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2016-01-16何兴鑫宋丽萍侯晓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高中生

李 宏 徐 勇 何兴鑫 宋丽萍△ 侯晓娟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516229174@qq.com 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 △通讯作者 E-mail:lpsong001.ok@163.com



高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李宏①徐勇②何兴鑫①宋丽萍②△侯晓娟①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E-mail:516229174@qq.com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通讯作者E-mail:lpsong001.ok@163.com

【摘要】目的:正确评价高中生自我接纳程度与学业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和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某县级高中6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总体来讲,男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5.521,P<0.001);②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13.435,P<0.001);③自我接纳可以较为显著地预测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具体而言,自我评价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自我接纳总分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自我妨碍的各维度。结论:高中生的自我接纳程度能够较显著地预测其学业自我妨碍。

【关键词】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分层逐步回归

响[13]。对于社会支持的作用,不同学者持“缓冲作用”和“直接作用”两种观点。持“缓冲作用”的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在个体适应中的作用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倾述、情感安慰等方式缓解个体的压力,达到保护个体身心健康的作用;持直接作用观点的研究者则认为,社会支持可减少个体可能遭遇的压力事件,从而使个体更利于适应。事实上,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和直接作用均可能存在。本研究发现,较高程度的社会支持对学习适应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更多地体现直接作用。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环境、生活状况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对个体的不良影响,降低新生对压力严重性的感受,同时较高的社会支持可为新生提供情感安慰,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14-15]。因此,为大学新生构建以家庭、学校、朋友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络,对新生的学习适应乃至胜任大学的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3.3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的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适应越好,成绩绩点越高,与张华玲[16]等人的研究一致。大学与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均有较大差异,若新生能较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掌握与中学不同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则会在学习成绩上有良好表现。结果提示,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关注新生的学习适应,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动机,有意识解决新生学习适应不良,将有助于提高新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1):44-48

[2]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5):602-606

[3]穆怀容,程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128-129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3

[5]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6]霍映宝.LISREL与PLS路径建模原理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22(10):19-21

[7]和红,杨洋.北京地区大学生社会支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04-207

[8]何莹,郑希付.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5):6-7

[9]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04-306

[10]陈秋梅.初一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5):618-620

[11]李婷娜,顾昭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与个体控制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50-352

[12]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99-300

[13]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68-69

[14]包文婷.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75-576

[15]邱鸿钟,吴志雄.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412-1413

[16]张华玲,葛明贵.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其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71-73

http://www.cjhp.com.cn/

自我妨碍是指个体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个体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阻碍自己取得成功,以达到保护或提高自尊的目的[1]。研究发现,低自尊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运用自我妨碍策略[2]。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也会有意识地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就是所谓学业自我妨碍[3]。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业自我妨碍的高发时期[4]。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了自我接纳概念,是指个体爱护和接受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点,包括身体、能力、品德等各方面都能确认其正面的价值,接受自己的现实[5]。自我接纳是个体自我客观化的前提,影响个体对失败和成功的悦纳程度,影响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而个体因无法接受失败而采用自我妨碍策略[6-7]。因此本文研究了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运城市某县级高中的6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04份(99.01%)。其中男生334人,女生270人;高一204人,高二196人,高三204人。

1.2方法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涉及性别、年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等。

1.2.2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问卷(ASHS)[4]由我国学者黄爽2006年编制的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问卷,该问卷分为行为式自我妨碍和声称式自我妨碍两个维度,共15个题目,每个维度7个题目,剩余一项为测谎题,采用5点计分。该问卷在高中生群体中有良好的信效度。

1.2.3自我接纳问卷(SAQ)[8]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该问卷分为自我评价(SE)和自我接纳(SA)两个因子,每个因子各有8个条目,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量表总分在16~64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经验证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有良好的信效度。

1.3统计处理

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2结果

2.1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基本特点

不同年级、性别、独生子女的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因子分和总分见表1,以行为式自我妨碍、声称式自我妨碍和自我妨碍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为自变量,进行2×2×3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行为式自我妨碍、声称式自我妨碍和自我妨碍总分的独生子女主效应显著(F1=137.574,P1<0.001;F2=53.645,P1<0.001;F3=109.038,P1<0.001);行为式自我妨碍和自我妨碍总分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1=9.203,P1<0.01;F2=5.310,P1<0.05);性别、独生子女和年级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

2.2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2.2.1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各维度的关系见表2。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2.2自我接纳对学业自我妨碍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自我接纳对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作用,为了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首先将性别、年级、独生子女纳入回归方程(对其进行虚拟编码,采用强迫进入法)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层将自我接纳各因子放入回归方程,分析第二步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方程解释率的变化程度,见表3。

注:对性别、独生子女、年级进行虚拟编码,其中男生为1,女生为2;独生子女为1,非独生子女为2;年级有3个级别。

表3结果表明,自我接纳可以较为显著地预测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其解释率高达36.6%。具体表现为,自我评价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P<0.05),自我接纳总分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自我妨碍的各维度(P<0.001)。

3讨论

3.1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基本特点

结果表明,男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与黄爽等人的研究一致。由于男女两性在行为自我妨碍上的归因获益是不同的,老师通常将女生的低成绩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男生的归因于缺乏努力或动机[9]。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对其学业方面较多采用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们在预期到失败以及自我价值和自尊受伤害时,易选择自我妨碍策略[10-11]。年级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差异不显著,这与黄爽等人的研究一致[4]。

3.2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自尊的核心要素是情感体验,研究表明,自尊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12-14]。自我接纳是自尊的主要成分之一,经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接纳可以较为显著地负向预测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分层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自我评价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自我接纳总分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自我妨碍的各维度。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自我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评价越高的学生可能是能力较强的个体,他们通常能够清晰地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会因为失败而带有消极情绪采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由学业自我妨碍的定义可知,学业自我妨碍倾向越高,个体越加不能接受未知情境中的失败。因此,自我接纳影响了个体对失败的看法,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接受程度,进而影响了其为了避免因能力而失败采取的自我保护机制。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大学生对其完成任务的能力高低都可清晰认识并接纳,因此,对于潜在的不确定的失败也可适度接受,不会过多的使用自我妨碍策略[6,15]。

[1]郑应霞,刘华山.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88-589

[2]Berglas S,Jone E E.Drug choice as a self-imag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326

[3]李晓东,林崇德,聂尤彦,等.课堂目标结构、个人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价值与学业自我妨碍[J].心理科学,2003,26(4):590-593

[4]黄爽.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68-1772

[6]侯蕾.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accepta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i Hong,Xu Yong,He Xingxin,et al

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acceptance on th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Methods:Using self-designed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adolescent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questionnaire and self-acceptance scale of cluster sampling,a county high school 650 student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①Generally speaking,boys experienced mor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than girls(t=5.521,P<0.001);②the only child'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only child(t=13.435,P<0.001);③Self-acceptance could be significant to predict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Specifically,self-evaluation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self-handicapping,self-acceptance scores coul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self-handicapping.Conclusion:The self-accepta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predict their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evidently.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Self-acceptance;Self-evaluation;Path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395.9,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200-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23

(收稿时间:2016-02-17)

·论著·(社会心理)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给你一个支点,玩转“自我评价”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词汇的探索研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