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通用借书证服务对策研究

2016-01-13陈霞

科教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陈霞

摘 要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通用借书证发展及现状的梳理,发现通用借书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对通用借书证读者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通用借书证服务对策。

关键词 通用借书证 资源共享 读者调查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2.083

A Study on Service Suggestions for Universal

Library Card based on Readers' Demand

——A Case of Universal Library Card in Jiangsu Province

CHEN Xia

(The Library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89)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library card of Jiangsu Province's universities, the paper finds Universal library card servic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full investigations to Universal library cardreader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ervic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library card readers' needs.

Key words universal library card; resource sharing; reader investigation

1 江苏省高校通用借书证(以下简称通用借书证)概述

江苏省高校读者工作委员会于1995年5 月正式启动了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并发放了第一期通用借书证500本,据统计,当年图书服务量2000册次,通用证读者分别来自全省40 所不同的高校。①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2004年底,通用借书证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读者只要申办了通用借书证,即可在全省140余所图书馆查询、借阅文献资源。

通用借书证运行20年来,为江苏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2014年,通用借书证流通总量达到273272册,受惠单位由最初的40所发展到145所,服务范围由普通高校延伸到解放军院校、科研院所和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通用借书证服务面临新的挑战。

2 通用借书证服务面临的问题

2.1 图书借阅量逐年下滑

“图书借阅量”是衡量通用证服务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出现了逐年下滑趋势。

图1清晰反映了2005-2014年通用借书证年度图书借阅量变化情况。2005-2007年,读者通过通用借书证借阅的图书量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这种增长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出现拐点,2008-2014年,通用证读者的图书借阅量便处于一种持续下行态势。

2.2 通用借书证利用率较低

通用借书证利用率是反映读者参与共享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的实时统计数据:启动数字通用借书证后,2004年至2014年,全省共申办通用借书证66869张,实际使用14685张,平均利用率为21.96%。其中单位通用证利用率超过50%的仅有6所,80个成员单位通用证实用率不足20%。②这反映出通用借书证实际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资源共享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图1 2005-2014年通用借书证年度图书借阅量变化趋势图

3 通用借书证读者服务需求调查

2014年初,江苏省高校图工委读者工作委员会以通用借书证读者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通用借书证读者需求及信息利用行为调研。总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70%,调查对象为:教师270人,占64.29%;科研人员60人,占14.29%;硕士、博士研究生90人,占21.43。分析样本发现,通用借书证读者服务需求有其自身特点。

3.1 读者办理通用借书证原因及借阅倾向

55%的读者表示办理通用借书证是因为本校图书馆的资源不能满足学习和科研的需要,这反映了通用借书证对于教学科研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资源互补的重要性。通用借书证读者借阅的图书中,70%以上是专业书籍,小说文学、语言学习及其他类别占较少比例,这表明读者办理通用借书证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专业需求,目的明确。

3.2 通用借书证读者利用资源类型和信息利用行为分析

48%的通用借书证读者表示在以往的资源利用方面以纸质资源利用为主,以数字资源为主的占26%。利用资源以纸本资源为主,这与通用证借书证服务最初定位的以纸本资源借阅为主要服务内容相符。但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水平的突飞猛进,各馆收藏数字化资源的日益丰富,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调查显示有88.10%的通用借书证读者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目标馆的数字资源。

一方面,通用证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在利用电子资源过程中读者遇到的问题也很突出。调查表明,52.38%的通用证读者不熟悉目标馆的电子资源使用方法,69.05%的表示访问网络由于权限受限导致很多数据资源不能利用,认为资源种类较少的只占了0.05%。这反映了通用证读者对于目标馆的电子资源建设是满意的,但是,网络利用环境应该更开放,同时要加强对通用证读者利用数字资源能力的培养。

3.3 通用借书证读者服务需求意向分析

对通用证读者服务需求意向的调查显示:70%的通用证读者希望从目的馆获得的服务是综合性的服务,而不是单一服务。数字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方便获取的网络信息,是否意味着传统的通用借书证服务在读者心目中失去存在的意义呢?在“如果通过在线阅读、免费下载等途径能够获得您所需要的书籍,您是否还会办理通用借书证”的调查中,有64.29%的读者表示会继续办理,可能办理的读者占23.81%,11.9%的读者表示不会办理。这说明,通用借书证服务在帮助读者获取资源方面的重要性是受到读者认可的,但也面临着读者流失的风险。

4 基于读者需求的通用借书证服务对策

4.1 发掘服务潜力,延伸服务内涵

目前,通用借书证在有些图书馆只限于读者到馆办理且借阅仅限于纸质图书,一些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功能还没有挖掘出来,这与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是不匹配的。通用证服务应该与时俱进,首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证件申办服务。其次,服务功能多样化,在原有到馆服务基础上实现网上预约、续借、通借通还、送书到馆及图书催还等功能。服务内容向多领域延伸,建立科学的读者服务体系,增加现代化服务手段,主动为读者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文献检索与获取服务,同时开展深层次的咨询服务、知识推送服务等,从而保证通用借书证服务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4.2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服务章程

江苏省高校内部与通用借书证同时使用的还有各区域联合体通用借书证。江苏省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目前有南京仙林、南京江宁、常州、淮安、盐城、徐州、苏州、南通、镇江、连云港、无锡等区域高校教学联合体,实现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区域图书馆联合体建设各有特色,以南京地区为例,南京高校(仙林地区)图书馆联合体建设中,南京城东地区3高校,利用研发的“基于服务本地化的校际通借通还模式”,实现了“书动人不动”的本地化服务模式,为读者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③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建设中,为推进馆际互借服务,实现了联合体内馆际互借“人动书不动”和“书动人不动”两种服务模式并存的混合服务模式。省内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建设也对本区域通借通还制定了相关服务规则服务标准。区域馆际互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办理程序复杂、响应速度慢、缺乏权威性的组织管理和行政规范等。因此,实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技术标准和统一服务标准”对于通用借书证服务的良性发展非常必要。同时,电子文献的引进,书目数据库和专题数据的建设,网络环境的改善,为文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但要为广大读者所了解、所利用,还要积极开展用户宣传和用户培训。④

4.3 引入移动图书馆服务机制

“移动存取、移动阅读、移动共享”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一移动技术的应用重新吸引、召回一批曾因有线互联网而远离图书馆的广大读者,并吸引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成为图书馆的全新类型的读者。⑤由此可见,移动图书馆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不仅扩展了信息资源共享空间和服务范围,而且保障不同时空的读者能够得到均等的信息资源服务,提高资源共享效益,为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通用借书证服务中引进移动图书馆,必将为通用借书证服务带来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移动技术在给通用证服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其次,目前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内容并不丰富,大部分移动图书馆只提供少量的在线数字资源供读者阅读,内容供应的有限导致移动图书馆可供阅读的信息资源远远少于海量的信息资源,资源内容的不足、网络访问的受限也将阻碍通用借书证读者对移动图书馆利用。

通过数字图书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利用通用借书证的读者能够便捷、灵活地利用海量的文献资源与优质的信息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藉此,也能够极大提高资源共享效益,显著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批准号2013SJD870009)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刘八一,伍玲玲.文献资源共享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高校通用借书证运作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11.

② 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2015-01-06]. http://202.119. 47.112/tongyong.

③ 查贵庭,徐国祥,金明华.“书动人不动”馆际通借通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5):208.

④ 杨永厚.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74.

⑤ 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7.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浅谈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档案管理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