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狠抓专业教研室建设 促进教科研水平提高

2016-01-14何新凤范建玲刘传熙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专业水平师资队伍提高

何新凤 范建玲 刘传熙

【摘 要】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研室为例,通过构建“树立人才观,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形成“一重视、二提高、三坚持”的优良师风,从搞好常规管理建设、注重教学研究常规建设、加强教科研规划建设等方面推进专业教研室建设,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师资培训基层体系,促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专业教研室建设 专业水平 师资队伍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02-03

教研室是高校重要的教师基层组织,是教师间开展教学交流、资源共享、科研切磋、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专业教研室建设,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研室自2006年以来,就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使之真正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层组织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狠抓五个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树立人才观,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一个学校而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工学结合的队伍,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同样如此。2006年以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教研室即把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摆在首位。在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关怀下,通过“外引”、“内培”、“传帮带”建设专任师资队伍,在引入、引进时注意严格把关,职称、学历、教龄并重,全面考核;分配的毕业生采用面试、试讲和考核等方法保证师资的来源,现外聘了2名兼职教师。“内培”方式则是鼓励教师在职读研或作访学,或作为导师培养本室硕士研究生;“传、帮、带”是指教授、副教授负责指导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或者是指导晋升职称,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2007年以来,有2名本室教师取得硕士学位和5名教师取得副教授职称。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详见表1。

物理教研室共由9名专业教师(其中1名实验教师)组成,表1反映出其师资队伍具有六大特点:

第一,师资来源广泛,学缘结构多样化。师资队伍9名教师中分别来自区内外6所院校,不同的学缘背景交汇于一体,各院校的学风、教风都有所长,从而形成互补,增强了教研室的整体优势。

第二,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教师9人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和工程师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总教师数的77.7%;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共7人,占77.7%。

第三,师资队伍成员知识结构合理。8名专业教师由理论物理、物理教学论、物理学、计算物理、材料物理组成,实验教师本科所学专业为物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电路工程,队伍成员涵盖了基础物理、理论物理、物理教育、应用物理等领域,承担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验实训及其他专业的普通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四,年龄、教龄结构合理搭配。9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1.4岁,50岁以上2人,40~49岁4人,30~40岁2人,30岁以下1人;平均教龄20.1年,30年以上教龄1人、21~29年3人,10~19年4人,10年以下1人(见表1)。年龄、教龄组成了老中青队伍。教学团队既有学术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副教授和讲师。这样的组合非常重要,它对于维持教研室整体水平的稳定和提高起了保障作用。

第五,师资队伍“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配备有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有高校教师系列和其他系列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在中小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2年以上] 9人,其中工程师2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人,“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为100.0%。队伍中有物理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高级访问学者2人。另聘任有校外指导教师2人。他们来自初级中学第一线。兼职教师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基层教育工作经历,在指导教学团队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课改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六,教师能一专多能。他们均能胜任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都能承担1门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他们既是教学骨干,也是科研能手。

由于学校领导重视把好物理教育专业专任教师的配备关。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合格而又稳定的师资队伍,为搞好教研室建设奠定了基础,促使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师德培养,建设优良师风

经过十年的探索,凝练出“一重视、二提高、三坚持”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师风。

(一)“一重视”。即重视师德培养。要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等;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要有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甘愿献身的精神等;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认真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勇于探索、严谨治学,团结合作、诚实守信;勇担社会责任,普及科学知识,积极提供专业服务;为人师表、清廉从教、以身作则。对照六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学习,讨论,以及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逐步培养起高尚的师德,为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奠定基础。

(二)“二提高”。即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业务素养。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教师素质的高低,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态度和教育工作的效益,同时,也影响着受教育者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提高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青年一代。教师要学习、厚爱和尊重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现民族的自尊、自信和气节,要宣传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要提高勇敢地坚持真理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真理的良好品德。

教师专业业务素养是指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主要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四要素构成。专业精神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涵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专业素养四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和目标体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三坚持”。即坚持团结协作、民主集中制和求实创新。

1.坚持团结协作。多年来,教研室坚持搞好教学协作,如在教学方法上互相借鉴,在教学研究上互相切磋,在教学经验上互相学习,坚持以老带新,教研室里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备课、教法、教研等方面指导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几位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坚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一人生病,大家关心,帮助顶课,工作上大家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形成了优良的团结和谐的师风,增强了教研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坚持民主集中制。一直以来,教研室实行民主管理,发扬群体效益。计划、总结、研究课题等都经大家修订认同后付诸实施,形成了民主作风,加强了教研室的合力作用。

3.坚持求实创新。做法有:在拟定教研课题进行教改试验的时候,教研室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本室实际,不贪大求洋,不因事小而不为,只要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大家就认真地开展研究,并通过教研实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评价》,并非是高深的课题,但对于如何检验实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研室就将其列为一个课题进行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获“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职教分委会和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常抓不懈,搞好常规管理建设

通过强化教研活动管理、教学“五环节”管理、教学常规检查、教研室档案管理和实验室管理,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业务素养,形成具有良好学风和教风的“教研室”。

(一)教研活动管理。坚持做到全学期有计划、研究有课题、开会有记录,业务活动安排人手各一份。每学期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主要有:研究各年级物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学期实施具体计划,学期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授课计划,某课程典型章教材分析,专题课题集体备课、室内公开课并评议,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教学周历、教案、作业批改交流检查,教书育人汇报检查,教育理论学习讨论,考试质量分析研究,项目申报、项目开展和项目结项研究等。

(二)教学“五环节”管理。教学“五环节”管理即要求认真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成绩考核“五环节”,并通过相互听课,检查教案、作业,收集学生反馈意见,科学分析试卷和考试结果等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坚持教学常规检查。每学期检查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教学“五环节”执行情况,检查学生考核的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检查既定的教研课题是否切实可行。

(四)搞好教研室档案管理。教研室把档案分类,分成文件类、计划总结类、教案类、进修类、活动类、资料类、教研类、科研类、成果类、考核类、试卷类、成绩类等12大类,这些档案忠实地记录了教师参与的活动和思考的轨迹,凝聚着教师的心血。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物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仪器分类,建立实验室档案,做好仪器调配、保修等工作,优化实验室环境。

四、脚踏实地,注重教学研究常规建设

如何使教研活动和科研工作卓有成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研科研规划,使教研科研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研室2006年以来.就订立了常规、阶段性的和长期性的教研科研规划设想。

(一)开展教师教学业务达标活动。这是对每位教师教学的常规要求。第一步是教学常规要求达标,内容包括:备课、上课、实验、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和考试。要求对待以上工作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做好。第二步是课堂教学要过关,做到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第三步是教学能力达标,包括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课堂的应变能力、组织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由于教研室重视把教学业务达标列入教研室工作的议事日程,每一学期教研室按业务达标严格要求教师,教师也照达标的际准鞭策自己,形成了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

(二)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教研室长期探讨和实践的课题。2006年开始,教研室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针对理论物理课程内容多、时间短、速度快、任务重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先后在两个年级的物理教育专业《理论物理导论》课尝试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该教法的教学效果较好。针对学生对物理知识难以记牢的特点,开展了物理课堂小结专题研究,并在教学中实施了十种结尾设计,发表了有关成果文章刊登在杂志上。由于教研室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他们已能灵活运用讲演法、讲练法、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法应用于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水平,也给教研室工作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三)重视实践教学的研究。为了提高和检查实验教学的效果,教研室把物理实验考核作为每年重点教研内容。2006年至2008年,教研室分派两名教师重点在物理教育专业进行《物理实验考核》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实验的经验拟定了《物理实验考核方案》,内容包括:考核意义、目的,技能要求,考核内容及评分,考核办法等,并从2005级物理教育专业组织进行了实施工作。从那开始,每一学年度的第一学期都把物理实验考核作为教研室工作的一项内容,并纳入教研长期探讨的内容。教研室还把“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项常规性的研究课题,专题研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修改、答辩等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同步开展,实践出真知,《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状况调查及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现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和《试论物理教学设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等论文纷纷脱稿,以著述方式进行推广。

(四)进行教材分析和研讨。十年中,教研室曾采用多个版本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教材和非物理专业的《基础物理》教材。为了用好这些教材,教研室把章教材分析定为常规教研内容。做法是:每学期选择2至4章内容在全组教研会上研讨,包括本章目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处理意见、例题习题选编、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重难点和关键、教法建议、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等。2008年至2010年,结合平时教材分析和使用体会,教研室重点对《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进行了研讨,编写了《大学物理实验》供教学使用。近两年结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了适应新课标的《物理教学设计》教材。

(五)锐意进取,加强教科研规划建设。抓住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契机,教研室制定了教科研规划建设,规划中要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主持至少1项校级、厅级和省级课题,必须每年发表至少1篇以上教科研论文,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进修或访学一年以上等,科研发展目标明确。教研室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蔚然成风。辛勤的耕耘换来可喜的成果。2006年以来,获自治区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2项、获全国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门,两门课件获奖;获优秀著作三等奖1部,获奖论文12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4篇);指导学生获自治区级奖励14项,校级奖励15项。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11项,其中区级5项;现主持或参与在研区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项目9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论文研究论文 4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6篇,出版教材或著作4部。公开发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论文2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5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等收录共7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4篇。教研室专任教师教学科研成绩显著,在师专同类教学队伍建设方面起来了示范、推广、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宏瑞,何新凤,温守轰.师专物理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0)

[2]何新风.试论物理教学设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12(1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A295);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2014JS043);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4)

【作者简介】何新凤(1961- ),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范建玲(1974- ),女,广西蒙山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刘传熙(1986- ),男,广西临桂县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专业水平师资队伍提高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在音乐鉴赏生态课堂优化教师角色的思考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助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两点建议
资产评估报告的说理与公开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