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N2级护士进行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培训的研究

2016-01-14李春娟

护理研究 2015年34期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培训

对N2级护士进行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培训的研究

李春娟

A study on training of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car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N2grade nurses

Li Chunjuan(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 City,Jiangsu 224001 China)

摘要:[目的]探索以多发伤为例的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方法以及对抢救护士培训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分析效度,制定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并对N2级护士进行培训;回顾分析实施标准作业流程进行多发伤救治前后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医师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将2013年6月—2013年12月实施前救治的70例病人列入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9月(实施后)救治的70例病人列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观察组急救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及病人、家属对观察组急救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并实施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符合急救护理的特点,使急救现场井然有序、密切配合,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基金项目盐城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K2013004。

作者简介李春娟,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400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5-02-28;修回日期:2015-11-09)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迅猛发展,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1]。我院作为区域内的医疗中心,急诊科接诊多发伤病人多、抢救任务重,如何实施快速、有效、有序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2]。急救护理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3]。然而医院的发展带来护士队伍年轻化,我科47位临床岗位护士中N0级~N2级年轻护士占90%,他们缺乏临床急救经验和快速判断能力,不能全面整体评估病人,把握急救护理的重点,常常在遇到重病人时显得手足无措。临床急危重症抢救现场,人员杂乱,气氛紧张,医务人员来回走动、重复操作。在现场救治过程中究竟该干什么、站在什么位置、又该如何有效配合、组织高效急救护理,这都是护理管理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4]指出,成功的团队不仅拥有医学专科医生和精通复苏技能的人员,而且还表现出有效的沟通和团队调动。近年来为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标准操作程序已在多种行业得以广泛应用[5]。可以说标准作业流程(SOP)是操作指南,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监督人员用于检查工作的依据[6],当前各行业已普遍实施[6,7]。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是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并通过系统培训,加强抢救护士的应变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让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有本参照,遵循流程,从而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重点探讨作为抢救主力军的N2级护士在培训前后效果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在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制定前的2013年6月—12月救治的167例多发伤病例,排除年龄>50岁或<18岁者,伤后等待就诊时间病程>1 h者,CRAMS[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胸腹部(thorax and abdomen)、运动(motor)和语言(speak)]评分>7分,院前死亡者等标准外病例共计21例;其余14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病例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70例列入对照组。另收集多发伤标准作业流程制定并全科培训考核后的2014年1月—2014年9月接受救治的200余例多发伤病例,排除标准外病例,同法随机选取70例列入观察组。

1.2方法

1.2.1观察组按标准作业流程实施急救护理护士运用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模式进行培训后进行急救。危重病人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制定后,根据急诊现有的人力资源及实际工作特征,科室实施小组式排班。每3人或4人一组,由N3级、N2级、N1级、N0级护士各1名,老中青固定搭档。由年资最高者担任组长,以组为单位,所有抢救均按照预设的作业流程进行。

1.2.1.1安全接诊、初步评估分诊护士和抢救组长接到“120”护送多发伤病人通知后,携带颈托、创伤急救箱接诊病人;运用ABCDE方法进行简单评估[8],即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E暴露检查;简要询问病史后轴线搬运至抢救床,并护送病人入抢救室。

1.2.1.2紧急处置快速判断病人[9]:气道梗阻者立即解除气道梗阻,给予清除血块、舌后坠置入口咽通气管等;呼吸异常者给予氧疗;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CPR);局部出血者给予压迫、结扎止血等紧急救护。

1.2.1.33人定位抢救护理模式[10]A角:循环管理护士,是抢救组长,负责病人的静脉治疗。由N3级~N2级护士承担,站在病人的两侧,抢救全过程不离开病人。由于多发伤病人病情危重,多循环差,血管充盈度差,因此静脉穿刺由抢救组长担任,并负责抢救全程的护理效果评价及现场记录。B角:气道管理护士,负责病人的气道护理。由N2级~N1级护士承担,站在病人的头侧,实施氧疗,必要时吸痰、配合麻醉师行气管插管术、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等并实施心电监护。C角:辅助护士,听从抢救组长的安排,由N1级~N0级护士承担,负责抢救配合等工作。病情危重病人急救时分诊护士可协助,配合抢救及会诊联络及秩序维持。

1.2.1.4再次评估应用CRASHPLAN进行全面伤情排查[11],避免隐蔽伤口的遗漏,耽误病情。具体评估即C心脏、R呼吸、A胸腹、S脊柱、H头颅、P骨盆、L四肢、A动脉、N神经。

1.2.1.5主要抢救护士负责陪送、转运由于多发伤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需要有预见性思维、综合急救能力强的护士进行陪送,因此,我科规定所有病情危殆的病人均在抢救组长监护下陪送检查、入院。

1.2.2对照组运用传统经验型方法实施急救传统急诊抢救外伤重症病人措施,无定位与具体分工。

1.2.3评测指标主要包括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病人家属及医师满意度。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是否接诊、是否及时救治、人文关怀、抢救技术、抢救配合默契度等多个方面评估家属及医师满意度。

2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伤情分类、致伤原因、伤情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而在抢救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观察组家属、医生满意度为81.4%,对照组为34.3%。

表1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病人抢救质量比较

3讨论

运用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对多发伤病人实施急救护理,使急救工作规范化并程序化,抢救过程变得井然有序,符合急诊护理的特点,具体总结如下。

3.1规范化、程序化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标准作业流程确保了多发伤病人从预备分诊过程起就实施初步干预,必要时颈托固定、创伤包扎,入抢救室后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同步救治[12]。在救治过程中,护士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做到了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实施,使整个抢救过程快速、有序、高效,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本研究中观察组70例多发伤重症病人在抢救过程中成功率达95.71%,而对照组传统抢救模式成功率为85.71%。

3.2保障了安全,减少了纠纷多发伤病人均因突然受伤,面临可能致残或死亡威胁,外伤、出血、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使病人躯体上的痛苦与心理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因此,对意识清醒病人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急救护理过程中。救治现场往往因家属不能接受病人的危重病情,对于一些车祸伤等突发状况也措手不及致情绪失控,增加了抢救现场的紧张、忙乱[13]。实施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急救护理,救治现场井然有序:抢救护士的果断干练、辅助护士现场秩序的维持及分诊护士对家属心理干预,减少了家属因素对救治过程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家属满意度。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是否接诊、是否及时救治、人文关怀、抢救技术、抢救配合默契度等多个方面评估家属及医师满意度。研究表明,观察组满意度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

3.3有利于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制定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后对抢救护士进行情景模拟团队配合,在仿真情境下模拟各种急救技能,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和训练。在培训过程中,采用标准病人的方式,根据急救护理异同,动态表现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在考核结束后采取由当事人自评、小组层级式评价,更注重评判性和预见性思维的养成,尤为关注作为主力军的N2级护士的抢救指挥、协调。经标准作业流程广泛培训后,在遇到真实案例急救时年轻护士很快进入抢救角色,得心应手。

4小结

制定多发伤急救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并在抢救护士中培训应用,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伤残率,效果显著。研究中作为主要抢救的N2级护士的急救技能、组织协调等综合救治能力明显提高。临床上,根据实际工作特点进行不同层级护士固定搭档,同时在培训中与搭班护士培养了良好的默契,能很快进入抢救角色,促进其快速成长,使团队合作更加密切、有条不紊,从而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为多发伤病人的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最终提高了急救抢救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一鸣,於平.在我国建立创伤急救新模式已迫在眉睫[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1-3.

[2]李春娟,胡清,倪惠琴,等.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3):80-84.

[3]徐俊,严明德.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经验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5(8):38-39.

[4]春盛,李宪飞.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J].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1(4):253-256.

[5]钟朱炎.标准操作规范——SOP 介绍(一)[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79-80.

[6]陆君芳,陆春燕,李芳.标准作业流程在更换输液液体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80-1081.

[7]胡玉兰.急诊规范化护士培训预见性思维培训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836-837.

[8]陈美华,梁洁,韩溟.125例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2013,13(3):63-66.

[9]王宏.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5):125.

[10]陈薇,高贤珠,应莉敏.护士三人定位法在心肺复苏抢救配合中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4):102-103.

[11]张连阳.多发伤的紧急伤情评估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1-3.

[12]杨术兰.能力本位课堂设计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1-112.

[13]黄卫东.浅谈心肺复苏中的组织管理[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1,4(1):2-6.

(本文编辑孙玉梅)

猜你喜欢

多发伤急救护理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蜡样芽孢杆菌对入住ICU多发伤患者腹泻影响的临床观察
急救程序化护理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