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2015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2016-01-16胡旺,杨成
胡 旺,杨 成
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2015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综述
胡旺,杨成
摘要: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15年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针对大会主题及翻转课堂与MOOC建设的实践与反思、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互联网+”时代下的有效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支持的学习模式等6个分论坛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论坛启示着:创新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学模式正在反思中变革;以人为本正在回归教育本质;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新技术、新媒体将最终引领教育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国际论坛;教育技术;机遇与挑战;智慧教育;“互联网+”
2015年9月27-28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安教育技术与网络学会协办的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15)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国际论坛的主题是“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97所院校680多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参会者针对本届论坛的主题展开了激烈探讨和学术交流。本次国际论坛也是至今为止涉及国家和地区最广泛、与会专家和学者最多的一次大规模会议。本次论坛历时2天,来自国内外8位特邀嘉宾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分论坛围绕6大主题展开探讨,分别是:翻转课堂与MOOC建设的实践与反思、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互联网+”时代下的有效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支持的学习模式。
一、论坛主题报告及解读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全面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情况,由此拉开本次论坛的序幕。随后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育部高等学校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林萍华分别致辞,标志着2015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正式开始。
本次会议特邀多位中外知名的学术专家做主题汇报。其中,国外包括:翻转课堂最初的提出者之一、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TED-Education的顾问委员Jonathan Bergmann题为《每天每课关乎到每位学生:翻转课堂》的报告;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福山大学山西润一教授题为《日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的报告;悉尼大学教育学院CoCo Research Centre的Co-Director、科学教育领域的专家Michael Jacobson教授题为《突破车和马:先进学习技术设计的问题》的报告。国内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的《STEM: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中国际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的《终身学习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陕西师范大学王武海研究员基于陕西师范大学现有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校园后勤管理的新模式;台湾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黄国祯的《由研究到推广——台湾移动学习的发展经验》;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题为《信息化环境下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的报告等。在分论坛中,来自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2位教授担任分会主持;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位嘉宾做了精彩报告;还有来自不同高校的41位师生做了会议宣讲。
1.翻转课堂与MOOC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翻转课堂和MOOC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我国对翻转课堂和MOOC的教学应用实践也趋于广泛化、平民化。而当前更多需要反思翻转课堂和MOOC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未来实践中的发展趋向。
翻转课堂最初的提出者之一、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TED-Education的顾问委员Jonathan Bergmann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一个问题、四大障碍、十大错误,具体为:
一个问题: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四大障碍:(1)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起点,学校必须说服教师重新审视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时间。(2)学校必须确保能够为教师提供“超易”使用的科技产品。(3)学校必须为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提供或腾出时间。(4)要找到那些正在改变课堂形态的、有引领作用的教师。
十大错误:(1)视频播放时间过长;(2)视频很难找;(3)未能对不看视频的学生制定计划;(4)教师过早放弃;(5)未能对不完全理解的学生制定计划;(6)视频中缺少互动;(7)使用其他教师使用的视频;(8)教学生如何看视频;(9)不让关心学生学习的相关方(学校管理人员、老师、家长、学生等)介入;(10)课堂学习没有目的性。
他创造性地提出翻转课堂的新发展——进阶版翻转课堂。他认为,进阶版翻转课堂是掌握学习、互助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相融合的新阶段;同时指出翻转课堂的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最充分地利用好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更大地发挥创造性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1]
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在题为《信息化环境下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的报告中,从理解的视角,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详细介绍了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认为为理解而翻转的教学设计包括六个方面,其过程为设置衍生性主题、确定理解的目标、创设理解的教学环境、组织理解性的活动、呈现理解的表现和持续的评估。并强调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围绕衍生性问题所需完成的任务和既定要求。[2]
2.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以《STEM: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中国际遇》为主题,对比国内外教育优劣,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路线:将STEM与我国现有课程结合。报告中,任友群教授高度总结STEM的内涵与启示,通过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当前中国教育面对STEM时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3]
在分论坛中,由李冰教授和刘清堂教授主持的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建设”为主题的探讨十分激烈,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其中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王永固副教授作为报告嘉宾,独辟蹊径,从孤独症儿童的数字化学习角度出发,基于安卓手机开发情绪识别训练系统,为特殊群体——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如何有效进行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在《基于安卓的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训练系统研究》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训练模型设计和系统实现,模型设计包括训练模型构成要素、训练模型设计思路、训练模型实施方法、训练模型评估方法四个部分,通过情景图片和视频播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训练的实施过程。[4]来自吉林大学的洪闯创造性地从扁平化设计层面研究移动学习内容,从移动学习内容扁平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两个方面阐述扁平化设计对移动学习内容的重要性。[5]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王米雪以联通主义视角为出发点,从内容设计、情境性设计和交互设计三个方面来研究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问题。[6]
3.“互联网+”时代下的有效学习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各行业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则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体现。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教授在介绍陕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术研究、办学理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在“互联网+”时代,陕西师范大学正在顺应时代潮流,建设一系列精品资源课程,从而有效推进新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以“终身学习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基于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草根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她认为,从传统教育到未来教育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的变化,即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课程向任何学生、任何教师和任何课程转变。[7]
陕西师范大学的张芮作了题为《Research on e-learning anxiety using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的报告,该报告以国内外相关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学习焦虑的学术文章为样本,从发表时间与数量分布、文章主题、文章内容、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多种分析方式相融合,扩大研究范围,加强技术支持,增强激励机制,深入研究五点建议,[8]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宝鸡文理学院的肖隽在《师范生数字化学习方式调查》报告中阐述了“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内涵是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化学习动机与数字化学习策略的组合”这一观点,并针对陕西省师范生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调研,最后从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9]
4.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从专业的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杨宗凯教授基于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三问”教育,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发展“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以“融合”“变革”作为后续研究主题。在“融合”“变革”发展中,教育技术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秉承“全国教技是一家”、“融入”其他学科的理念。
在分论坛中,江苏师范大学陈琳教授在《“互联网+”的教育重构——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一题中,提出“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的观点,认为智慧教育是建构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后的教育新形态,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新常态。高度概括“互联网+教育”,把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深度融合,开辟信息时代教育前沿发展的新方向。[10]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王岚基于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反思作了精彩的汇报,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未来游戏化教育的发展启示。[11]
5.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磨合提升的同时难免产生一系列矛盾,解决矛盾促进融合、创新、高效发展是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湖北师范学院李书明教授作了《创新创业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规范之间的矛盾》的报告,报告中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基本情况,指出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活动是教育技术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创新创业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之间的矛盾主要有:第一,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脱节;第二,企业档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时间冲突;第三,企业经营所需的管理知识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之间交集少;第四,指导教师的付出与学校考核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之间的调和难。同时针对这些矛盾给出解决建议,对教育技术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12]
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段建彬以西北师大“国培计划”实施为例,作了关于《教师远程培训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的报告。从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国培计划”的自身实践出发,提出教师远程培训有效实施的模式为“网络学习、集中研讨及现场实践”相结合,详细介绍了培训过程并设计出优化的培训方案,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依据。[13]
华南师范大学鲁军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视化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从影响力、热点和前沿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得出教师专业发展逐渐趋向信息化的结论。[14]综合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开始关注新技术、新媒体、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教研方式、新要求、内部动机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但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6.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支持的学习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应运而生。悉尼大学教育学院CoCo Research Centre的Co-Director、科学教育领域的专家Michael Jacobson教授作了题为《Beyond Carts and Horses:Issues in the Design of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的报告,通过大量例证来说明技术的创新对MOOCs和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21世纪的学习要在使用视频的基础上将虚拟技术与计算机建模结合起来。同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即重视传统教学法的问题效能,并在先进学习系统设计的问题上提出SPS LH 更为一般且基础的含义。[15]
台湾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黄国祯作了以《由研究到推广——台湾移动学习的发展经验》为主题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移动学习的成功经验。他认为移动学习的趋势是无缝的学习、情境式的学习和即时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从台湾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通过大量案例和视频事例资料分享了关于移动学习的宝贵经验。[16]
在分论坛中,陕西师范大学王武海研究员基于陕西师范大学现有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校园后勤管理的新模式。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王军峰教授从手机移动学习的缘由、优势、挑战、策略等方面解读了MOOCs背景下的手机移动学习。[17]华中师范大学的丁继红等人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推送模型,包括教育服务推送模型、学生模型、学习资源描述、学习策略描述等四个子系统,以期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18]
二、论坛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
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高端的专业学术会议,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了解教育技术、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事业的学习平台。此次会议规模历次最大,与会人数最多,涉及国家和地区最广泛,以创新为出发点,研究主题贴近时代发展潮流和热点,为未来教育技术的变革发展指引了方向。
1.创新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本次论坛主题围绕“技术、学习、教育”三个关键词全面阐述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创新。创新是信息时代到来的本质特征,创新型人才是信息社会的内在诉求。[19]当前创客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对教育者来说,创客精神与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教学”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20]创客就是教育创新的成功典型,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引领了方向。同样,在机遇面前,我们仍面临众多的挑战,例如,技术的应用如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是将技术当作学习的工具,还是运用技术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在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如何最大化发挥技术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如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诉求,是当前技术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抢抓机遇,敢于挑战,开拓创新,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思维发展和认知心理,总之,创新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
2.教学模式在反思中变革
从移动学习到泛在学习再到智慧学习,学习模式向着更高层面发展,学习效果大大提升,资源获取更加广泛。而当人们在进入智慧学习阶段后,难道就没有了移动学习?没有了泛在学习?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无处不在,并且在反思中不断创新,升级更高层面的学习模式。正如黄国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创新移动学习的应用场所,过去我们只知道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却不曾思考过随时随地的随意性是否最大化满足学习需求和发挥学习的效果。再比如,在移动学习中加入学习工具——概念图,导入合作学习策略等方式,创造性变革移动学习方式,使学习不再死板、单调。
从微课、慕课到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发展。[21]然而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某种教学模式而使教学变得单一、乏味。反思过去我们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更多的都停留在其表面的应用,缺少融合与创新,微课与慕课的结合、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微课、慕课甚至翻转课堂的三者结合,只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Jonathan Bergmann在教学反思与研究后提出进阶版翻转课堂,那么在教学中有没有微课进阶版、慕课进阶版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研究者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变革教学,在创新中发展教育。
3.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此次论坛中,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变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殊人群的学习服务等方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书育人,与人无关的教育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教育发展信息化、现代化,不管信息科技怎样发展,如何进步,终归是要提升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求。从对儿童进行的游戏性教育开发到对孤独症患者的情绪识别系统的研究,从技术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到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推送策略,都离不开人的发展。在当前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炒热点、炒政策并不少见,但往往都忽略了时代发展的根本因素——人的发展,不论是教育技术学科,还是教育这个大门类,研究都应该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国培计划,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一批批有知识、有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4.“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一时间“互联网+”不仅仅成了网络热词,更激发了各行各业思考自己所处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方式。“互联网+”这个词本身就具有了非常典型的互联网特性,也间接地透露了真正的内涵:以用户为中心、去中心化、连接重构。“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界应思考的问题,江苏师范大学陈琳教授也在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教育重构——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智慧教育是建构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后的教育新形态,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新常态,[22-2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互联网+”并非简单的互联网升级,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生态更替,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更替已经形成,“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来说,“互联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要抢抓机遇,勇抓机遇,以智慧教育发展为契机,创造智慧型学习新时代。
5.新技术、新媒体将引领教育变革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创新将引领社会的变革。在教育领域,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是变革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和关键基石。语义应用、全息显示、微信平台的移动应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个性化教育服务资源推送,虚拟学习空间的设计等都将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引领教育发展的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将其附加于教育教学之上,而是与当前教育状况相融合,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内化教育,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教育的变革,就像Michael Jacobson教授所研究的那样,在使用视频的基础上将虚拟技术与计算机建模结合起来,并在先进学习系统设计的问题上提出SPS LH更为一般且基础的含义,将新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发挥技术的推动作用,激发教育自身的潜在价值,在变革中求发展。
本次国际论坛主题新颖、研究内容多样,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展现出教育技术人的精神面貌和对学术的热忱。论坛以“技术”“学习”“教育”三个关键词为出发点,以创新为关键词,启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作为教育技术人,必须敢于面对挑战,抢抓机遇。在后续的发展和研究中,应延续本次会议的精神和内涵,提高理论层次,提升教育理论,在创新中谋发展,在求实中促创造。
参考文献:
[1]Jonathan Bergmann.Flipped Learning[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2]陈明选.信息化环境下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3]任友群. STEM: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中国际遇[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4]王永固.基于安卓的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训练系统研究[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5]洪闯.移动学习内容的扁平化设计研究[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6]王米雪. 联通主义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7]陈丽.终身学习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创新发展[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8]张芮. Research on e-learning anxiety using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9]肖隽. 师范生数字化学习方式调查[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0]陈琳.“互联网+”的教育重构——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1]王岚.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问题与反思——基于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2]李书明.创新创业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规范之间的矛盾[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3]段建彬.教师远程培训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4]鲁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5]Michael Jacobson.Beyond Carts and Horses:Issues in the Design of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6]黄国祯.由研究到推广——台湾移动学习的发展经验[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7]王军锋.MOOCs背景下,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思考[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8]丁继红.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推送策略研究[R].西安: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5.
[19]张春兰,李子运. 创客空间支持的深度学习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15(1):25-31.
[20]祝智庭,孙妍妍. 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21]胡旺,杨成. 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4):87-92.
[22]陈琳,陈耀华,郑旭东,等. 智慧教育 中国引领[J]. 电化教育研究,2015(4):23-27.
[23]陈琳. 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责任编辑张军涛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Review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2015
HUWang,YANGCheng/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14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in September, 2015. The theme of this forum is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furnished insight into the theme and other six sub-forums, including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MOOC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effective learning in the "Internet +" era,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mode supported by new technology, new media and new theory. This conference also gives u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innovation will become the key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s changing in reflection; people-oriented is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e opportunities of "Internet + era" coexists with challenge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will lead th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ernational foru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mart education; "internet+"
收稿日期:2015-11-11
DOI:10.13425/j.cnki.jjou.2016.01.009
作者简介:胡旺,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智慧教育研究(jsnu_hwcy_1607@126.com);杨成,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与网络教学、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yangch_217@163.com)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2010 年度教育部成人教育专项重点课题“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学习服务体系研究”(GKA103013);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省优势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