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2016-01-16高竹筠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保乳放射治疗病患

高竹筠(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高竹筠
(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巩固手术与放疗疗效,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调强放疗;保乳手术;乳腺癌;护理

乳腺癌在女性中患病率较高,数据资料表明[1],在肿瘤患者中,乳腺癌病患所占比例为7%-10%,近几年,该疾病患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女性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均有较大影响。乳腺癌根治术是一种传统术式,然而,目前该疾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发展趋势,对年龄女性而言,更希望能将乳房保留,保持完美外形,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根治术[2]。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保乳手术+调强放疗被应用于Ⅰ、Ⅱ期乳腺癌疾病治疗中,疗效令患者满意。调强放疗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促使该区域内受照剂量减少,安全性相对较高,易于被患者接受,不过在调强放疗中,多数病患会出现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情绪紧张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使患者不适症状缓解。本文主要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2014年3月-2016年5月)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为21-69岁,中位年龄(43.39±6.95)岁。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于术后给予调强放疗。病理结果:3例中低分化腺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38例单纯乳癌、12例高分化管状腺癌。调强放疗于术后26-39d进行,利用直线加速器(VARIAN23EX)给予放疗,照射剂量为46-50Gy,次数为25次,照射部位包括腋窝淋巴结、腋窝、锁骨、胸壁等。

1.2 护理方法

①皮肤护理。放疗剂量、照射面积较大,易损害患者皮肤,为了减轻皮肤损害,护理人员需给予皮肤护理,促使放疗对皮肤刺激减轻,保持皮肤表面完整性,预防瘢痕形成,降低感染率。放射野局部要保持洁净,每天用温水擦拭,不使用沐浴露、肥皂等用品,擦拭时动作轻柔,否则会导致皮肤磨损。患者需保持皮肤干燥,当出汗后,及时将汗液擦干,防止汗液浸润,患者要避免皮肤曝嗮,也不可热敷、冰敷。进入放疗中后期阶段后,患者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干性脱皮等表现,护士要叮嘱其切勿对皮肤进行撕扯,防止出现溃烂、感染、流脓,可取适量爽身粉均匀涂抹于局部,缓解瘙痒症状。放疗后30min内,患者要对照射皮肤涂抹皮炎防护剂,穿着要宽松,不佩戴胸罩。

②心理护理。护士要注重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体内免疫功能被抑制,提升癌细胞活跃度,导致病患病情恶化,影响疾病预后与患者身体的恢复。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大多表现为恐惧,若恐惧症状长期未能缓解,则会引起焦虑,护士要根据患者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向其讲述与疾病相关知识,使其能正确看待疾病。为了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可定期组织娱乐活动,例如下棋、唱歌、读报等,促使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度责任感,不歧视患者,用平等眼光看待每个病患。

③饮食护理。放疗在杀害癌细胞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通过科学、合理饮食,能促进正常细胞组织功能的恢复,促使毒副作用减轻。患者要转变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不可食用辛辣、烧烤、腌制等类型食物,饮食上少量多餐,多食用具有抗癌功能的蔬菜、水果。患者每日要保持足够营养摄入体内,多食用补髓汤、黄芪乌鸡汤、枣米粥等,确保营养供给满足机体需求。

④不良反应护理。在调强放疗中,放射线会被患者身体吸收,可导致电离辐射现象产生,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如白细胞水平降低、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表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如果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幅度较大,则需立刻停止放疗,指导其使用提升白细胞水平药物。观察患者有无放射性肺损伤表现(呼吸困难、发热等),告知其多注意休息,强化营养支持。护士要对探视人员数量、频次进行限制,严重情况下,需将患者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⑤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减轻肢体肿胀。在照射腋窝淋巴结时,可诱发淋巴结回流不畅、淋巴管阻塞等不良情况,导致局部肌肉纤维化,上肢功能会出现水肿表现。因此,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每日坚持上肢功能锻炼,如上肢外展、旋转、抬高等,这对淋巴回流、肢体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可达到缓解肢体肿胀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所有数据信息由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予以统计和分析。

1.4 评价标准

①焦虑[3]: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给予评估,以50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②生活质量:利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评估,内容有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情绪、物质生活,每项分值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信息,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为χ2表、t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

护理前为(52.38±3.13)分,护理后为(40.49±5.93)分。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

2.2 生活质量

躯体功能:护理前、后分别为(73.29±7.66)分、(87.53±6.45)分;社会功能:护理前、后各为(72.15±8.24)分、(88.12±6.54)分;心理情绪:干预前、后分别为(76.58±9.79)分、(89.43±7.24)分;物质生活:干预前、后各为(72.09±7.11)分、(86.36±6.10)分。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乳腺癌在育龄女性中患病率较高,以往临床针对这类患者,主要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该术式会破坏患者乳房外观,而年龄女性患者更希望将乳房保留,对传统根治术不易于接受。目前,临床针对I、II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术后放疗治疗,传统三维适形法对乳腺靶区照射剂量分布不均,还可损害病患心脏、肺脏功能,诱发心包炎、肺炎等疾病,安全性较低[4]。三维调强放疗是对传统三维适形法的改进与创新,能弥补传统放疗缺陷,不过也无法完全避免不良反应,在放疗期间,多数病患仍然伴有恶心、呕吐、贫血等表现,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给予有效干预,减轻不适症状[5-8]。

综合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通过给予心理疏导,能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及时调节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另外,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皮肤护理,可减轻局部皮肤损害,预防感染,确保放疗顺利进行。对患者给予饮食指导,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使免疫能力增强,促进病情改善与身体康复,巩固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护理,可提高放疗安全性,减轻不良反应程度,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1] 艾秀清. 三维适形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疗效对比分析[J]. 医学综述, 2014, 20(15):2880-2880.

[2] 包虹. 33例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剂量学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 28(4):2725-2728.

[3] 赵建, 张慧敏, 陈震章,等.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3):30-31.

[4] 吴剑, 钟日奎, 刘卓星.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3(13):1302-1306.

[5]邵俊荣, 刘玉清.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0):84-85.

[6]苗海英.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0):84-85.

[7]冀小平, 许新华, 郑洲,等.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优化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1):52-53.

[8] 戴安伟, 周雪明.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发展与现状[J]. 中国肿瘤, 2012, 21(6):437-440.

猜你喜欢

保乳放射治疗病患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列性科普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放疗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早期乳腺癌可保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