际选择种苗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根部粗壮,叶片茂盛的种苗,以保证有较高的成活率与产量,提高产业化收益。

3.4 本实验中,种苗的分级主要是基于其农艺性状开展的,并采用了田间栽培试验加以验证,但由于黄芩正处于苗期,所以并未对其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进行评价,因此,在黄芩收获期,需通过对其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来进一步验证该分级方法的科学性。

3.5 本实验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以根长、根粗、节数、叶片数、叶宽、株高、鲜重共7个指标对黄芩种苗进行分级,能够将黄芩种苗分成三级。此方法制定的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黄芩种苗的质量控制标准,为黄芩药材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1]李隆云,彭锐,李红莉,等.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发展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0,2(35):247-250.

[2]李瑞杰,陈垣,郭凤霞,等.素花党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 041-3 04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2-283.

[4]杨冬野,蔡少青,王璇,等.不同生长年限野生与栽培黄芩的药材鉴定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22(30):1 728-1 735.

[5]郭兰萍,王升,张霁,等.生态因子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及无机元素的影响及黄芩道地性分析[J].中国科学,2014,44(1):66-74.

[6]江绪文,李贺勤,王建华.盐胁迫下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对外源抗坏血酸的生理响应[J].植物生理学报,2015,51(2):166-170.

[7]郭菊梅,陈红刚,曹瑞,等.氯化钠浓度对黄芩幼苗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4,25(47):4 497-4 499.

[8]杨兆春,袁媛,陈敏,等.PEG胁迫对黄芩黄酮类有效成分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 157-2 161.

[9]王兴顺.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性反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1):55-59.

[10]张永刚,韩梅,姜雪,等.黄芩对干旱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 845-3 849.

[11]谭勇,郑龙.黄芩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83-184.

[12]张雪,王钰,陈大霞,等.姜黄种姜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013,32(10):12-14.

[13]于福来,刘凤波,王文全,等.甘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2):36-39.

[14]刘明芝.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8-287.

猜你喜欢

根长株高种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道高一丈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树藤哪根长
水稻OsDHHC13基因参与氧化胁迫响应的初步研究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