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
2016-01-12管乐
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
管乐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广州510970)
摘要:本文从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详细分析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体现的多模态话语因素,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话语因素在大学英语视听说中的具体实践,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视听说个性化学习新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视听说兴趣并将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收稿日期:2014-09-27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一般课题(2014-017)
作者简介:管乐(1980-),女,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1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基本观点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上世纪末在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话语分析理论。目前最主要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学家大多是系统功能学派出身的学者,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Kress和van Leeuwen。他们在一系列合作及独自完成的著作中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视觉图像、颜色、教学课堂进行了多模态分析,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Kress& van Leeuwen(2001: 2)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不同的交流模态在信息表征层面上日趋一致,一个具有多种技能的人可同时进行和完成各种不同的交流形式。尤其是Kress&van Leeuwen在《多模式教学科学课课堂的修辞》(2001)一书中探讨了在科学课堂中如何构建多模态意义,认为图像等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综合了图像、视频、音乐等非语言形式的多模态符号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多模态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自李战子(2003)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研究以来,北外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顾曰国是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学者之一,他于1993年就建立起了一个多模态语料库,并建立了对多模态学习进行结构化数据建模的思路,胡壮麟(2007)指出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重视。朱永生(2007)论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韦琴红(2009)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专著《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唐青叶(2009)、杨信彰(2009)、张德禄(2009,2010)等对此作过探索和研究,张德禄(2009)指出中国语言学界的多模态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表情,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因此,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运用单模态教学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将多模态话语理论运用于教学也逐渐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2加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般包括两种基本课程,一种是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另一种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出现的一门新型的英语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大半的教学量。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将语言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突破纸质图书资料数量与时空条件的限制,增加语言输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都大有裨益。视听说教学顾名思义是融看、听、说于一体进行教学的语言实践课,在新颁布的《要求》中,特别强调英语视听说课堂的重要性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合理协调多模态话语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视听说兴趣也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攻坚任务和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与时代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角度,至少包含两个基本模态,即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在视觉模态中,让学生在活生生的英语视频语境中学习和体验活生生的英语语言,充分运用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是迅速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最为理想的途径。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转变教学思想,在英语学习材料、教学模式、听说训练、教学手段等方面需做出相应的大幅度调整与改进。
3.1 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视觉学习材料的构建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忽视了诸如图象、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教学手段和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打破了这种局限,促进了传统单一的语言交流手段与视觉、听觉、手势等其他表意方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当代话语的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视觉学习材料的构建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在备课中一般会收集和运用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正确合理地运用英语视频资料,一方面可以创建纯正的英语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英语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讲解《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关于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的时候,文章中讲到“自力更生(self-reliance)精神是美国中产阶级最重要的一条育儿观”,这句话很明显谈到了美国的文化,“自力更生”体现了在美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生活的精神面貌。因此,在讲课的时候,笔者由此拓展了关于美国文化的相关内容,谈到美国文化离不开美国文化的五大特征之一自由女神,通过精心备课笔者选取了网上关于自由女神的英语视频资料,在讲课中穿插了关于美国自由女神像的一段英语原版的视频。在视听说课堂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自由女神像的历史背景和代表意义非常感兴趣,课后还通过以导游和游客的角色表演出了这段视频。由此可见,通过视觉模态能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英语视频资料的内容,同时通过图像的传输使学生对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再者,通过视频和音频的综合运用,学生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模态有机结合起来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通过视觉模态来激发学生的听觉模态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重要突破点。通过原声的英语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口语表达,这样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就可以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提高。
3.2 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话语交际的构建
话语交际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重要内容。张琳(2010)基于多模态教学的大学英语话语交际大致包括三种口语语言符号,即教师授课输出的元口语语言符号;学生所输出的口语语言符号和通过多媒体所输出的音频和视频语言符号。其中,教师和学生所输出的口语语言符号是自然状态的,通过多媒体所输出口语语言符号是经过电子技术转换的属于非自然状态。在三种口语语言符号中,教师输出的元口语语言符号对多模态话语交际的构建起着支撑和控制作用,教师元口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气等的选择应为其意义构建服务,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练习而发出的口语语言符号,其目的是为了根据教师输出的元口语语言符号和通过多媒体所输出的音频和视频语言符号来建构地道标准的口语语言符号形成话语交际。多媒体音频和视频语言符号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虽起着辅助作用,但教师应对所选择的音频和视频语言符号内容的难易度、趣味性等进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作为非自然状态的语言符号,特别是所选语料的语音,语调等符号资源在学生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话语交际的构建是综合构建以上三种口语语言符号的过程,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话语交际的过程中要协调好教师授课输出的元口语语言符号,学生所输出的口语语言符号和通过多媒体所输出的音频和视频语言符号。
3.3 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构建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主导因素之一。张德禄(2009)提出广义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老师传授知识和
理论,而且还包括教学生如何提高技能、能力,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根据Kress & van Leeuven(2001:51)所提出的 “修辞/认识立场”(rhetorical/epistemological position)和Kress等(2000)所指出的“修辞框架”(rhetorical framing),他们提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立场来作为设计的主导因素:第一个立场是把教学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把知识教给学生;第二个立场是把教材作为权威,完全按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第三个是一种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运用实际操作能力来进行教学。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是融合了英语视听说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是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的综合。因此,在构建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视听说三种基本技能的提高。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态,如口头讲述、书面语言、PPT书面语、黑板书面语、视频图像、图表、动画、行为等成为了视听说教学设计的关键。
张德禄(2010)提出教师要学会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关系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模态的选择和调用至关重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占据主要地位,其中听觉模态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主模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调用各种模态对激发学生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下面就构建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叙述如下:第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有逻辑有层次的进行知识讲解,然后用实例说明。其中,教师的语音语调等直接通过听觉模态传输给学生。同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包括手势,笑容等和板书,通过视觉模态作用于学生。第二是教师先通过PPT 书面文字也就是视觉模态讲解听力中将出现的新单词和语言点,然后播放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包括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课文音频等,这样同时调用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来激发学生英语视听说的兴趣。第三是知识的实践运用阶段,学生通过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获得的语言信息,口头模仿或口头讲述PPT中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口头实践练习以及PPT显示的答案将视觉模态和多种模态因素融合于视听说教学过程。通过以上三个基本步骤,协同调用多模态,教师通过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讲英语的实践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和实践者,而不总是充当被接受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视听说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
3.4 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评估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教师教学的优缺点,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评估不仅要考虑单一语言的教学,还要考虑其他非语言符号,包括音乐、视频、图像、超文本等多种符号在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作用。在我院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形成性评估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的参与和小组活动上,教师能通过多模态符号的输入,合理协调调用各种多模态符号,使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仿视频、模仿语音、英语影视配音、自创英语小话剧、看图片复述英语小故事等多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课堂教学,从单一的教师放听力录音转变到了多模态的英语教学中。同时,我院还为学生开设了新视野和新理念两种自主学习系统,增加了听觉模态的输入,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终结性评估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在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为主,在考试时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和超文本链接来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
图1 独立学院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设计框架
总之,本文从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特别是从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视觉学习材料的构建,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话语交际的构建和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构建以及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评估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体现的多模态话语因素。通过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协同,互补和调用构建了大学英语视听说个性化学习的新模式(见图1),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以及其他模态以提高学生的视听说兴趣并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实践我院的三维一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Kress G. 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 [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3 .
[2]Kress, G. and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3]Kress,G,Van Leeuwen,T. 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Arnold, 2001,
[4]O’Halloran K L.Introduction[C] O’Halloran KL.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Continuum,2004.
[5]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02):3-12.
[6]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01):1-9.
[7]韦琴红.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杨信彰.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2009(4):11-14.
[9]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1):24-30.
[10]张德禄,王璐.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10(2):97-102.
[11]张琳.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02-204.
[12]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82-86.
责任编辑:刘琳
College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 Directed by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Taking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GUAN Yu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enter,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9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college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theory. A new mode of student-oriented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is created based on multi-modal theory throug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 Multi-modal discourse factors are well-coordinated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udio-visual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
Keywords:multi-modal discourse; college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