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2016-01-15徐瑞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心绞痛影响因素

徐瑞明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对4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一般资料、抗心绞痛药物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分级等因素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同时采用SF-36量表评价不同心绞痛发作频率对OOL的影响。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63份,其中年龄、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ccs心绞痛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力衰竭、糖尿病、抗心绞痛药物数量等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呈正相关(p<0.05),男性、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与心绞痛呈负相关(p<0.05),BMI、外周血管性疾病、钙离子拮抗剂、长效硝酸酯类、短效硝酸酯类和其他抗心绞痛药物与心绞痛发作频率不相关(p>0.05),SF-36量表中各维度得分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绞痛发作频率与众多因素相关,目前仍未得到满意控制,过高的发作频率影响QOL,大部分患者需要更进一步的医学干预。

[关键词]发作频率;心绞痛;影响因素;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5-0379-04

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严重威胁中国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沉重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控制心绞痛既可以对心血管事件进行二级预防,又可以减少对患者健康状态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价发作频率对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0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男女不限;②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发作频率稳定;③无痴呆、神经及精神疾病;④具有一定的中文读写或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问卷调查表的有关内容并作出回答。

1.2.评价方法:①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临床资料以及药物等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性别、BMI、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合并疾病和使用的抗心绞痛药物等。②病情分级采用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分级,T级: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费力、速度快、长时间的体力活动引起发作;Ⅱ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在饭后、情绪激动时受限制更明显;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1公里或上一层楼即可引起心绞痛发作;Ⅳ级:轻微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甚至休息时也可发作。③生存质量评价: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评价8个亚组的问题:包含8个健康概念: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每个条目涉及的亚组不同。每个条目根据选项不同得分定义为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该方面功能状态越女子。本研究主要的临床评价重点是根据入组前4周内心绞痛发作频率情况分为无心绞痛、≥1次/月、≥1次/周和≥1次/天四类。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达,组间比较用,检验,各指标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378份,其中15份问卷未按要求填写,数据不纳入分析,合格问卷363份,合格率为90.8%。入组前4周无心绞痛发作患者为81例(占22.31%),发作频率≥1次/月为142例(占39.12%),≥1次/周为93例(25.62%),≥1次/天为47例(占12.95%)。

2.2.不同指标与心绞痛频率相关性分析:年龄、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呈正相关(P<0.05),男性比例与发作频率呈负相关(P<0.05),BMI相关性不明显(p>0.05),见表1。

更高的CCS心绞痛分级会引起更频繁的心绞痛发作(P<0.05),见表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力衰竭、糖尿病的比例与心绞痛频率呈正相关(P>0.05),而外周血管性疾病与心绞痛频率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3。

患者最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是短效硝酸酯类,而使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高于其他药物(P<0.05);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与心绞痛呈负相关(p<0.05),钙离子拮抗剂、长效硝酸酯类、短效硝酸酯类和其他抗心绞痛药物与心绞痛发作频率不相关(p>0.05);抗心绞痛药物数量增加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P<0.05),见表4。

2.3.心绞痛发作频率与QOL相关性分析: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呈负相关(P<0.05),心绞痛发作明显影响患者的QOL,见表5。

3.讨论

国外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做过详细调查,Beltrame等发现29%的患者每周至少有一次心绞痛发作,而且个别调查中心的比例高达50%;土耳其Skvileliz等的PLUSE研究对2661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12.2%和8.1%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为经常性和频繁性。笔者对本院36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调查发现,12.95%的患者每天至少有一次心绞痛发作,≥1次/周的患者达25.62%,表明频繁发作的患者依然占大部分比例,心绞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endprint

目前针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年龄、女性、心力衰竭病史、COPD、高血压、糖尿病、静息心率、空腹血糖等均与心绞痛频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功能退化,慢性病的患病率增高,心理上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降低以及与外界交流减少,其中女性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更少,都可能导致患者总体自我健康感觉的降低。COPD、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将糖尿病、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因其能损害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加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Cook等认为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可能会引起静息心率、空腹血糖升高,而此类患者通常会有更高的心绞痛频率。既往的心绞痛研究会将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在外,心力衰竭与心绞痛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但不可否认心绞痛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症状,Mentz等的调查发现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59%的患者会出现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

欧洲和美国的临床指南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控制均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手段,而钙离子拮抗剂、长效硝酸酯类、伊伐布雷定和曲美他嗪可作为二线选择,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使用长效硝酸酯类等二线药物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更频繁。本文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心绞痛频率同样高于。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因此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或有助于改善我国心绞痛控制不佳的现状。

很多医生喜欢选择多种药物进行抗心绞痛治疗,但是对各种药物的协同抗心绞痛作用目前尚不明确。Fox等认为多种药物联用并不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反而增加了心绞痛发作频率。本研究中服用两种及以上药物的患者每天均有心绞痛发作的比例高达44.68%,而不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患者有9.87%无心绞痛发作,因此欧洲的学者建议,在第一种药物剂量优化之前最好不要增加第二种抗心绞痛药物。

虽然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众多,Beltrame等认为医生只重视临床和理化指标是重要原因,部分发作频率很高的患者依然被医生认为控制良好,发作频率对QOL的影响更加是一直被忽视。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QOL明显负相关,心绞痛完全控制组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精神等维度得分明显低于未控制患者,而且随着发作频率的增加,QOL逐渐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是患者对冠心病最直观的感觉,冠心病治疗目标不仅要包括控制疾病进展(如心血管事件),同时应该包括患者症状、功能和QOL。加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其对QOL的影响认识,更多地接受患者的主观反馈,有助于医务人员认识心绞痛的控制现状,识别需要加强治疗的患者,从而更好地改善冠心病治疗现状。

综上所述,心绞痛发作频率与众多因素相关,目前仍未得到满意控制,过高的发作频率影响QOL,大部分患者需要更进一步的医学干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心绞痛影响因素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