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的观点评价林璎
2016-01-14张迪
张迪
【摘要】1982年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林璎因她的处女作《越战老兵悼念碑》而一举成名。作为年轻优秀的华人女建筑师与艺术家,她曾经倍受争议,却始终义无反顾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本文主要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叙述、分析林璎的代表作品,来观看林璎内在的设计思想,希望通过该文章来向大众叙说这位游离于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女性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林璎;越战悼念碑;民权运动纪念碑;输入
林璎,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195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姑母是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独天得厚的艺术才华,为美国越战老兵设计的“越战悼念碑”、耶鲁大学的“妇女之桌”等等。她的所做的一切都让我们为之敬叹!
越战悼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该悼念碑由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林璎她很擅长用辅助符号及背景语义进行暗示、说明、隐喻、烘托等处理,形成作品丰富的形色世界和语义世界。越战悼念碑从设计到建成,这中间的批评准确的表现了反对者是如何进行“阅读”的,他们的阅读令人信服地表露了战争悼念碑的纪念符号。许多人认为黑墙激起了耻辱、悲伤和侮辱,另一些人则把它拒绝从地面开始看作是女性化的,从而意味着缺乏力量的阅读结合了起来。恰恰由于设计偏离了传统纪念符号,即从地面开始的白色石头,它就背理解成了一个政治陈述,因为它违反了纪念战争的隐含的禁忌,这点激发起了国家的罪恶感。但是,当悼念碑建成之时对它的争议突然就消失了,原因何在?
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任一符号都是由三种要素构成,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每个符号都具有三位的关联要素,任何事物若没有表现出这三种关联要素,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越战悼念碑修建选用的材料:黑色花岗岩,它最多只能作为符号的媒介联系物而不能作为符号;但是当林璎选择在表面打磨光滑的黑色花岗岩上刻出那57000多名越战期间死亡与失踪者的名字的时候,这块普通的石头就能指示出一定的意义——悼念碑,这些文字把意义固定下来,内涵信息层被人们所理解时,悼念碑就构成了符号。从“越战悼念碑”的符号特征可以看出,符号是意义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使对象和意义融合为统一的符号系统。就像人类通过各种设计改变生活方式,从而使人、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融为一体一样,符号使人与世界沟通,使世界作为意义被主体理解和掌握。符号是介于心物、主客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是在解释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当人们抚摸这刻在墙上的名字,不仅仅是思念他们的亲人,反光的黑色花岗岩同时把参观者包括离悼念碑不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都映入其中,它的深层的隐晦的含义凸显出来,各种记忆和个人诠释都可以投射在悼念碑上——我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对于战争的思考等等。
1988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南部贫困法律中心的埃迪·阿什沃斯希望林璎能够为他们设计一座民权运动纪念碑。林璎不想把自己束缚在纪念碑的设计领域里,最重要的是,曾设计出轰动一时的越战纪念碑而引发出的种种问题让她记忆犹新。然而当阿什沃斯先生提到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民权运动纪念碑时,她那喜欢挑战的倔犟性格驱使她答应了邀请。马丁·路德金的那句“只有当公平与正义如水流般直下时,才能真正使我们感到满足。”赋予了她设计的灵感,水的运用成为了她整个作品的核心。民权运动纪念碑全部采用黑色镜面花岗岩打磨而成。由于背景墙顶部的蓄水池,有水顺着弧形的墙面缓缓覆盖流下,静谧而又恰好的对应了墙上的刻字。纪念碑的主体是一个顶点不在圆心的,倒过来的黑色花岗岩圆锥体。历史上民权运动中的事件与人名呈放射状镌刻在它光洁的圆锥圆面上。圆面上,与底部支撑点相对应的位置,有一股细流涓涓涌出,水流浸满记录历史事件的金色文字后,缓慢顺着倒圆锥的圆面流淌而下。圆锥圆面上刻有数条民权运动中重大事件的简短描述:从1954年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开始,到1968年金博士被刺身亡。那段似乎并不久远的历史,如今从涓流滑下的圆台上读起来却相当沉重。这个作品中对水的控制是件要求十分严谨的工作,要求人们几乎感觉不出水在经过圆台表面时的流动。只有当人们伸出手轻触圆台表面与纪念碑进行交流时,平静的水面才会显现出回流的波纹,直到其流向了圆台的基座。人们总是能够自觉地跟着林璎创造的 “神话”进行“阅读”。阅读并不是单独的,她创作了形式传达了信息,并把两者完全结合。水在这件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水的复杂的编码过程其实就是整件作品意义注入、叠加的过程,水让人们冷静下来,随着静静的水流声你能感受到它像在推动圆面旋转。与刻在石头表面的文字图像一起建构了外延与内涵信息层,当人们阅读着这些历史,其实也在阅读我们自己。水流让这座纪念碑显得更加生动而充满灵性。
似乎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隐匿着作品与观者之间独一的秘密的交流。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景观作品是“输入”。这个花园位于俄亥俄州大学阿森斯校区的中央。林璎和他的哥哥林谭在这个校园里出生、成长,他们的父母亲都是该大学的教授。因此,这个花园也是林璎兄妹个人回忆的见证。花园的设计,将文字的布局设置在一插入土地中的矩形“计算机穿孔卡片”上。当林璎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学习了一些计算机语言,并花了很多时间在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编程。那段在实验室给数据输入卡打孔的日子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并最终成为整个作品造型的创意来源,而作家林谭则用文字来记录他对这个地方的回忆。这些雕刻的文字不仅仅是一个饱含着强烈人文色彩的视觉标识符号,也是一个蕴涵着深层情感意义的文化符号。正如施拉姆所说:“符号总归是传播的元素,是能够释出‘意义的元素”。兄妹两人的回忆在诗意的景观中互相交融,艺术家和作家的合作,营造了一个既有物质性,又有概念性的花园形式。
林璎她的每一件作品都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她更像是一个拥有敏锐嗅觉的世界观察者。在她的作品中通常将一件物品赋予自然科学意义或是人文历史观,无时无刻地传达着她对地球和人类的哲思。任何一件动人的作品,其灵感的来源都是要靠设计者本身不断的积累和体验,优秀的作品处处都体现着创作者的思想、气质和态度。这或许就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设计风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