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2017-03-06苏东涛吴昌娟郭淑红郝耀鹏
苏东涛++吴昌娟++郭淑红++郝耀鹏++许陶瑜++裴帅帅++田洪岭
摘要 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株高、干物质积累和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协调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提高柴胡产量,降低养分向花果中的积累分配,促进干物质向根部的运转,提高柴胡产量,改善柴胡的品质。综合分析生物量和根产量,种植密度以50万株/hm2最为适宜。
关键词 栽培密度;柴胡;干物质积累;株高;有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53-02
柴胡是山西著名的道地药材。山西省不仅野生柴胡资源丰富,而且人工种植也具有相当的规模。晋产柴胡药用成分含量高、品质好,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然而,在柴胡药材生产中,无论是在种质资源还是在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非常不利于柴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柴胡的播种密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柴胡科学栽培起到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4—12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材试验田中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灌溉排水条件良好;肥力中等偏上、中性砂质壤土。
1.2 试验设计
根据栽培密度不同,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0万、35万、50万、80万、120万株/hm2,对应株距分别为5.0、4.0、2.3、1.2、0.5 cm,每小区开9条沟,沟深3~4 cm,行距30 cm,小区面积10 m2(5 m×2 m)。
1.3 试验实施
种子经消毒催芽后,于4月5日播种,5月15日从试验用柴胡秧苗中随机取样移栽,按设定的株行距将柴胡苗摆放均匀后浅覆土,轻镇压、浇水。施用纯N 93.3 kg/hm2、P2O5 237.1 kg/hm2、K2O 121.5 kg/hm2,全部的磷肥和50%的钾肥作基肥,氮肥分2次追肥,6月下旬苗期施用1/3,拔节期施用2/3及剩余的50%钾肥。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1.4.1 干物质积累测定。分别在苗期(8月1日)、拔节期(9月1日)、开花期(10月1日)、结实期(11月1日)取样4次,采集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分地上部和地下部,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105 ℃杀青20 min,然后60 ℃烘干至恒重,称重。
1.4.2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 含量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3]。
1.5 数据分析
全部数据处理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育性状的影响
2.1.1 对柴胡株高的影响。由表1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柴胡株高逐渐降低,且留苗量20万株/hm2与其他处理均达到1%差异极显著水平。
2.1.2 对柴胡根中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作为衡量植物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干物质的积累反映了植物光合产物的强弱。由表2可知,随着柴胡的生长,根干物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苗期至拔节期增加幅度较小,拔节期至开花期增加幅度较大,留苗密度为80万株/hm2的处理达到11.2个百分点。开花期至结实期只有留苗密度为20万、50万株/hm2时增加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1.6、11.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柴胡单株根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说明密度增大会加剧个体之间的竞争,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2.2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有效成分的影响
2.2.1 对根中柴胡皂苷a含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5个栽培密度处理柴胡皂苷a 含量在幼苗期含量较低。随着植株的生长,柴胡皂苷a 的含量不断增加,到10 月初均达到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12月最低。其中栽培密度为50万株/hm2的柴胡皂苷a 含量在10 月初达到最高值(11 mg/g)。栽培密度为80万株/hm2的柴胡生长皂苷a含量前期增长最快,栽培密度为120万株/hm2有稍微的下降趋势。柴胡生长中期栽培密度为120万、50万株/hm2的柴胡皂苷a含量增长较快。生长后期下降速度5个栽培密度处理相差不大。
2.2.2 对根中柴胡皂苷c 含量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植株的生长,柴胡皂苷c 的含量不断增加,到10 月初均达到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12月最低。在幼苗期,栽培密度为120万株/hm2的增长速度最快,10月时栽培密度为50万、80万株/hm2的都达到最大值(3.5 mg/g)。12月时,栽培密度为35万株/hm2的柴胡皂苷含量最低,只有2 mg/g,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
2.2.3 对根中柴胡皂苷d含量的影响。由图3可知,总体来看,随着柴胡生长期的延长,柴胡皂苷d含量增加,且都在10月达到最大值。但每个处理增加幅度不一样。栽培密度为20万、80万株/hm2的处理增加幅度较大,其余处理增加幅度小。10月以后都急剧下降,栽培密度为20万株/hm2的处理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 mg/kg,栽培密度为120万株/hm2的处理下降幅度最小,为2.5 mg/kg。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协调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提高柴胡产量,降低养分向花果中的积累分配,促进干物质向根部的运转,提高柴胡产量,改善柴胡的品质。综合分析生物量和根产量,种植密度以50万株/hm2最为适宜[4-6]。
4 参考文献
[1] 马晓冲,陈世平,王建华,等.不同密度下三岛柴胡干物质积累和柴胡皂苷含量的動态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5-69.
[2] 于慧玲,麻春杰,盖聪.小柴胡汤对C6胶质瘤大鼠微血管密度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3056-3058.
[3] 曾晓英,朱海龙,刘晓秋,等.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氧化抵抗及小柴胡汤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3):3499-3504.
[4] 李全义,王洪学.柴胡不同经营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40-41.
[5] 凌仰之.双波长薄层层析光密度法分离测定柴胡皂甙及其在评价栽培柴胡品质中的应用[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5):30.
[6] 陈佩,尚博扬,马玲,等.柴胡皂苷a、d在宁夏栽培与野生柴胡中含量的比较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0(5):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