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构想
2016-01-16李敏
李敏
[摘 要] 语文教师在挖掘教材过程中,应从整体上把握,对教材的解读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步骤:发展智力、体验情感、道德形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整体性 发展智力 体验情感 道德形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0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重写轻读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高瞻远瞩,洞察教材,领会精神,体察作者的思维,把教材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鉴于此,我们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就应从整体上把握,对教材的解读由浅入深。
一、发展智力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训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和阅读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应是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课文,切不可包办代替。教材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这些语言文字不是随便堆砌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作者精心思维后整理、加工、排列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其中蕴含了一定的思想意义。要读懂教材,领会其思想意义,阅读主体的思维就得顺着教材文思的流动而流动,弄清作者的思路,使教材中看似零散的东西有条不紊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具体实施教学时,通过学生的阅读确定写景的具体段落,在赏析写景之后体会景色描写中情感的体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通过叠词的使用以及喻体的确定,学生感受到了作者面对荷塘时的那种欣喜和愉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段景物描写,无论是颜色的选择,还是喻体的选择,无不透露着作者此时低落忧伤的内心情感。而这些体验,都是学生通过阅读主动思考得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又或是家庭因素来进行理解,那么作者的写作思路就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了。教师应把思维训练的重点作为教学重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挖掘教材中思维密集的地方,让学生的思维流动与作者的思维流动一致,使学生在阅读中锻炼思维,发展智力。
每篇课文都有思维密集区,都可以提出值得思索的问题。问题提出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有思维的活动,问题最后是否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学生得到了思维的训练。
二、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学中缺乏情感,就不能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语文教学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语文工具性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人文性的责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和熏陶,让学生明白爱恨,懂得是非。某种程度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责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笔者在教授《项羽之死》时,安排了这样一个讨论:项羽可以不死吗?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总体上有两种意见:完美主义者认为项羽必须死,尊严使之,性格使之,身份和地位使之,境况使之;另外一部分学生,姑且称之为实用主义者认为项羽可以不死,东山再起不是绝无希望,留得青山在才是明智之举。在讨论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态度,对生死的认识,对个人尊严的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渴望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情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即使是议论性的文字,也有较强的感情倾向,也渗透着熔铸了人格的思想,不可能有冷漠的说理。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使学生成为体验主体。教师要激发学生情感,就应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一定的文体,赋予它一定的情感,极力开拓课文中的内在情感因素。
三、道德形成
情感体验若能转化成为道德力量,将会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还要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思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洛克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要在生活中发现自我,就必须要常常孤独而寂寞地思考。这样看来,教师只是让学生就某一人物、某一事件进行思考还不够,还要抓住这个契机进行诱导,让学生将对人物和事件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生活、身边的社会联系在一起,将这种情感体验变成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并内化成为一种观念和思想,融进自己的生活,影响自己的为人处世,帮助自己对社会进行客观的评判,由模仿优秀人格开始,努力塑造优秀人格,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格的人。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不论是古代的文臣武将、迁客骚人,还是近代的学者文人、科学巨匠,他们身上有我们所敬仰向往的品质和精神,有社会所需要和倡导的进取和奉献。我们教育者应该让学生由内心敬佩进而效仿学习,帮助学生成就优秀高尚的道德品格。
总之,发展智力、体验情感与道德形成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可以让语文教育成为一种智人、育人的教育。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