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基于本土实践的理性反思与发展前瞻

2016-01-16陈乃林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陈乃林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基于本土实践的理性反思与发展前瞻

陈乃林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急剧发展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必然亦必要的应对之策。而社区老年教育则是老年教育的基础和基石。本文基于本土实践分析阐述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定位与释义、地位与特点、价值与功能、途径与模式等问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作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本土实践;理性反思;发展前瞻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就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为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5%。[1]老龄化形势严峻,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为此,2014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牵头,会同民政部、文化部、全国老龄办等有关部门正在联合研究编制《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积极老龄化的战略,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老年教育领域,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基础。但是过去社区老年教育鲜为人知,人们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也有一些误区。本文试图就社区老年教育的有关问题,基于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和学界同仁讨论分享。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定位与释义

所谓“社区”,一般解读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义上,区(县、市)以下的地域,包括城市的街居和农村的乡(镇)村(居),都可视为社区范畴。

所谓“老年”,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而联合国将老年期的起点年龄定为65岁。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则确定老年人新的年龄分段是,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法国则提出“第三年龄”(The third age)一说,现已成为西方国家在社会及教育政策制度方面的重要名词。“第三年龄”是指退休期的60-75岁的老年人。

所谓“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把教育界定为:旨在引发学习,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有意识的活动。这里,突出了“有组织”: 按一定的形式或序列计划,带有明确或隐含的目标,这牵涉到一个便利学习环境的提供者(人或机构),和一种组织交流的授课方法。突出了“交流”: 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或无机媒介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涉及信息传输(讯息、观念、知识、战略等),交流可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直接面对面或间接远距离的,并涉及各种各样的途径及媒介。突出了“学习”: 个人通过经历、实践、研究或授课,而在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技艺、能力或者行为方面的获取或改变。“分类法”把“有意识的”、“某种形式的交流”、“旨在引发学习”,引入教育的概念,对理解社区老年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及至此,我们可以对“社区老年教育”给出一个定义:“以社区为特定场域,以老年人群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交流和有组织学习活动的总和。”这个定义的外延拓展到生活休闲活动领域(包含有意识交流),内容涵盖并突出了从老年教育转化为更加注重老年学习(如问题学习、实践学习、经验交流、智慧分享,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微信微课、网上互动、QQ聊天等)。

从社区老年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方面辨析,它既是社区教育的一部分,又是老年教育的一部分,是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在社区层面的结合体,或者称之为“交集”。当然,也是全民终身教育学习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社区老年教育应该包括:街镇、村居举办的老年学校(包括办学点或学习点)教育教学活动;街镇、村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数字化学习活动;社区老年社团基于各种兴趣特长的学习及经验的交流分享;实践学习活动(含志愿服务、旅游考察)。总之,发生在区(县、市)以下地域范围内的所有老年教育学习活动,都可以归入社区老年教育范畴。这是一个比较包容、宽泛,但又具体、实指的概念与范畴。

二、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与特点

按照问题指向的研究思路,让我们审视一下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如果以1983年我国建立第一所老年大学为标志,发展至今,全国老年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绩;但与我国急剧发展的老龄化趋势的要求相比,与广大老年人群教育学习需求相比,老年教育可谓是供不应求、任重道远。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2014年调查报告显示,30多年来,我国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学校)受教育比例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5%,如果加上老年远程教育人数,占比也只达到4.9%。何况上述老年学校教育的大部分任务,是通过社区这一范围(层面)的老年教育来实现的。面对我国老年人群教育学习需求的急剧高涨,时下关于老年大学“一票难求”的百姓呼唤,业已成为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可见,仅仅依靠传统的老年学校这种机构化、围墙内的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教育学习的紧迫需求。

当前老年教育中如此突出的现实问题,迫使我们思考老年教育的出路何在?在继续发展老年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的观念如何进一步更新、转变?我们的思路、视野如何进一步拓宽、创新?

让我们看看另一组数据,同样来自中国老年大学协会2014年的调查报告:近年来老年教育重心逐步下移,城乡基层老年教育得到发展。在59 711所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中,城乡基层(乡、镇、街、村、社区)举办的老年学校为53 937所,占办学总数的90%,在校老年学员为4 266 284人,占老年学员总数的62.9%。

再看看若干典型地区(单位)的调查数据:

从上海市老年学校学员分布情况来看,街镇老年学校有学员426 097人次,占全市老年学员总数的83%;

据苏州市吴江区老年学校办学统计,区本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是1 816人,而街镇居村的办学规模则是32 831人,占参与老年学校总人数的95%;

据杭州市江干区调查,区本级老年大学注册学员2 600人,占全区老人数3.3%;社区老年学校全年参加教育培训7 452人,占全区老人数为9.5%。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社区老年教育在老年教育中所占体量不断扩大,在实践中、在比较中,突显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说明要发展老年教育,必须夯实基础,高度重视发展面广量大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社区老年教育是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基石,是推动老年教育真正成为一项广覆盖、普惠性教育事业的主体!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发展老年教育,解决“一票难求”瓶颈制约的出路,就在脚下,就在身边。如果我们仍然固守老年大学(校)就是老年教育的传统的狭隘观念,那么,就可能延缓或者阻滞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学习需求。

再联系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对社区老年教育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笔者做了这样的归纳:从形态上:重心居下,就地就近,紧接地气,汇聚人气;从载体上:学习乐园,交流平台,交往场所,发展空间;从形式上:亦教亦学,灵活多样,自主选择,自愿参与;从文化上:快乐学习,享受生活,完善人生,精神家园。我们可以坚信: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必将给老年教育注入更多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必将助推老年教育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使老年教育更加接地气、顺民心、合民意,使老年人从教育学习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包括老年人群体和社区老年教育两个层面。价值是属于关系范畴,指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功能则是价值的外显形态。

什么是老年群体的价值呢?世界卫生组织的理念,给我们解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三个基本支柱就是:健康、参与、保障。[2]由此我们可以把这种价值与功能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社区老年教育第一位的价值与功能,就是保障和促进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健康老龄化的核心是健康,积极老龄化的第一个支柱是健康。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健康;健康是第一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包括精神和社会方面;尤其是当人进入老年时期,身体器官在老化,抵抗能力降低,容易生病,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6岁,日本83岁。专家指出:中国老人长寿但健康状况不佳(堪忧),失能老年人3 300万,空巢老人过亿 (北京每天新增400名老人,一半是空巢老人)。[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民整体健康素质不高等原因,在老龄化和高龄化系数相同的条件下,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偏低,失能老年人比例明显偏高,照护服务负担明显偏重,面临的负担压力超出世界上任何国家。

据英国人安德鲁·斯特普托对年过52岁男女的社交情况、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表明,社交孤独者死亡率高出26%。[4]这说明健康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具有多么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社区老年教育首要的价值与功能就在于,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连结在一起”,降低或减少“晚年时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的风险”;“促进享有各种权利并增加获取服务的机会”;改善老年人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享有安全而有尊严的生活”。[5]

社区老年教育第二位的价值与功能,就是保障和促进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老年人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我们不能把老年人看成是我们以外的人,他们既是昨天的我们,也是未来的我们自己。他们对国家、对社会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意涵就在于:对老年个体来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良好状态,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参与社会;就老年群体来说,能从多方面应对老龄化挑战,承认老年人是社会和发展的贡献者。参与既是一种权利,是人权的积极体现和显著标志,也是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给予肯定与尊重的一种态度;就老年人自身来说,又是一种价值的实践与展示。积极老龄化实际上就是促进老年人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参与就是学习付诸实践的最好诠释,是积极的能量释放与展示。

参与取决于社会与老年人自身两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努力与契合。首先取决于国家与社会开放包容的理念与制度,和一视同仁、平等公平的态度与政策,这是客观性的前提;同时,参与也取决于老年人自身的素质、能力,这是主观性的条件。参与权包括知情权利、参与调查,参事议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服务,上情下达、民情上传等。比之一般民众的民主参与,老年人群由于阅历深广、经验丰富、正反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地位。

社区老年教育第三位的价值与功能,就是保障和促进老年人群的服务。传统的观念认为老年人年老体弱,已经淡出主流社会和人们视线,是需要政府与社会负担的一个群体,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不合时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是家庭、社区与社会的重要资源。”老年人具有服务价值的理论基础,就源自这种科学的认知和理念:老年人仍然具有发展的“潜力”,老年人是“资源”“财富”,而不是“负担”,更不是“包袱”。服务是参与价值的拓展与升华,是在参与基础上的华丽转身和主动体现。正确认识老年人的服务价值,也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需要,该法明确规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人的“老有所为”体现了老年人的能力,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地位,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应当从法律的高度,尊重和保护老年人的这种价值存在。

当然,老年人的服务价值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其他人群的服务比较,他们已经不再像青壮年人一样,坚守生产工作第一线,老年人群的服务侧重在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人文关怀、文化传承、经验传承、教育传承等方面,这也符合老年人体能智能的规律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是家庭(含隔代教养)的守护神;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好老师;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社区综合治理的积极维护者;和谐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四化建设的助力者。

社区老年教育保障和促进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社会参与和服务的价值与功能,是国家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体现,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是关乎家庭幸福和睦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教育—社会公平的重要杠杆,促进社会—社区文明和谐的重要环节。

人的发展具有生命周期,到了一定时候就要老化,就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疾病。人口老龄化不仅有“危”也有“机”,老年人也是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人口老龄化具有不可逆转的特征。因此,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经济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社区老年教育做好了,就可能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潜力和作用,吸纳更多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就可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老年人独特的价值。

四、社区老年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所引案例来自《社区老年教育调研报告与案例集萃》,社区老年教育调研组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1.积极发展老年学校,形成机构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

一般地说,社区老年学校软硬件设施比较齐备,教育学习特点比较鲜明,管理制度比较规范,教学质量比较到位,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师生互动比较有序,特别是老年学校有一批教师,深谙老年教育特点,具有独特教学魅力,倍受老年人青睐,许多老年学校已经成为他们的学习乐园、交往平台和精神家园。但是,机构化的老年学校需要一定的办学条件与成本,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目前“一票难求”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突出问题。老年学校模式急需转型和创新,向社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放大办学效益,使优质教育惠及尽可能多的老年人。

【案例1】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校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经验与精华,即“小平台、高起点、新思路、大服务”的办学理念;“立足社区、服务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向;“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远程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银教工程” 的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方面,形成了一条以“幸福养老”为主线,以养身、养心、养神为3大支点,以健康、艺术、国学、生活、时政为5个领域,以幸福导航、养生宝典、兴趣天地、疾病防治、生活百科、老年维权、和谐家庭、奉献社会、时事纵横9大系列,共3 000课时的课程教材体系,简称“1359系列” 课程体系。

特别是2010年落户北京市朝阳区,与朝阳社区学院合作办学,形成了“三对接一融合”的办学模式,即与网络教育活动对接,与面授培训活动对接,与科研展示活动对接;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师资融合。经过多年的积累积淀,学校取得了一批丰硕的办学成果:5年来办学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社区,在北京朝阳区建立了203个社区教学基地,朝阳区走出家门参加学习和各种活动的老年人年均13万人次以上;学校从北京市朝阳区办学起步,现已向北京市的延庆、昌平、怀柔 、房山、通州等市属区县扩展,先后建立起100多个教学基地;并向全国的江西、安徽、山东、江苏和西部10省区辐射,建立了近3 000个教学基地,其优质远程教育已经惠及上百万人次。

北京东方女子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了一个科学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方向,这是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建设了一套科学优质、适需对路的课程资源体系,形成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这是发展的核心和软实力支撑;确立了一个创新的办学思路,形成了社会化、网络化的办学格局,惠及尽可能多老人,这是共享性发展之本和可持续发展之源。

【案例2】苏州市木渎镇老年教育: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拥有三十万人口的历史文化古镇和具有现代文明的木渎镇,坚持镇村联办老年学校思路,推进全域化老年教育发展;坚持实体办学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推进老年数字化学习发展;坚持老年学习和全民学习有机结合,推进老年教育社会化发展;坚持“学、乐、为”相结合,推进老年教育一体化发展。目前,木渎镇老年大学镇村老年学校办学覆盖面达到了百分之百,实体办学老年人参与面达到15%,加上老年网络教育和老年社团的参与人数,占到老年人数的39%,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前列。

木渎镇的经验,代表了作为全国基层一线的街镇,全方位整体性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先进典型。

2.培育老年学习社团,发展老年团队自主性学习模式

老年学习团队,拓展了老年人群学习生活的空间和形式,成为老年群体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交往的平台和场所;集中体现了老年教育向老年学习的主体位移,有利于发挥老年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能体现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老年人群的学习优势,是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这一模式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大力扶持与培育。

【案例1】上海老年学习团队。据上海市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老年学习团队从839个发展到3 053个,增长3.6倍;普陀区这期间从25个发展到290个,增长11.6倍。上海目前拥有老年学习社团12 601个,按每个社团25人计,则上海每年参与老年社团学习即达30万人,占上海老年人数的5%;在整个老年教育总数中,大约占20%,从目前发展势头看,估计还会有一个新的大发展。

【案例2】普陀区、武昌区、江干区积极培育老年学习团队。老年学习团队成长发展有一个过程,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培育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上海市普陀区从把握学习团队组建原则、建立工作网络机制、创新培育发展路径、集聚智力资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展开;武汉市武昌区则以深化学习内涵、增强社团内聚力为核心,从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社会化运作与社区关联四个维度进行;杭州市江干区提出改造一批、扶持一批、新建一批、示范一批的思路。

老年学习社团的发展,必将大大促进老年教育向老年学习的转型,更能反映老年教育向老年学习回归的本质特征,有效促进老年人再社会化、融入社会、完善人生的现实进程。老年社团学习与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相互配合,必将形成社区老年教育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3.发展老年远程教育,拓展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模式

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随时、随地、随性、随群学习,灵活多样,自主自由,有利于老年人开展普及型的网上学习、休闲娱乐及互动交友活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群信息素养,与时俱进,培育跟上时代的老年群体。

【案例1】温州市坚持把办好实体性老年大学和网络型老年大学紧密相结合,在建设实体型老年大学方面,第一批建设了60个社区老年学习苑,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大学;同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办好温州老年教育网,建设整合了两万多集网络学习资源(含视频课程、电子听书系列、电影、戏曲、益智游戏、健康测试工具等),多形式搞好支持服务,设定“温州老年教育网学习月”,做好网站公益推广活动,开展 “学习之星”评比,实现了老年网络教育10万人次/年,初步缓解了温州老年教育“就学难”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教育成果与效益,使一批老年人受益。

【案例2】杭州市上城区2009年开通“e学网”社区教育平台 ,集10大功能模块与6大子平台于一体。2012年老年朋友上网学习人数达到2万余人,占老年人群的26%左右,且每年呈10%左右递增,目前已有近50%的老年市民,能独立上网学习或在家人帮助下上网学习。

4.依托社区养老机构,创新发展社区养教结合模式

有不少地区及单位,为适应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托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探索社区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拓展了老年教育的重要路径,它的成功之处和突出优点是把养教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效益,是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尝试。

【案例1】成都市锦江区为了适应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需要,坚持“养教结合、学养互为、乐龄乐活、快乐人生”的老年教育理念,实施“养教结合”终身学习工程: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开展“送教育、送文艺、送温暖”活动,做到“天天有课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有效地满足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采用“志愿者管理和公益服务相结合”方式,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志愿者“8分钟服务圈”;搭建教育信息服务直通车,建成“锦江区养老助残服务热线”、“长者通”呼援中心,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养老教育。

【案例2】武汉市江汉区老年公寓,是养老机构开展老年教育的典型。他们实施课堂面授与卧床收听广播结合、文化娱乐与教育活动结合、教育教学与老人关注“热点”需求相结合,为那些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包括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服务。

5.参与服务社会需求,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学习模式

老年人志愿服务,旨在通过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有利于激发老年社会组织活力,发挥老年人群的特长优势,这是老年教育学习更高层次的行为,助人乐己,奉献社会。 社区老年教育志愿服务,有多种不同层面、层次的形式。

【案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融学习、快乐、有为于一体,在学习的基础上,彰显了以学求为、学而有为的实践行动;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以老年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关心下一代、教化育人为本旨,以志愿行动、教育服务为主线,凸显了老教育工作者学而有为、教为后代的特色;还有一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志愿服务组织,以学促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各种志愿组织的公益服务实践,如社区治理、交通治理、 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还有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老年人,他们志愿助力四化建设。

五、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1.深化认识,科学定位

要深刻认识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精神家园的社会基础工程;是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举措。积极老龄化是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和联合国关于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基础的。积极老龄化把老龄化战略计划,从“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要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理念,科学定位。

2.更新观念,促进转型

要秉持公平、包容、普惠,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的科学理念,促进老年教育五个转型:从为少数老年人向为多数老年人(重点是普通的、底层的、农村的老年人)服务转型;从机构化、围墙内的老年教育向社会化、网络化的老年教育转型;从点上优质化向优化布局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普及与提高结合的老年教育转型;从注重传统教育教学,向激发老年群体活力、重视老年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转型;从实体性老年教育向积极推进多媒体学习、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坚持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学习转型。

3.多力协同,共谋发展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绝不仅仅只是社区的事情。一是普通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举办和实施老年教育,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多种智力支持和其他服务;二是中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面向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的重要领域,特别是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服务;三是社区教育机构更要把推进基层老年教育,作为加快社区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工作重点;四是开放教育机构必须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开放教育模式创新的突破点和应尽职责;五是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也要以多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这样,形成一个多力协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崭新局面。

4.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建立“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提高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北京市西城区)。创新老年教育治理,实施终身教育券,将传统的“政府投钱办教育”转变成“政府花钱买服务”的管理方式;以家庭账户方式,将学习积分纳入学习型家庭评比指标,有效拉动老年学习发展(如杭州市上城区)。实施 “时间银行”制度,积极吸收退休人员为老年教育服务,扩充老年教育志愿者队伍,为老有所为创新制度机制(如温州鹿城菱藕社区)。

积极探索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架构:以开放式、网络化的社区老年学校为基本骨干,以社区老年远程教育为重要渠道,以社区老年社团为重要支撑,以养教结合为重要形式,以老年志愿服务为闪光支点,形成全方位、多样化、多层次社区老年教育运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真正成为广覆盖、普惠性、老年居民满意的教育。

5.学乐为结合,鼓励有为

目前,有不少地区开展老年教育实践创新,融学习、快乐、有为于一体,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倡以学求为、学而有为的实践行动。世界卫生组织2002 年提交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有两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和《2002 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战略》,强调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基础,是家庭、社区与社会的重要资源。老年人群过去对国家、对社会做过重要贡献,现在仍然是社会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来具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老包括尊重他们的权益,尊重他们的劳动(特别是他们的智力劳动),尊重他们的创造创新,尊重他们的建言献策,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职业特长、经历经验等优势,把老年人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社会动力,共同致力于建设富强国家、和谐社会、美丽家乡。

总之,谋划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必须着眼全局,找准定位;立足社区,多力推动;制度创新,构建体系;坚持大力、持续、协调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秉持普惠性,扩大普及度,提高满意度,让老年人活出晚年的滋润,展示晚霞的精彩,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9-20].http://www.stab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2]边际.老龄化理论前沿观点简述[N].安徽日报,2011-02-21(B3).

[3]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全民健康覆盖[EB/OL].[2015-10-20].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85761/3/9789240690851_chi.pdf.

[4]社交孤立增加老年人死亡[EB/OL].[2015-10-20].http:∥zhglnb.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866.

[5]刘颂.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特点的研究[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8):15-19.

[6]邬沧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诠释[J].老龄科学研究,2013(1):4-13.

[7]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人口学刊,2011(1):32-41.

[8]孔晶晶,陈明昆.我国城镇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 2014(8):18-21.

[9]周德荣.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台湾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虞晓骏

Rational Reflec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Domestic-based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in China

CHENNai-lin/China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Abstract:Under the situation of sharp aging in China, rapid development of elderly education is the necessary response to th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aging strategy. And the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is the basis and foundation. Centering on the orientation and defini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value and function, way and pattern, reflection and perspective, an instructive and prospective elaboration is made on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ocal practice.

Key words: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local practice; rational reflectio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收稿日期:2015-12-10

DOI:10.13425/j.cnki.jjou.2016.01.006

作者简介:陈乃林,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咨询专家,全国学习型城市联盟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及管理决策研究(nj_cn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