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单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2016-01-15李雅琪程亚辉刘蓉
李雅琪++程亚辉++刘蓉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5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5-0411-0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研究表明正常人血清中的VEGF的含量是很少的,但当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可以促进VEGF的表达,使得VEGF的含量升高。其VEGF的水平变化能判断心肌缺血程度。目前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CHD)单支病变患者血清中VEGF变化的报道较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组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CHD自愿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男61例,女23例,年龄38-68岁,平均(58.2±9.5)岁,观察组中心肌梗死患者45例,心绞痛患者39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累及左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并植入支架。正常对照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60.1+10.3)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无冠心病的体征、症状,无高血压、糖尿病,无慢性肝脏及肾脏疾病,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均正常。实验中所有观察组患者均配合接受采血治疗。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分别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前,成功介入治疗后即刻、6h、12h、24h、48h采肘正中静脉血2ml,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对照组于入组时空腹采肘正中静脉血2ml。将采集的静脉血用EDTA抗凝,5min内分离血清,置-30℃冰箱保存,待检。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计算样本中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1.3.介入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升主动脉宽度、冠状动脉开口、病变血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导管,沿引导钢丝送球囊管至病变处,通过造影定位,观察球囊扩张后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O.0版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的VEGF均值比较采用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酶标仪上读出的光密度值数值,找到坐标X轴上相应血清VEGF的水平。得到的VEGF标准品与其酶标光密度值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9。
2.2.冠心病单支病变患者在介入治疗后VEGF即刻开始下降,不同时间点的VEGF比较采用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其中分析资料满足Huvnh—Feldt条件,结果显示VEG不同时点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P<0.01),术后6h已明显低于术前(P<0.05),至术后12h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见表1。
3.讨论
VEGF是1989年Gspodarowicz等得到的一种多肽,能特异性地促进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正常人的组织中VEGF水平是很少的,当机体有炎症、肿瘤细胞或组织缺血缺氧时能促进VEGF的分泌,使得血清中VEGF含量迅速升高。其检测血清中VEGF的水平变化能够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
介入治疗目前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能明显地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对于各种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病变均有很好的疗效。当进行介入治疗时,会破坏内皮细胞,使得损伤的内皮细胞分泌,成熟的内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的VEGF,当血清中的VEGF含量升高时,能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血小管的狭窄。
本研究表明在术前冠心病组VEGF的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冠心病患者正处于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随后进行介入治疗6h内水平都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可能一方面血管启动自动修复的功效,使得VEGF表达增多,另一方面心肌缺血状态得以缓解,使得VEGF有所降低,但是仍高于对照组;在行介入治疗12h后,冠心病组VEGF水平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表明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VEGF会高于正常的体检合格者,但是进行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VEGF在一定时间内能得到缓解,因此检测围术期血清中的VEGF水平能帮助医护者了解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了解治疗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