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COMB软件的开放大学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2016-01-16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开放大学热点

谢 刚



基于BICOMB软件的开放大学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谢刚

摘要:文章以我国开放大学为研究主题,通过提取CNKI学术期刊文献作为分析数据源,经过数据整理和准备后,利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高产文献作者、高频被引文献、高产文献单位、高频期刊、发文年份、研究区域分布、高频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和现状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和词篇矩阵。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发现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的热点为以下6个方面:开放大学建设与电大系统转型;开放大学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开放大学体系的运行机制;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保证;开放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服务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大学;文献分析;聚类;热点;趋势

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起源于英国,是1971年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成立的一所运用时代先进科技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向全体社会成员、教育需求者提供均等、优质、便捷的教育机会、资源和服务的国家成人高等教育机构。[1]随着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举办和蓬勃发展,以及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开放大学的远距离教学和开放式的办学形式受到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追捧和效仿,很多国家纷纷办起了自己的开放大学,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凤凰城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韩国开放大学等。

1978年,我国《人民教育》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开放大学介绍〉摘述》的文章,开启了我国在开放大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伴随着国内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的发展,国内对于开放大学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并不断的丰富和深入。随着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2], 2012年教育部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国家开放大学,标志着我国开放大学建设进入了新的起点[3],上升至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开放大学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研究机构开始关注和研究开放大学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热衷于刊发开放大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在此,对我国多年来发表的有关开放大学的主题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和科学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开放大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整理

1.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为样本来源,采用高级搜索功能,以题名包含“开放大学”为条件进行精确检索,存储检索结果,确定为分析源数据。利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4],对高产作者、高引文献、高产单位、高发期刊和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和词篇矩阵,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得出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5],进而分析我国开放大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共词分析是一种科学准确、反映直观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出现在相同文献中的专业术语统计,提取获得相关研究的主题聚类与关键词关联信息,分析和判断关键词之间的语义规则、亲疏关系、密切程度等,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关联主题或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的研究结果。[6]

2.数据整理

本文以2015年9月30日前CNKI收录期刊为样本来源,按照搜索条件提取全部研究文献2 540篇,选取自定义格式输出字段,将来源库、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年份作为统计分析数据批量导出,经过筛选、去重,剔除会议综述、新闻报道、评论员文章、通讯、专访、报告、讲话、论坛、广告等非学术类文献冗余信息后,得到有效文献2 156篇,确定为最终调查分析源数据。

利用BICOMB提取文献作者1 958人,使用同值修改剔除作者字段中的单位、职务、职称等前缀信息后,得到有效文献作者1 953人,提取文献贡献单位1 003个,使用同值修改、字符剔除、字符串替换等操作将作者单位名称进行修订和归并,处理后得到文献贡献单位419个,提取发文期刊392个,经过同名归并得到有效期刊377个。

二、研究现状的多维度分析

1.高产文献作者分析

(1)现状分析。从分析数据和表1可以看出,我国关注开放大学建设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机构人员较多,有近2 000人,发文4篇以上就有102人,其中10篇以上的有: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研究院、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所研究员张亚斌教授,关注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研究员李亚婉教授,关注国外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模式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研究;北京开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永权教授,关注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培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开放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丁兴富,关注远程学习的基础理论与模式和我国一流开放大学建设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关注我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体系研究;江苏开放大学马良生研究员,关注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和实践探索研究。

(2)存在问题。致力于开放大学研究的高产文献作者所属地区与机构分布不均衡。图1可见,占发文总量近10%的34位高产文献作者中,华北和华东两地人员近2/3,其他6个地区高产文献作者较少甚至没有。

图2可见高产文献作者中电大(开放大学)从业者占近90%,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人员多集中在国开总部或分部,从事研究的人员多数处于系统内中、高级机构中,研究的社会广泛程度和深入程度不够,研究人员的工作领域不够宽泛,这对开放大学综合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向基层延伸发展不利。

2.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1)现状分析。表2列示了我国开放大学的高频被引文献(含下载次数)情况。德斯蒙德·基更的《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提出“未

来属于无线”的观点,指出未来基于PAD、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话的学习将无处不在。[7]任为民、施志毅的《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提出了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构想、组织架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等。[8]王一兵教授的《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指出我国电大办学与国外开放大学的差异,提出将电大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建议。[9]殷丙山、李玉的《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介绍了幕课的定义、发展历史、国内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遭遇的挑战以及如何发挥幕课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作用等。[10]杨志坚教授的《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详细阐述了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办学目标和任务有哪些、采用什么样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等。[11]

(2)存在问题。开放大学研究的发展速度不快。表中数据易见,目前大家关注和引用的开放大学研究文献多为2010年之前(80%)的,这说明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的文献质量和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滞后。

3.高产文献单位与高频期刊分析

(1)现状分析。从表3的高产文献单位来看,国家开放大学等10家单位的文献贡献率近40%有825篇,其中国家开放大学最多,有152篇,发文量110篇以上有4家,先行挂牌成立的“5+1”所开放大学均在前10之列。统计数据体现了我国开放大学研究与建设的现状和成绩,表明了我国开放大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团队力量和优势,其中“京津”和“苏沪”两个南北区域研究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从统计资料和表4列示可以看出,我国有377家期刊刊发有关开放大学的主题文献,有29家期刊刊发文献20篇以上,文献总量1 280篇,贡献率近60%,除《中国远程教育》刊出量155篇位列第一外,列举的其他28家期刊刊出文献量组距为76,均差不足3篇,这说明我国关注开放大学研究的期刊较多,且对开放大学主题研究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度。

(2)存在问题。关注开放大学研究普遍性程度不高,对于开放大学的文献研究基本上都是在系统内学报学刊上,社会期刊的关注程度不高,也反映出开放大学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对社会教育的影响未能得到展现。

4.文献年份统计与研究区域分布

(1)现状分析。从统计数据、表5和图3可以看出,我国自1978年开始就有学者对开放大学展开研究,从2000年起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在20篇左右,2006年至今的10年里发展迅速,文献贡献率近90%,尤其2011年起呈现井喷式、爆发性增长,发文量占比超过80%,每年增量都在100篇以上,按趋势预测2015年将在700篇左右,近5年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大斜率直线式发展趋势,体现出我国开放大学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从图4可以直观看出,我国各省份开展开放大学研究文献数量分布情况,北京和江苏两地发文量均超过200篇,分别为354篇和233篇,文献量超过100篇的有4个省市,分别为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除西部少数省份外,全国对于开放大学研究的文献分布较广,且相对比较均衡;部分区域已经呈现明显的研究氛围和学术圈,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首都和沿海省份地区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中、东部地区关注度明显、发展相对均衡,处于较好水平。

(2)存在问题。数量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地域不均衡。从数量上看,2011年开放大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快速增长,但从文献的内容看研究的视角不高,研究内容的重复性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进而未能在质量上得到提升。同时,研究地域分布不均衡,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图2)。

5.高频关键词提取与聚类分析

(1)现状分析。表6对下载的2 156篇分析源文献数据,利用BICOMB提取、统计得到有效关键词4 127个,出现总频次为10 314次,参考国内高、低频词界分的通常做法,考虑到提取结果的代表性,按频次阙值为18 提取出52个高频关键词。其中,开放大学为最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为1 074次,占比超过10%;远程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英国开放大学、终身教育为出现频次超过100的超高频关键词。为了保证研究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对关键词数据进行了二次筛选, 剔除如“开放大学”等一类机构术语、“电大”等统称词汇和“建设”等较为宽泛的关键词,最终留下28个重点涉及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统计直观地展现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关注态势。

利用BICOMB选择频次阙值范围在18至1 074之间关键词生成共现矩阵,导出矩阵至文本文件,并将其导入SPSS软件,清除文献选择主题“开放大学”和一些机构术语、统称词汇及涵义过于宽泛的关键词,最终确定重点涉及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高频关键词28个,频次合计1 152次,占比11.17%。如果加上最高频关键词“开放大学”1 074次,29个关键词占比为21.54%,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利用SPSS Statistics22软件对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择组间连接,度量标准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转换值为Z得分,得到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5所示。

(2)存在问题。通过上述现状可见,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的关键词过多,从而导致研究的焦点比较分散、不够集中;同时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得不够突出。

三、热点分析与趋势讨论

1.热点分析

通过对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现状的多维度尤其是共性聚类分析,可以将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热点归纳如下:

热点一:开放大学建设与电大系统转型。我国开放大学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建,当下“1+5”所电大转型成功,而绝大部分电大正在积极谋划、筹备和申报中,电大系统实现顺利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也是破解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立足电大系统现有办学基础和经验优势,结合开放大学建设要求,推广转型成功的有效探索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转型进度和建设步伐,强调开放大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继续以国开为龙头,指导、引领和帮助基层电大尽快实现顺利转型[12],成为当下开放大学研究的热点。如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指出,开放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强调以技术为手段和全方位开放,要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创新,突破原有大学模式,向受众者提供均等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教育公平。[13]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认为,开放大学建设是在电大成功办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更新,应该借鉴美国多校区大学系统模式,积极按照新时代需求向开放大学转型。[14]

热点二:开放大学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开放大学采用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支撑,以功能齐全、开放灵活的网络平台为基础[15],以多种新型媒体为载体的远距离教育方式,旨在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办学目标。开放大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等国外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充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支持服务形式和内容极大丰富,如何将教材、媒体和面授有机结合,充分有效地发挥辅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辅导作用等,成为针对开放大学办学实践过程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如张璇提出,开放大学的教学应始终敏锐于技术手段的应用,永远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不断致力于完善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16]

热点三:开放大学体系的运行机制。我国开放大学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建,而这个系统拥有1个国家级机构、44所省级机构、929所地市级机构、1 852所县级机构、3 000多个教学点和6万多个教学班的办学体系,拥有教职工12万余人,注册学生360多万。[17]这个系统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存在于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之中,建成后的开放大学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机制是办学体系中每一级机构或组织关心和关注的问题[18],也是影响开放大学体系转型之后,能否高效运行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如吴结认为,体系运行机制是开放大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自身良性循环的生命源泉,同时他还剖析了其逻辑内涵和目标取向,并归纳出七项评价维度。[19]

热点四: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开放大学作为国家层面筹划组建的新型大学,其办学模式研究自然成为热点,目前国内研究重在促进开放大学能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更加开放灵活的办学模式。运用市场经济方式,倡导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开发特色教育培训资源,形成知名教育培训品牌,深入基层开展办学服务,面向社会举办各种公益教育服务等,[20]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如张和平提出,开放大学应从5个方面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要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及“开放大学+X=双赢”的办学模式。[21]

热点五: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保证。开放大学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建,但绝不是简单的更名或升级,而是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和“互联网+”时代,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要求下的一种新型大学,如何保证这种新型大学的质量尤其值得探索和研究。当前教育资源异常丰富,学习者学习需求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移动学习快速普及,如何对于这种远程开放式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保证教学质量,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22],设计能够得到社会信任、用人单位认可和学习者喜爱的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是开放大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例如查代春提出,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应围绕“教、学、管”三方面形成“铁三角”,要依靠三方面的相互制约、协调运作,共同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23]杨金来等人在重新审视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提出借鉴国外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成功经验,编绘我国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架构图。[24]

热点六:开放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服务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纲要》有关终身学习体系的论述指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基本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与支持”等。[25]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办学服务向基层延伸一直以来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的主要办学内容和基本目标任务。文件提出要求开放大学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既是对开放大学办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变革与转型的重要动力和发展契机,为开放大学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和公共服务职能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成为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如杨敏等人就认为,开放大学的新使命,就是支持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推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强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26]

2.趋势讨论

通过我国开放大学研究现状的多维度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和文献综述可以发现,我国开放大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具有显著的时代背景和变革特点。以《纲要》发布为分界,从持续平稳阶段到高速发展阶段,研究的区域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研究人员的层次逐步提升、数量逐步增多,研究团队逐步形成,刊载期刊种类逐步丰富、关注度显著提高,研究文献数量发展迅速,尤其是研究领域在不断、持续地丰富,已经从原来注重关注国外开放大学与国内开放大学的结合研究,开始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农村教育、学分银行、终身教育“立交桥”、运行体制机制、数字化学习资源、“互联网+”、移动学习等多领域、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拓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庞利.国外开放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4):26-2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教育部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EB/OL].(2012-07-05)[2015-09-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81/201207/xxgk_138826.html.

[4]崔雷,刘伟,闫雷,等.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J].情报分析与研究,2008(8):70-75.

[5]徐会作.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J].中国远程教育,2015(3):50-54.

[6]朱榕.基于SPSS 共词分析的战略管理学热点领域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3):155-157.

[7]德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14(6):22-27.

[8]任为民,施志毅.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3-9.

[9]王一兵.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6(4):11-14,41.

[10]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4.

[1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14):33-35.

[12]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国际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研究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14(6):10-22.

[13]杨志坚.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5-10.

[14]崔新有,许文静. 美国多校区大学系统对我国开放大学系统建设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4):44-47.

[15]张伟远.我国开放大学的地位、理念和办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11(6):21-25.

[16]张璇. MOOC在线教学模式的启示与再思考——以江苏开放大学实践为视角[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5-10.

[1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EB/OL].(2011-11-29)[2015-09-30].http:∥www.ouchn.edu.cn/News/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04551c69-7ada-4969-b4f4-6841ba9f4cdd&ArticleType=2.

[18]于云秀.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19]吴结. 论我国开放大学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37-39.

[20]张有声. 论办好开放大学的历史责任[J].中国远程教育,2012(4):26-29.

[21]张和平. 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4(2):9-11.

[22]李学书. 开放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问题与反思——基于中英开放大学的比较视角[J].职教论坛,2014(18):36-41.

[23]查代春. 远程开放大学内部质量保证“铁三角”原理[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28-33.

[24]杨金来,吴乐珍.地方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架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5):17-22.

[25]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EB/OL].(2014-8-11)[2015-09-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5/201409/174804.html.

[26]杨敏,魏志慧,顾凤佳.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衔接:开放大学的新使命[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3(9):1-7.

责任编辑冯丽樱

BICOMB Software-Bas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Hotspot Issues of Open University Research in China

XIEGang/Chuzhou Radio & TV University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ies on Open University, the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ata extracting and sorting from CNKI, including high productivity authors, highly cited documents, highly productivity units, high frequency journals, the year of issu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region, high and frequent keywords by means of the catalogue co-occurrence analytic system of BICOMB, generates co-occurrence matrix and lexical matrix of high frequency keyword. SPSS cluster analysis shows a keyword clustering analysis tree diagram, which presents following six hotspot issues: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Univers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adio and TV universities; learning style and teaching mode of Open University;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Open University system; the running mode of Open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of Open University; the role of Open University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Open University; literature analysis; clustering; hotspot issues; trend

收稿日期:2015-10-20

DOI:10.13425/j.cnki.jjou.2016.01.004

作者简介:谢刚,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研究(770684320@qq.com)

基金项目: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科研项目“开放大学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G14G1805Q);安徽省2015年职业与成人教育项目课题“新常态下成人高等院校的办学体制转型与功能再造——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例”(CDB1500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2015年重点课题“新常态下提高电大办学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与研究”(2015ZD-003)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开放大学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