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
2016-01-16龚林钧
龚林钧
[摘 要]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新课改背景知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信息,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文言文 诵读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8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就是文言文教学。因此,如何上好文言文阅读课,也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从中领悟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文言文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同时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够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化。而且,随着在中高考试卷中文言文分值比重的加大,这都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目标,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本文以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谈论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体会和反思。
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课改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此,语文教师应树立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学会尊重和信任学生,营造情感交流和信息交互的“心理场”,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轻松地卸下思想包袱,并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之前,教师应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借助网络资源,探究这一故事发生的背景,如秦国的强大和吞并六国的时代故事,探究唐雎这一类战国勇士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探究这篇文章的来源——《战国策》这一史书的背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列出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有些学生提出疑问:“唐雎是一个小国的使臣,凭什么力量战胜了强大的秦国?”接着,教师让全班学生一道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锻炼和开阔了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诵读法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是声读法的一种。通过诵读,能感知和把文本的声音形态表现出来,并理解和欣赏文本;通过熟读涵泳,对文句的声音和节奏有一个整体把握,对文本的神韵、气势、情趣有深刻的体会;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深刻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文字美,感受其中流露的情感。
诵读能使学生从作品的声律气韵着手,体会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为此,教师的范读能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模仿的欲望。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应读得抑扬顿挫,让学生体会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然后,让学生自读,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停顿,什么时候应该重音,什么时候应该低沉,什么时候应该高亢。学生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辞藻华美。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形成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达到培养语言感受能力的目的。
三、与现代生活联系,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信息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文言文学习应该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找到古代和现代的结合点,把历史视域和现代视域融为一体,达到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注入现代信息,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如根据文言文和白话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特点,灵活运用现代的熟语、成语等,让古代文和现代文互相结合。在《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联系现代职场应聘,让学生假设一个资历平平,出身低微的应聘者,就是文章中的唐雎,久经职场的面试官就是秦王。作为唐雎这一类应聘者,如何巧妙运用自己的口才,说服面试官秦王呢?教师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传统文言文承载的信息转化为现代化的信息,引导学生乐学,这样才能达到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还可以打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界限,把文言文和现代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异中求同,学会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强化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可让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著作《大外交》,比较古代的外交与现代外交的区别,在比较中学习和掌握外交辞令、外交手法等。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