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效为本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

2016-01-16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在线教学教学策略

章 玳



基于成效为本的在线教学策略研究

章玳

摘要:成效为本的教学是强调改变的教学,是强调能力增进的教学,是强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教学,其教学成果的达成是建立在教与学双方的联结和共识之上。课程辅导教师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境,应尽可能通过教学观察掌握全面诊断学生策略、精心导学策略、互动激励策略、组织调控策略、灵活应变策略、多元评价策略,以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远程教育;成效为本;在线教学;教学策略

在线教学曾被认为是边缘的教学方式,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对于“在线教学”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界定,它属于远程教学,穆尔认为,在线教学是因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形体上的分离,所有采用的教学方法(鼓励、解释、提问和指导)、交互作用以及教学准备方面(选择目标、规划课程和教学策略)都是通过传播媒体进行的。[1]由此可见,在线教学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近年来,世界著名高校与教育机构纷纷提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课程,进行在线教学活动,然而,在线课程吸引了众多学习者但并不关注其获得多少学习成果。[2]据梅耶教授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开发的MOOC平台中,学生退学率高达85%-95%。在Coursera开放的MOOC平台中,有一门社会网络解析课程,只有2% 以下的学生取得了合格证书。[3]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形式带给人们新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是否适合在线教学?在线教学要取得更大的成效,还需要哪些新的教学策略?在线教学中,课程辅导教师与学生完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线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成效为本的理论对在线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成效为本理论概述

1994年,澳大利亚出台国家课程文件,将“成效为本”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并进行教育实践。之后,美国、英国、新西兰、我国香港地区一些高校,着重学生学习的产出结果,以成效为本的教育范式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Spady是最早提倡成效为本的教育范式的学者,他认为,成效为本(OBE)是通过组织和操作,使每个学生能成功地展示学习经验,在学习开始就能够清晰地知道做什么,然后组织课程、教学、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到什么和是否学到比什么时候学及如何学更重要。[4]Needham认为,成效为本是用能够使学生达成目标的可测量的术语陈述,然后,设计课程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做。[5]由此看来,成效为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复杂的教育范式。与传统的关注教育投入的内容与时间分配不同,成效为本关注学习的成果。2003年,在欧洲大学协会的报告和《柏林公报》中首次介绍并探讨了“学习成果”,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应鼓励对“学习成果”和“能力”做出定义。2007年,OBATF国际组织成立,旨在促进将“成效”纳入课程,并通过设计与组织课程使学生达成既定的目标。“成效为本”基于三个前提假设:即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获得成功,但成功不是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方法获得的;成功的学习能够促进更加成功的学习;学校(教师)控制是决定学生是否获得学习成功的条件。[6]

二、基于成效为本的教学结构分析

对在线教学而言,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框架。教学结构突出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规定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活动,以及教学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将成效为本理论贯穿在线教学各个环节中应注重教学的成效,学习者获得的成果,可以说教学结构包括了使成效实现的过程。具体来说,成效为本的教学结构强调五个方面:

其一,强调有成效的教学。成效为本的教学明晰教学的结果,并据此组织教学实施和评价方法,以保证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

其二,强调改变的教学。成效为本的教学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为学习者赋权并关注成效。在学习者改变的同时,促进教学的不断完善,以较好的成效达成教学目标。

其三,强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教学。成效为本的教学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保障学生的权益,追求教学服务质量,讲究绩效,教学学习质量和成效得到学习者与社会的认可。

其四,强调能力增进的教学。教学不是以“输入型为导向”,即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吸收;而是“以输出型为导向”,即以输出为驱动,强调因材施教,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其五,强调赋权增能的教学。成效为本的教学保证为学生赋权,强调学生的参与感与拥有感,强化能力培养与训练,帮助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关注学习者对学习任务掌握程度,形成掌握趋近目标定向。

三、以成效为本为导向的在线教学实施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是建立在教与学双方的联结和共识之上的,对成效为本的探讨和深入了解有助于教师预先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促进成果目标的实现。成效为本的教学策略围绕学习者,具有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设计与组织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的特点,以江苏开放大学在线教学为例,以成效为本为导向的在线教学策略如下:

1.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全面诊断学生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重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需要全面诊断学生。每个成人学生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异质性大。学生来源不同意味着教师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正式学习前都已具备课业所需的技能与态度,教师需要诊断学生。(1)诊断学生的学习背景。任何学生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学习的,加强学生学习背景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因素。加强对学生学习“场”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的调整,引导学生良性学习“场”的形成。(2)诊断学生的能力结构。研究学生的能力结构是考查学生能否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步骤。学生的能力结构主要有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学生的能力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能力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解剖,并形成一个清晰的判断,才能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3)诊断学生的心理特征。任何学生都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个体,他们必然会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如果说学生的能力结构只是学生学习、认知的基础,是客观条件;那么学生的心理特征则是学生学习、认知的动力,是主观条件,是内因。教师应该学会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最终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诊断:(1)问卷法。教师针对特定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中了解。此法可用于开课前,也可用于学习了一个阶段后。教师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问卷回答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为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提供第一手资料。要注意,问卷问题设计不能太复杂,要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2)电话访谈、QQ群交流法。教师通过打电话、建立QQ群与学生个别谈话交流来分析研究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多方面的情况,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导因素及对教学的要求,为教学的后续活动做准备,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3)作品分析法。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形考作业、BBS讨论、小论文等进行分析来研究学生。可以分析在文本背后的真实情况,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知识背景、学科素养等综合情况。(4)在线学习行为观察法。指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状态:一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看是否有信息交流与反馈,观察有没有学习无助感;在线讨论时是不是能发表不同的见解,问题的提出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二看学生是否对于自己的学习情绪能有效地控制,适当地调节。三看学生们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否更加充满信心,是否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实现学习成果:精心导学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突出教学目标,以导学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导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导学内容包括:(1)提供学科内容的学习指导,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感,如为学习者提供学科知识的框架,便于他们整理思路;推荐额外的或可替代的信息源;介绍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等。(2)明了课程学习评价与反馈的途径,清楚说明作业及考核要求,为学生提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学习和进一步提高能力的策略建议。(3)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并理解所学内容在其感兴趣领域中的潜在用途。帮助学习者掌握整理概念的能力,以帮助他们有机组织所学的知识。(4)清楚说明课程资源的种类,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从导学形式上看,有文本导学、课件导学、游戏活动导学等。文本导学,即以WORD文档,简明扼要地进行导学。课件导学,是指以3-5分钟的微课形象地展示课程特点及主要内容,提示学习方法与学习时间管理方法,例如文化资源学课程导学制作了小视频,以幽默手法展示了课程学习内容及学习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游戏活动导学,是以“破冰游戏”(Icebreakers)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以破冰游戏中信息的缺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友爱互助的团体氛围。要注意的是,游戏活动不能让问题学生觉得自己被冷落,不能令人害怕,要简单有趣。

3.调动学习积极性:互动激励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重在以激励手段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线教学的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是学生维持学习动力的重要条件。以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在教学中运用肯定、表扬、奖赏或否定、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变,以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以马斯洛、奥德费为代表的认知学派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已有的成人研究也表明,受激励而学的人更有可能做他们认为有助于学习的事情。他们上课更认真,复述学习资料以便记忆,还做笔记以促进后面的学习,最后回忆所学内容,不确定时更有可能向人求助。[7]在线教学互动激励策略有以下几种:

(1)以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吸引学生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式。在线教学中设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学有所获。课程学习目标难度要适当,必须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本要求;设立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目标设立后,可进一步展示学习成果。教师为这些成果的实现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获取成功,从而增强和激发其后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以榜样激励。榜样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式。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而无需予以直接强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同伴作为榜样来激发学习动力,对良好的榜样行为给予积极的强化,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设立“周学习排行榜”,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栏目,用以公布学生一周学习情况的排名,以此激励学生的比学赶超。另外,还可以通过颁发勋章、展示优秀作业来树立榜样。

(3)以信任激励。信任激励是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及任务进行认可、赞许的激励方式。在线教学中,小组协作学习让每个学生承担学习任务非常重要。成人由于工学矛盾,多数学生不太乐意多承担额外的学习任务,需要教师的信任激励。例如,在正式开课前分析了学生学习背景后,开课一周通过破冰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活跃程度,从学生参与活动中发现组长的人选,鼓励学生勇于承担学习责任。辅导教师要坚信自己的学生有上进心,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帮助他们答疑解难,这样既增强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又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4)以赏识激励。赏识激励就是教师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的激励方式。在线教学中,教师主要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于第一次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只要第二次能够独立完成的都给予肯定,在肯定中指出其不足。作业中不是每一题都回答完美。有的学生只有一题回答得好,教师也要善于发现,给予赞扬。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细微进步都要进行必要的赞美和鼓励。当教育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感,他会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亲近的人。[8]

4.注重交互成效:组织调控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注重互动的实效性,在互动讨论中使每位学生有所改变、提高。在线学习交互活动通常有BBS实时或非实时讨论、小组WIKI讨论等。组织一场在线讨论,要把握讨论的契机,明确讨论的目的;要做到启发与诱导相结合,激发人人参与;要创设民主情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确保讨论的实效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讨论规则。教师需建立学生参加在线讨论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形成良好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规则要简洁明了,语言有亲和力。

(2)把握与选择讨论时机。对于讨论,并不是说讨论次数越多越好,要根据单元学习需要安排讨论主题。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挖掘讨论主题。例如,对单元学习中重难点组织讨论;对课程内容某一结论有争议时可以讨论;当学生在形考作业完成过程中遇阻时组织讨论。

(3)确定讨论主题。主题可以由教师依据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也可以由师生选取共同关注的各种现实问题展开。讨论主题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这样会使学生在讨论中有感而发、有话可谈。如果讨论题过于简单,或者对于经验太丰富的成人学生来说太容易,他们会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

(4)预告讨论活动时间、内容及要求。要求学生在讨论前多途径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讨论提纲。

(5)在讨论中加强小组成员责任。将每个虚拟班级分组,每组一般是5-6个成员;从个体上和整体上评估学生;教师观察各组的学习状况;随机要求某个组员向其他组展示学习内容;各个组员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实现目标。如果要评分,先评估每个人为小组成绩或成果所做的贡献,然后再评定个人等级。

(6)讨论过程中调控。作为讨论进程的指导者、控制者,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责任和行为。如果学生希望讨论时能在一种毫无压力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那么,教师就不能说话太多,只需穿插些新材料或学术前沿的最新观点。如果学生讨论离题时,教师应注意引导,把学生思路拉上正轨,发表些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有误,教师要及时指出,但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要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学生共同发现错误,走出误区。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7)评价及反馈。在线学习的学生经常会感到孤独、无助,这些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基于讨论的学习要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及时回应学生将增强学生对教师出现的感知。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讨论是被管理的,以及他们的帖子是被老师阅读的。讨论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观点会比较分散,所以,小结是认识提升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对讨论活动进行小结,要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开放性的话题,教师不必做出结论,只要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就行。除了教师小结,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小结,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促进学生发展:灵活应变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注重通过教学的每个细节使学生获得发展。在线教学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偶发情况较多,即使是一个很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料或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作为辅导教师应把握在线教学发展趋向,及时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变策略。教学应变策略是指教师对事先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操作。

(1)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教师利用在线教学中的偶发事件,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能够把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巧妙地引到教学正道上来。例如,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发现了其中字幕的错误,课程辅导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勇于纠错,能够找出错误的给予鼓励,结果同学们积极性高涨,认真观看视频,反而收获较大。

(2)灵活机动,以变应变。由于各种原因,有时教学中打乱了原计划的教学结构,这时候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变应变。例如,有的学习单元内容难度较大,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有困难,辅导教师可以将作业截止日期后延。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会越来越有难度,学生最初的热情慢慢消退,要维持其热忱与动力,教师有时需要调整学习任务。

(3)将错就错,促进思考。将错就错,即教师直接得出了错误答案,意识到后可以进行反问,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正确的方法。此种方法既能使教师摆脱“犯错”的陷阱,又能“促思”,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找正确方法和答案。教师在学生面前适当地“示弱”,暴露自己的“无知”,使学生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

(4)幽默调侃,化解矛盾。教学中有些偶发事件会使教师处于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不予理睬可能会有损教师威信,而过激的态度又往往会激化师生矛盾,破坏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对此,教师不妨尝试,以宽容的气度幽默调侃一下,这样不仅会让教师摆脱尴尬,而且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例如,学习平台有时会不稳定,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学生有了情绪,教师也很着急,但是不能在语言上有所流露,教师可以幽默表达:“今天平台生病了”,学生回答说:“平台怎么老病啊?我们与平台一起成长”。幽默调侃的语言化解了学生因平台引起的不快。幽默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可以用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可用来补救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幽默的语言时,一定要将幽默和讽刺刻薄、低俗等语言表达形式分开,否则会适得其反。

6.创设成效氛围:多元变通评价策略

成效为本的教学注重学习氛围,教师恰如其分评价每个学生。在线教学中师生间的和谐统一得力于通过师生双方心理互动达到的相互协调。教师与学生中的一方在调控自身心理的同时也在调控着对方。当双方心理互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共鸣时,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心理互动包括信息、人际、情感、意识等各种心理因素的交流。

(1)营造积极的心理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仅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还可以使师生互相敞开心灵,为师生交往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开课前,教师以欢迎辞制造气氛;以游戏活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等,学生在友好、关爱的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与学生坦诚地进行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沟通,努力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态度,而不是从威胁或冒犯教师的角度来解释学生的行为。要从现实的层面理解学生目标、观点及所学内容的期待;要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经验水平发展相适应;不断考虑学生的视角与感受,抱持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的正面态度。已有的研究表明,一旦教师对一个学生产生了低期望,他就很难改变自己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考虑对方的感受以及思想和情感,那么对师生彼此间的思想行为便会有更多的体验,也就会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2)对学生进行多元、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全面的学生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建立多元变通的评价机制,努力挖掘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给予学生展示自我,乐观向上的平台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对学生随意地贴标签,妄加评价。成人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会有自己特有的思想情感及需求,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多不同情绪,形成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教师眼中低期望的学生,作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低期望学生,为之建立一个有助于其表达最佳情绪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尊重、保护与真诚的帮助。例如,尽量对低期望学生关注;在适当时候与他们轻松活泼地交流;低期望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时,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等。

(3)注意语言的使用方式。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是知识的主要物质载体,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掌握娴熟的语言评价策略是教师从事在线教学的必然要求,是在线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以及影响感染学生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最为主要的手段,教师对语言的使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成年学生而言,教师说话方式会优先于说话内容。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目的、动机的分析判断,常常决定着采取何种态度接收教师信息。辅导教师如果语言使用得当,学生便会引起思想感情上的起伏与共鸣,容易接受;相反会引起拒斥态度或逆反心理。作业是重要的学习成果之一。教师的作业评语使用“反馈三明治法”体现了辅导教师的语言技巧。反馈三明治(feedback sandwich)法,即将不好的评价放在肯定的开头和结尾的中间。[9]以友好的口吻指出不足,以便学生改进。例如:“XX,这题运算上有个小失误,这样你得出的答案就是错误的,运气不好。其实在此之间,你做的都是对的。”

教师在看到一些学生作业很差,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时,切忌说“不够详细”或“不够完整”,要给予学生建设性的反馈,具体指出如何修改的方法。应明确告诉学生还可以增加的内容,可以在哪里找到相关的资料补充说明。教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有具体的辅助方式会帮助他们,使有问题的学生可以使用特殊资料或帮助。总之,教师要表达的信息是:我和你是伙伴,在解决你的学习问题上,我们是搭档。我想帮助你,而且我们会对求助做出既不带偏见又有兴趣的回答。

成效为本的教育质量基于成效为本的教学质量。基于成效为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成效为本的教学结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成效为本的教学结构强调教学的投入与结果契合,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基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待。成效为本的教学只有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之间能产生有意义的联系,策略才真正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成效为本的教学策略要着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目标的学习氛围,着重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教学过程中,课程辅导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不断维持其学习的动力,不断系统性地收集课程学习结果的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基于学习结果信息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Michael G.Moore.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M].Wadsworth Publishing ,1995:304,126.

[2]McKierman,G..For a debate on the pros and cons see the video of ASCILITE's "The great MOOC debate"[EB/OL].[2015-04-15].http:∥alternative-educate.blogspot.co.uk/2012/12/audio-ascilite-2012-great-debate-moocs.html.

[3]Meyer,R.What it’s like to teach a MOOCs (and what the heck's a MOOCs?) [EB/OL].[2015-03-21]. 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2/07/what-its-like-to-teach-a-mooc-and-what-the-hecks-a-mooc/260000/.

[4]Spady, W. G. . Choosing Outcomes of Significance[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4,51(6):18-22.

[5]Needham, N. How OBE became the three most controversial letters in education[J].NEA Today, 1995,13(8).

[6]Spady, W. G.& Marshall, K. J. Beyond traditional outcome-based education[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9(2): 67-72.

[7]Raymond J.Wlodkowski.增强成年人的学习动机——一部全面的成年学生教学指南[M].张玉莲,郑一淳,王芬,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31.

[8]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2-265.

[9]奥蒙德·辛普森.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 刘永权,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3:103.

责任编辑冯丽樱

On Outcome-based Online Teaching Strategy

ZHANGDai/Jiangsu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Out-come based education emphasizes creativity,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stakeholders. The teaching result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s and consensuses of both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arties. Course instructors should master the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ly diagnosing students, the strategy of carefully guiding learning, the strategy of interactive incentive, the strategy of organizing and adjusting, the strategy of flexibility and multi-evaluation strategy, so as to achieve the fixed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distance educati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5-10-10

DOI:10.13425/j.cnki.jjou.2016.01.008

作者简介:章玳,江苏开放大学国开分部教学处副教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研究(tgzy399@126.com)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MOOCs背景下开放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江苏开放大学课程实践为例”(2015JSJG335);中国成教协会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网络课堂下成效为本的课程研究——以开放大学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为重点”(2013-097Y);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科研委托课题“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G14A1406W)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在线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