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01-14刘金菊梁红秀
刘金菊 梁红秀
【摘 要】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存在不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唤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39-03
价值观教育向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和理论课堂环节不一样的特殊属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必要和可行。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为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更贴切地渗透其中,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014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 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成为担起此重任的主渠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进学生的头脑。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应通过生动的事实、鲜活的体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日益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目标的实现,能够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它可以通过营造氛围把大学生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通过具体的参与方式把大学生吸引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促使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促使自己成长进步。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有着更为特殊的环境,它能提供的体验式、情景式、参与式、对话式等实践课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法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效果。
(一)实践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据调查,“05方案”实施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多进行了改革,但是各个学校对于这项改革的重视程度以及改革效果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是在学期初给学生提供若干调查研究的主题,在完成了该学期的理论教学任务之后,就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调研,最后只在期末时候形成调研报告在班上做汇报。这种方式对于学习高度自觉的学生有效,而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这种实践教学最终极易成为一种形式,形成“放羊式”的教学局面,学生难以从中有收获,要想在此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就更难以实现。
(二)实践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单一。在当今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尚有部分年龄偏大、思想保守、方式古板的教师,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灌输”的层面。即使是另辟实践课堂进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采用的方式也是“灌输—接受”。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其主观性和独立性都较强,这种方式的教学不适合他们。同时,在这支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群刚走上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他们采取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没有引导,开展完实践教学之后没有反思,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当前,虽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认真执行实践教学计划,同时收集丰富的资料积极备课,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却不是很高。部分学生认为学专业是务实的课程,学思想政治理论是务虚的课程,对实践课堂更是不感兴趣。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完全没有被挖掘出来,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入脑入心。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促使教学氛围情感化;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要,突出实践教学生活化;突出不同专业所含特性,实现专业教育融入化。
1.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促使教学氛围情感化。在当今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谋取自身的发展,大多积极探索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针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特色来设计展开。例如,桂林旅游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以“服务社会进步、服务旅游行业、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人才培养紧贴行业需求,办学理念与国际化接轨”的办学特色。针对这一办学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紧贴旅游行业的现状来设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校竭力在全校范围内创造一种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都与旅游息息相关,这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校内外享有盛誉的导游风采大赛、淘宝节、旅游礼宾礼仪风采大赛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该校积极地承办关于旅游的各种活动、会议,使学生在学校里更能体会到旅游行业的职业氛围,能更广泛地接触到旅游业的各个方面,更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成长成为全面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旅游人”。
2.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要,突出实践教学生活化。任何一种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如果离开了这一原则,所有的教育目的都会落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境中,有许多情境充满着道德冲突,在面临这些冲突时,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为了自圆其说而过度地采用一些泛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只会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更加模糊、不信任的态度。只有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生活化情景下开展实践教学,并能感受到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有帮助时,他们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回归生活,积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3.突出不同专业所含特性,实现专业教育融入化。例如,桂林旅游学院为了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积极地与酒店特别是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合作,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实训场所,让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酒店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设计适合从专业特点去切入,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酒店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导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则适合从“美丽中国、美丽广西”等话题的宣传去介入,让导游专业的学生在了解祖国大美山河的同时,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去;在导游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也可以选用优秀导游文花枝的案例,向学生渗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做到先声夺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有课内和课外两种,不管是课内的实践教学还是课外的实践教学,都应该灵活多变,适应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内,可以采取体验式、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实践教学方式,通过设计情景、播放多媒体视频、组织演讲辩论等具体形式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笔者曾多次在实践课上,对于“宽容”一词设定一个固定的情景,邀请学生在这一特定情境下参与角色模拟,并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体验的感受,反响强烈,多位学生表达出“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友善,那么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在课外,开发主题实践基地游览、“三下乡”、优秀毕业生讲坛、企业文化展示、社团文化参与等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鲜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笔者每年固定两个校外主题实践基地,一个是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桂林恭城的红岩村,另一个是考察“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为鲜活的方式带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三)唤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做到抛砖引玉。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是实践教学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只有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得到弘扬。笔者在执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带领学生去桂林恭城红岩村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只是在课前指导、实践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教师在上课之前只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即可,而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交给学生去做。例如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把实践教学的主角留给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也经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收获。学生不仅明确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发展变化,更进一步地树立了要投入到农村中去扎根基层、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强化现实关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应当切合时下最新状况,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适时的塑造。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七章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就应该在实践教学内容上适时地增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下转第95页)(上接第40页)内容,利用视频资料和校外考察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全面的阐述,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白我们的改革为什么进入到了深水区、攻坚区,明白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改,如何来改。第八章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增添了一个“关于蚁族现象的主题探讨会”,“蚁族现象”是当今时代的诸多大学毕业生即将要面临的真实状况,从这一大学生切身的现实状况谈开去,探讨从这一现象中透射出的社会问题,比如城乡差别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房价问题等,从而探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性。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则通过课堂辩论和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展开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对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的现实关注来激发起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诸多丰富的历史、生动的事实、鲜活的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充分地予以恰当融入和运用,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堂才会褶褶生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在广大的青年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林春逸.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理念、策略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黄秀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途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1)
[3]傅锁根,赵嘉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4]徐精鹏.“三个倡导”语境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
【基金项目】桂林旅游学院科研项目(2014SZ02);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2013MSZ003);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2013SZ019);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LX2014478)
【作者简介】刘金菊(1982- ),女,湖南衡阳人,桂林旅游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梁红秀(1978-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